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冬天,老年人总会觉得身体不如从前,手脚冰凉、睡眠浅、免疫力下降。医生经常提醒,这时候补对营养,比吃多少药都管用。尤其是蛋白质,很多人以为那只是年轻人锻炼肌肉时需要的,其实中老年人更不能少。
身体的代谢、免疫、修复功能,全都离不开蛋白质支撑。如果缺乏,肌肉容易流失、血管变脆、免疫系统也会跟着“掉线”。因此医生建议,在饮食中别再一味省钱省料,适当多吃一些优质蛋白的食物,反而是对健康最好的投资。
首先要提的就是虾仁。医生常说,海鲜类是老年人最容易吸收的动物蛋白之一,而虾仁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脂肪极低,几乎没有胆固醇负担。很多老年人怕海鲜,担心过敏或痛风,但虾仁其实属于“轻质海鲜”,嘌呤含量并不算高,只要不是大量吃,一般不会出问题。
![]()
研究发现,虾仁中的牛磺酸能帮助调节血脂,防止血管硬化,同时还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对心脏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尤其合适。除此之外,虾仁富含锌和硒,这两种微量元素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支撑。冬天病毒多、感冒多,常吃点虾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抵抗力。
在笔者看来,虾仁最实用的地方就在于好消化。老年人胃肠功能弱,吃红肉容易胀气,而虾肉细嫩、纤维短,不仅吸收率高,还能减少肠胃负担。医生建议,蒸、焯、煮是最好的方式,避免油炸或裹粉烹调,否则反而摄入太多脂肪。虾仁配豆腐或蔬菜清炒,就是一顿既轻松又营养的饭。
接下来要说的,是鱼肉。鱼肉一直被认为是“心脏的朋友”,尤其是深海鱼类,富含优质蛋白和Omega-3脂肪酸。医生指出,这类脂肪酸能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栓风险,同时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
![]()
特别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常吃鱼比吃猪牛羊肉要安全得多。研究显示,每周吃两次鱼的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可下降约20%。而且鱼肉蛋白的氨基酸比例非常接近人体需求,吸收利用率高达90%以上,是理想的“修复蛋白”。
不过要注意,不是所有鱼都适合老年人。医生提醒,最好选择脂肪含量适中、汞污染低的鱼类,比如三文鱼、鳕鱼、鲈鱼、带鱼等。炸鱼、烤鱼容易产生有害物质,也会让营养打折扣。
清蒸、炖汤、红烧少放油,才能保留最多营养。鱼肉不仅能补蛋白,还能提供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中老年人常吃能减轻骨质疏松风险,这对冬天容易关节酸痛的人特别有帮助。
![]()
第三类值得多吃的,就是鸡胸肉。很多人误以为鸡胸肉太柴,不好吃,其实烹调得当,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医生解释,鸡胸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3%,脂肪却极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对血脂高、脂肪肝、糖尿病人群来说,鸡胸肉比红肉更安全。研究还发现,长期摄入优质蛋白能帮助维持肌肉质量。老年人肌肉流失的速度比年轻人快三倍,而肌肉减少意味着代谢下降、摔倒风险上升。鸡胸肉中的亮氨酸能刺激蛋白质合成,对预防肌少症尤其有效。
在笔者看来,鸡胸肉也是一类“万能蛋白”,既能做主菜,也能搭配沙拉、蔬菜一起吃。关键是做法要简单、少油少盐。医生提醒,很多人喜欢煎鸡排或炸鸡块,这种方式虽然香,但高温油炸会破坏氨基酸结构,降低吸收率。
![]()
建议用水煮、清蒸或低温烤制,再配点蔬菜,既营养又清淡。尤其是冬天吃点热腾腾的鸡肉汤,不仅暖身,还能补充电解质,对血液循环也有好处。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豆腐。医生认为,豆制品是植物蛋白中的优等生,它的蛋白含量能达到15%左右,氨基酸组成与动物蛋白接近,但不含胆固醇。
很多老年人不爱吃肉,或者牙口不好,这时候豆腐就是理想替代品。豆腐中的大豆异黄酮还能平衡激素水平,对女性骨骼健康特别有帮助。研究显示,豆制品摄入较多的人,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明显更低。
![]()
同时,豆腐中含有钙、铁、镁、钾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和骨密度。冬天气温低,血管容易收缩,常吃豆腐能让身体更平稳。
医生提醒,豆腐虽好,但别和高草酸的食物一起吃,比如菠菜、韭菜,否则容易影响钙吸收。另外,肾功能不好的人要控制量,以免蛋白摄入过多增加负担。
在笔者看来,豆腐最大的优势是价格实惠、用途多样。炒、炖、蒸、凉拌都可以,而且配上虾仁、鱼肉或鸡胸肉一起吃,蛋白结构更全面。
![]()
医生指出,不同来源的蛋白搭配能互补氨基酸缺口,吸收率比单独吃一种还高。比如虾仁炒豆腐、鱼片豆腐汤、鸡胸肉豆腐煲,都是既简单又有营养的家常做法。
医生总结说,中老年人冬天容易感觉乏力、手脚冰凉、免疫力下降,很大程度上就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蛋白质不仅是肌肉和组织的原料,也是抗体、酶、激素的基础。
每天摄入的量应占体重的1至1.2倍,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的老人每天应吃到60克以上蛋白。单靠米饭蔬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这些高质量食材中补足。
![]()
总的来说,虾仁补的是轻盈蛋白和微量元素,鱼肉提供的是Omega-3和维生素D,鸡胸肉给身体稳定的氨基酸和力量,而豆腐则是温和又平价的植物蛋白来源。
四种食物搭配合理,不仅能让身体更强壮,还能让血压、血糖、血脂更平稳。医生提醒,年纪越大越要舍得吃好,别为了省点钱去省掉营养,毕竟健康是一辈子的投资。
在笔者看来,冬天吃饭不是为了撑饱,而是为了让身体暖和、气血通畅。食材选得对,身体自然会有反应。很多老年人只要调整饮食,坚持一两个月,就能感觉到精力恢复、睡得更沉、气色更好。毕竟,身体最老实,你喂它什么,它就会回馈什么。冬天补对蛋白,确实比吃补品更实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蛋白质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双双.饮食结构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15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