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这天,老祖宗的忌讳真不是迷信?
十月刚开头,日子还没翻过几页,村里的老人就开始念叨了。说是农历十月初一,可不是个普通的开场,这天阴晴冷暖,牵着整个冬天甚至来年收成的命脉。你要是不信,去翻翻老皇历,寒衣节、朔日、破日全撞一块儿了,哪一样都不是小事。更别说那句“十月怕初一”,听着像顺口溜,背后可是几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攒下的经验。
![]()
以前我还不懂,总觉得天气哪能说得那么准?直到有年十月初一太阳高照,暖的人想把棉袄收起来。结果开春三月倒春寒,地里的麦苗冻得发黑,隔壁王家的地几乎绝收,那年真应了老话“十处良田九处荒”。
![]()
老辈人说最怕这天出太阳。“十月初一晴,单衣过寒冬”,听起来是好事,可暖冬之后往往藏着杀招。虫卵冻不死,开春泛滥成灾,庄稼还没长稳就被啃得七零八落。更吓人的是气候乱了套,该冷不冷,该回暖时又突然降雪,作物节律全被打乱,收成自然悬了。
![]()
反倒是阴着天,或者飘点小雨,刮着北风,大家心里还踏实些。“十月初一天不晴,种田老农不受穷”,冷一点没关系,寒气能压住病虫,地气稳,来年根基牢。说到底,农民图的不是眼前舒服,而是长远安稳。
还有两样怕的:一是“不寒”,二是“仓不满”。十月初一还暖洋洋的,像是秋天赖着不走,这就是节气错乱的信号。老话说“来年收成减一半”,可不是吓唬人。再一个,秋收早过了,粮仓要是空空荡荡,别说熬冬,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咋办?一家人吃啥?
这天还不兴出门远走。朔日月亮不见影,夜里漆黑一片,以前没手电、没路灯,路上坑多草深,摔一跤都可能要命。偏偏这一天又是“破日”,民间讲究避忌,宁可多等一天也不赶这趟。
![]()
寒衣节烧纸祭祖,其实也是提醒——该添衣了,该存粮了,该抬头看看天色了。现在天气预报确实准,可这些老话传了几百年,也不是白传的。有时候想想,古人没卫星没数据,光靠一双眼睛看云识天,居然也能摸出规律来,挺让人服气的。
你家那边,还讲究这天看天气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