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捕捉那些易被忽视的“星语”,有助于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近日,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学生团队研发的“语研精灵”智能平台,尝试通过声音与科技搭建一座“星语”沟通的桥梁,该项目目前已在部分康复机构和家庭中开展合作试用。
![]()
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语研精灵”的萌芽,源自该校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微尘关爱自闭症服务队长达十年的一线实践。
志愿者们发现,不少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都有关于二胎生育的担忧。不少家长曾向志愿者吐露心声,希望能生育二胎,却始终担心孩子再次患自闭症。目前,医疗系统针对2至3岁后孩子,进行量表和行为观察方面的专业判断,但在0至2岁的婴幼儿阶段,缺乏有效的早期识别工具。
“早期发现和介入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而现实中专业支持资源有限,很多家庭难以及早获得有效指引。”项目负责人宋佳豪说道,团队希望能通过科技的力量,为儿童家庭提供温暖的支持。
“语研精灵”尝试填补这一“空窗期”——只要孩子能发出声音,系统便可对其语音特征进行初步分析,转化为可视化的“声纹图谱”,让不同声音特征以图像形式呈现,帮助家长更直观地理解孩子的发声特点,为家长提供一份早期发展风险的参考意见。据此,团队构建了一套从“声音采集—特征分析—风险参考—干预建议”的一体化系统,尝试通过儿童发声特征,为其行为发展提供观察辅助。
![]()
目前,该项目已初步完成系统搭建,实现了声音的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功能。团队补充,该工具虽不能替代医学诊断,但能让家长更早察觉潜在迹象,及时开展干预引导。团队表示,将持续优化系统,朝着更贴合实际使用场景、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方向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来自西式烹饪工艺2023级的宋佳豪跨专业加入团队,展现了职教学子在融合创新方面的探索精神。“我们不只是做一个项目,更是想传递一种理念——每一个孩子的声音,都值得被认真倾听”宋佳豪表示,“‘语研精灵’的愿景,是希望通过科技,为‘星星的孩子’点亮更多被理解、被接纳的可能。”(通讯员:陆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