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十月一,送寒衣。”朋友们,这时间嗖嗖地往前赶,一眨眼可就到农历十月初一了!
![]()
今儿个这日子可不一般,在咱们的老传统里,它可是个“三重身份”的叠加日——既是朔日,又是破日,更是情深意重的“寒衣节”。这就好比打游戏碰上了三重Buff,咱们生活中的一些老讲究,还真得留意一下。
一、先唠唠这“三重身份”是咋回事?
1. 朔日:月亮“请假”的日子
俗话说“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条线”,这朔日啊,指的就是农历每个月的头一天。今儿个十月初一,月亮正好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咱们在地球上基本看不见它,算是月亮“请假”休息一天。在老传统里,月亮的这种变化,被认为会对人的情绪有些许影响。
![]()
2. 破日:老黄历上的“谨慎”日
“成开皆可用,闭破不相当”,这是老一辈择吉时常念的口诀。今年的十月初一,正好对应着“建除十二日”里的“破日”。“破”字,有破败、破裂的意思,所以在传统观念里,这天不适合办结婚、动土这类求“圆满”的大事,行事需更稳妥些。
3. 寒衣节:给先人“寄快递”的日子
这可是今天的重头戏!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但它格外温暖。古语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天冷了,咱得添衣服,心里也惦记着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会不会受冻。于是就有了“十月一,烧寒衣”的习俗,用五彩纸做成寒衣烧寄过去,就像现在给亲人寄保暖内衣一样,是咱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孝心体现。
二、无论多忙,这3件大事别马虎!
1. 第一件:管住嘴,别跟家人吵吵
今儿个既是月亮“隐身”的朔日,容易让人心浮气躁,又是寄托哀思的寒衣节。您想啊,本来是个心怀感恩、思念先人的肃穆日子,您在家里跟亲人拍桌子瞪眼,岂不是自个儿给自个儿添堵?老祖宗留下话:“家和万事兴,吵散福气门。”在这讲究“慎终追远”的日子里,一家人和和气气,就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情绪上头时,深呼吸,默念三遍“亲生的、随我”,啥火气都能消一半。
![]()
2. 第二件:尽份心,别忘了“送寒衣”
寒衣节的核心就是“送温暖”。祭扫时,除了常规的供品,别忘了那份特制的“寒衣”。这寒衣通常用红、黑、白、绿、黄五种颜色的纸制作,对应五行,象征着完整的物质世界。这个举动,说白了就是一场跨时空的“爱心快递”, 烧的是纸,暖的是心,传递的是咱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孝道与不忘本。
![]()
3. 第三件:想结婚?今儿个真不行!
小年轻们选结婚日子,可得避开今天。为啥?首先,朔日月空,寓意上不够“光明圆满”,谁不希望自己的婚姻一路光明? 其次,今天是“破日”,光听这名字,对于追求百年好合的婚姻来说,就显得不那么合适。最后,寒衣节主调是追思,婚嫁主调是喜庆,这俩调性不合,好比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开派对,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好日子多的是,不差这一天,您说对吧?
![]()
总结一下:
朋友们,今儿个十月初一,咱们多一份心:情绪稳一点,孝心尽一点,行事妥一点。 这些老传统、老忌讳,说到底,背后都是咱们老祖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智慧,核心就一句话:与人为善,与己为善,珍惜当下,不忘来处。
希望大家把这个温暖的提醒传递给身边的亲友,愿您家和万事兴,这个冬天,身暖心更暖!#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有哪些习俗?##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有哪些习俗?##破日##朔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