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泉眼·视界 | 从龙山黑陶到共同体叙事:一场四千年的文化“双创”实践

0
分享至

章丘以“中国龙山·泉韵章丘”为品牌,正将四千年前的文明曙光,转化为照亮新时代的精神火炬。

文 | 牛星钧

在济南章丘城子崖的黄土之下,埋藏着一部无声的史诗。1928年春,一名青年学生吴金鼎在此驻足,拾起几片黑色陶片。他未曾想到,这一弯腰,揭开了中国考古史上震撼的一页——龙山文化,一个距今约4400至3800年的文明图景,从此浮出历史地表。

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些“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的蛋壳黑陶,不再是博物馆中静默的展品,而是化身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更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



泥土中的文明密码:何以“中国”?

龙山文化的发现,曾一举击碎“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它以黄河中下游为腹地,北抵辽南,南达江淮,西进关中,呈现出史前文明惊人的辐射力与包容性。而其最动人的,并非仅是广阔的地域分布,更是内在的文化统一性。

在城子崖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都、邑、聚”三级聚落体系的雏形。这一体系,不仅是权力结构的早期形态,更是社会组织能力的体现。它仿佛一根看不见的线,将散落在黄河沿岸的先民聚落串联起来,形成一张早期的“文明网络”,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关键环节,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深层历史基因。而陶鬶器型中对“玄鸟”图腾的崇拜,更跨越时空,成为商周“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精神源头。这种信仰的延续,印证了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源远流长。

炎黄与蚩尤的传说,不仅是神话,更是早期族群在碰撞中融合、在竞争中共生的历史隐喻。而这种融合,不仅发生在文化层面,更植根于血缘之中——基因研究显示,龙山时期黄河流域人群已出现显著融合,为中华民族奠定了最初的遗传基础。



从考古现场到百姓生活:文化“双创”的章丘路径

无论是城子崖的城垣遗址,还是薄如蛋壳的黑陶,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证。只有让文物“说话”,让遗址“呼吸”,历史才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成为可触摸的记忆。

如何让沉睡四千年的文明“活”起来?章丘的答案是:以聚力打造“中国龙山 泉韵章丘”城市区域品牌为重点,大力推进龙山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研究与传播、活化与转化、共建与共享。

如今,可以清晰地看到,龙山文化已经从考古学概念,走向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公共文化实践。

——保护,不是封存而是激活。

章丘没有将遗址“锁进保险柜”,而是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群、口袋公园等形式,构建起开放的文化场域。城子崖遗址不仅拥有科学的“人防+技防”体系,更成为青少年研学、公众考古体验的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亲手模拟陶器制作,在游戏中理解“陶鬶为何像一只鸟”。文化保护,从专业行为转化为社会共识。

——传播,不说教而讲故事。

当龙山黑陶出现在热播剧《三泉溪暖》中,当《蛋壳陶寻亲记》沉浸式剧目在华侨城欢乐荟上演,当“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学”项目,让青少年身临其境地感受龙山文化的魅力……文化传播不再依赖枯燥的文本,而是借助情感与体验直抵人心。章丘与高校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考古成果转化为德育资源,让青少年在文明溯源中理解“我们从哪里来”。

——产业,不割裂而求融合。

“龙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中,以3D打印技术复原着破碎的陶片,数字化修复让文物重获新生;而“龙山味道”品牌矩阵,则将黑陶、铁锅、小米、豆腐整合为一条从文化到消费的产业链。文化不再仅是遗产,更是产业升级、就业增收的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龙山黑陶、龙山贡米、龙山水豆腐等九大子品牌、300多个品类产品的“龙山味道”品牌矩阵,辐射“一带一路”,产品远销欧洲国家,让龙山文化在“龙山味道”品牌引领下,走出了博物馆,走向了全国,迈向了世界。

文化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释放其凝聚人心的力量。《蛋壳陶寻亲记》之所以打动观众,是因为它用童话语言讲述了“寻找根源”的人类共同情感;而“龙山味道”之所以走向世界,是因为它用味觉构建起跨越地域的文化认同。



共同体意识:从文化认同到价值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章丘的实践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将抽象的历史叙事转化为具体的价值共鸣。在章丘博物馆,一件龙山黑陶鬶旁,总能看到观众驻足良久。它不仅是一件器物,更是先民信仰、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是跨越四千年依然能与今人对话的文化使者。

而当游客在明水古城体验黑陶制作,当海外侨胞通过直播“云游”城子崖,当“石榴”“同心圆”等符号融入文创产品……龙山文化便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精神桥梁。

这种连接,不仅强化了“我们同为中华儿女”的身份认同,更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今天,提供了一种文明互鉴的中国方案。

站在城子崖遗址的高台上,远眺阡陌纵横的田野,不禁想起考古学家苏秉琦的那句论断:“中国文明的起源,犹如满天星斗。”

而龙山文化,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星。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现代政治的构造,而是数千年文明演进的自然结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的文化实践。

如今,章丘以“中国龙山·泉韵章丘”为品牌,正将四千年前的文明曙光,转化为照亮新时代的精神火炬。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从未远去,文化永远鲜活——而这,或许正是我们追寻“何以中国”的最好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界面山东 incentive-icons
界面山东
与企业共成长,与城市共发展!
1536文章数 6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