前言
赖清德这边还没登机,大陆那边的回应已经先飞了一步,2025年年底前,赖清德又打起了“过境美国”的算盘。这不是他第一次走这条老路,却可能是最尴尬的一次:就在11月19日,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一句话点破了真相:“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由头、任何形式窜美活动。”
![]()
紧接着大陆对美国也甩出“三句话”的明确信号,态度直接,火力十足,而与此同时岛内也开始重新审视一个老话题——“一国两制”,这让这次窜美计划的热度变得格外耐人寻味。
飞机还没起飞,三句话已经先落地
赖清德的窜美剧本其实早就写好了,只不过演得越来越吃力,2023年他还只是副手身份“过境”美国;2025年再度重演,剧情没变,观众却越来越少。
![]()
更何况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干脆不给机会,直接拒绝了他的“过境”请求,连个掀门帘的机会都没留,美国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台湾这张牌,不是想打就能打,得看时机、看利益、看气氛。
大陆这边的回应也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准备,11月19日国台办朱凤莲开门见山地指出大陆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并扔出三句分量十足的话给美方:第一要“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第二要“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第三严正警告“不要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这三句话说得不绕弯,既是警告也是提醒,语气虽平,却句句带钉。
![]()
其实这不是大陆第一次这样表态,早在7月30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也说过类似话。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大陆对赖清德的这套“窜美秀”已经没有任何耐心,哪怕你换个名目、打个擦边球,本质上都逃不过“台独”操作的定性。
美国算盘精,台湾是筹码不是主角
赖清德想借“过境”刷存在感,美国却不一定愿意给他这个舞台,2025年夏季,特朗普政府干脆拒绝了他的“过境”请求,理由其实很简单:不想在中美关系正在微妙转向的阶段玩火。
![]()
毕竟中美现在正在谈的大事太多,从经贸到气候,再到中东局势,哪个不比赖清德的“政治秀”来得重要?如果因为台湾问题把中美整体合作节奏打乱,那绝不是华盛顿愿意看到的。
更何况赖清德在美国人眼中,从来不是“合作伙伴”,而是一枚可以灵活使用的“棋子”。什么时候动、怎么动,主动权不在台北,而在华盛顿。一旦这枚棋子开始变得不可控,甚至可能影响棋局,那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弃子保局,这点赖清德未必不明白,但为了岛内的政治生存,他也只能继续演下去。
而岛内民众的观感也在发生变化,根据最近的民调,有62%的台湾民众明确反对“为台独而战”,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民进党的“倚美谋独”路线并不靠谱。
![]()
赖清德这次想靠窜美来拉升政治声望,却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民进党内部也清楚,这种“外部突破”不但难以带来实质成果,反而可能让岛内舆论更分裂。
舆论回潮,岛内重新审视“一国两制”
奇妙的是就在赖清德忙着“过境”布局的同时,岛内关于“一国两制”的讨论却悄然升温,这并不是哪家媒体的突发策划,而是一个早就埋下的议题开始重新浮出水面,早在2002年两岸学者就曾针对“一国两制”对台湾的现实意义进行过深入探讨,只不过那个时候,没人愿意认真听。
![]()
如今随着民进党当局在内政上问题频出,经济发展停滞,民众的不满情绪不断上升,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赖清德口中的“护台”,到底是护人民,还是护政权?
一些岛内舆论已经开始发出声音:如果“过境美国”换来的只是几张照片和一篇声明,那这种“外交突破”未免太虚。反过来看,“一国两制”虽然仍有争议,但至少是一个摆在桌面上的选项,有讨论、有空间、有可能。
![]()
这不是民意转向的全部,但确实是一个信号——台湾社会在经历了长期的“抗中保台”叙事之后,开始出现了思考路径的裂缝,赖清德越是激进,越可能让岛内民众对“台独路线”的可行性产生怀疑。毕竟,现实摆在那里:你再怎么窜访、再怎么高调,美国能给的,始终有限;大陆的态度,却从未含糊。
一场政治秀,终究难挡统一大势
赖清德这次计划年底“过境”美国,看似是在冲刺自己的政治高光时刻,实则是在给岛内制造新的风波,他想借此提升个人政治地位,缓解“朝小野大”的执政困境,也想转移岛内对民生和经济问题的关注,但问题是这一套民进党用得太多,观众早就审美疲劳了。
![]()
大陆方面的应对早已不是单一维度。外交上会继续对美方施压,军事上不排除在台海周边展开实弹演训,法律上也可能动用《反分裂国家法》,对“台独”势力进行精准打击,这些动作都不是“秀肌肉”,而是实打实的反制手段。
从更大的格局看,赖清德的这场“窜美秀”,无非是挑拨、试探、博弈的老套路,但越是这样做,越会加快台湾社会对现实的认知,政治表演终归要落地,虚构的“外交突破”无法代替实际的发展成果;炒作的“台美关系”也掩盖不了台湾在国际事务中的边缘角色。
![]()
赖清德的飞机还没起飞,但这场戏已经有人看穿。大陆的“三句话”不仅是对美方的提醒,更是对岛内的一次间接发声。而岛内重新浮现的“一国两制”讨论,则像是另一种回响,说明这场两岸关系的对话,正在悄然重启。
结语
赖清德还没踏上窜美的飞机,岛内的风向已经开始变化,大陆的三句话落地有声,美国的态度冷静克制,台湾社会的讨论从喧嚣走向理性。
一场政治秀终究换不来长久的安全感,而两岸关系的未来,不会因为一场临时演出就改写方向。历史的车轮不会为任何人停下,但会为认清方向的人留出空间。
参考资料: 赖清德寻求在年底前“过境”美国,国台办:“倚美谋独”枉费心机 海峡导报 2025-11-19 岛内讨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国台办回应 环球时报 2025-11-1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