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江苏科技大学的郭某在学术造假方面也是登峰造极了!通过猎头能以140万年薪,300万安家费,500万科研经费,共计超过千万应聘成功江苏科技大学,肯定是经过学校面试考核的,又是材料与工程学院理工科的博士生导师,并不是文科可以靠吹牛。
![]()
郭某肯定要授课讲真东西的,他能这么多年瞒天过海,不到学生爆料,学校还真的无法发现。说明他虽然是高中学历,但是在专业方面还是经过自学或深刻研究的,要不然作为高校的首席科学家早就露馅了。
- 近日,曾任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郭某涉嫌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问题,被警方带走调查,引发关注。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通报:已解聘,案件正在侦办。
郭某的简历十分出彩,根据公开资料,郭伟曾任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德国洪堡青年学者,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2025年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以省高考状元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专业,师从周蕙久院士。主持研发1600MPa钛合金油井管技术,解决国际难题,并入选2024年行业十大科技进展。他还声称自己与赫伯特·格莱特院士合作突破纳米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其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170余篇,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二等奖(2013)…
郭某出事前,似乎没人会对他身份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包括给他认定首席科学家的江苏科技大学。
![]()
东窗事发以后,有热心网友很快对郭的简历进行了层层检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初步发现,1994年陕西省高考状元姓楚,所报考的是清华大学电机系。而郭自称与国外著名教授合作,网友搜索了名教授课题组的人员,一样没有发现郭某的面孔。
至于170多篇SCI论文,也只有1篇出现“W Guo”的,而这篇论文是研究“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起始细胞”的,与江苏科大首席科学家郭教授的研究领域(以金属、材料为主)并不相符。
![]()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郭某公开简历多处与事实不符。诸如陕西省高考状元、三一集团欧洲公司总工程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相关研究论文、“德国洪堡青年学者”等身份与荣誉均涉嫌造假。
针对此事,有网友认为,1.此人能力很强,他的经历说明能胜任甚至超越一本教授、博导水平。2.至少在国内一切看似高大上的职业其实本质上没什么技术含量,有很多方法和套路去完成工作,如果摸清套路,高中生都能做得很好甚至超越。3.私企不以学历论能力的理念是对的,这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能力才重要。
有网友指出,这是搞学术的,而且是理工科,最终肯定会露馅。如果是搞文科的,或者是做管理的,行政的,一辈子混下去也没问题。
![]()
- 此前,澎湃新闻报道了假院士、假参事、假“联合国外交官”等知名骗子的行骗经历,读之令人骇然。不过,这些骗子多是在社会上行骗,参加一些学术论坛、讲座活动、企业考察等,以此牟取不法利益。
此番郭某更令人震惊的地方在于,其简历中最闪光、最耀眼的那几笔,几乎都涉嫌造假,而其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为一所大学的首席科学家、教授,这更加令人不可思议。最直接的疑问就是:他是如何混进高校、博得如此高位的?
按理说,学校在招揽和评定人才的时候,会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尤其是首席科学家、博导这种身份的重量级教授,对其关键身份和主要荣誉应该知根知底,为何没能提早发现?这样的漏洞或疏忽,值得追问。
![]()
不过郭某千算万算,总会有东窗事发的那一天。现在郭某已经被解聘,这个结局大概他也早就有心理准备,这千万天价酬劳肯定也是要退回去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