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16个月就翻车?
![]()
别笑,下一条推送可能就把你卖了。
![]()
昨晚刷手机,看到美国婚姻治疗协会刚扔出的数据:疫情后偷腥平均撑不过一年半,比从前少了一半。
原因不是良心发现,是家里摄像头、云相册、车载导航一起上班,痕迹删到手软也挡不住算法帮你官宣。
我盯着屏幕愣了三秒,想起闺蜜小姜。
去年她男友用旧手机给“同事”发520红包,顺手备份,iCloud第二天就推送到新机的“回忆”相册,合照直接弹在正宫眼前,连马赛克都省了。
分手现场只花了七分钟,比点外卖还快。
以前说七年之痒,现在七个月多巴胺就见底。
伦敦大学那群脑科学博士把话挑明:偷的刺激七个月后跟白开水一样淡,正常恋爱却能缓到三五年。
身体先叛变,心就更懒得演。
更狠的是“数字疲惫”。
我混过的一个匿名群,有人天天凌晨两点爬起来删定位、改密码、清空购物车,三个月瘦九斤,笑称“比私教管用”。
后来那哥们实在熬不动,主动拉黑对方,手机往黄浦江一扔,说“老子宁可赔八千,也不想再半夜仰卧起坐”。
别以为只有转账记录会咬人。
去年上海法院第一次把比特币流水当离婚证据,男方钱包里0.3枚币的进出时间跟开房记录秒对秒。
![]()
今年韩国更离谱,元宇宙里的虚拟婚礼也被判“精神出轨”,法官一句话:感情是真的,伤害也是真的。
现在连智能手环都学坏了。
你俩心率同时飙升到120,定位显示在同一间公寓,云端把数据推送到配偶手表,提醒“该起来走走”。
网友吐槽:原来抓奸不是福尔摩斯,是AI。
欧盟刚通过的新规更绝,云服务商必须给用户提供“关系存续证明”,说白了就是官方盖章“这些聊天记录归谁”。
一旦对簿公堂,一键打包,连撤回的消息都给你复活。
想钻空子?
日本已经冒出“数字侦探”,专门帮原配恢复被双清的手机。
收费按兆算,1GB三千块,照样排队到明年。
从业者说,业务好得惊人,因为“算法比人勤快,总有人懒得多走一步”。
看完这些,我最大的感受不是科技可怕,是偷情成本被技术扒得连底裤都不剩。
以前靠演技,现在得同时当黑客、会计、物流专家,还得跟算法赛跑。
一句话:想尝鲜可以,先问问家里的扫地机器人答不答应。
它要是学会说话,离婚律师都得失业。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