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中国摘皇冠,就怕中国上产能啊!终于明白咱妈为何被人家叫“工业克苏鲁”了,中国空军最离谱的武器,竟然是长春航展上出现的这门迫击炮,这件60毫米口径的钛合金迫击炮到底有多离谱,为何能又一次把高端局玩成“白菜价”?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横空出世的PBP201型钛合金迫击炮。
过于豪横
钛合金在军事领域可一直是“贵族材料”,以往只可能出现在战斗机、航空发动机等先进装备上,当初美国就是利用在钛合金领域的先手优势,打造出了能够突破超音速热障的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
![]()
而前苏联为了制衡这款侦察机,甚至在没有掌握钛合金技术的情况下,只能用力大砖飞的方式,直接用不锈钢堆出一个能抵御超音速热障的高空高速截击机米格25,最终甚至因此还沦为笑柄。
可如今中国军工却把它用在了看似普通的迫击炮上,这简直豪横得离谱。而钛合金之所以堪称“土豪金”,是因为它密度仅为钢的60%,但强度却堪比高强度钢,同时还具备超强的抗腐蚀性和抗疲劳性。
![]()
没有足够强大的技术和工业产能,根本无法实现钛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目前全球仅中、美、日、俄四国掌握完整的钛工业生产技术,而其中只有中国凭借庞大的民用产能,比如航空航天和医疗设备的需求,降低了成本。
现在国内钛合金市场趋于饱和,军工需求与民用产能相结合,才让这门迫击炮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不过拿它来做迫击炮这种再基础不过的火力支援武器,怎么看都有点过于豪横了。
![]()
性能超强
不过你别说用钛合金制作迫击炮,它是真的香啊,这款PBP201钛合金迫击炮的炮身、炮架和座钣都采用钛合金,提把则是用的复合材料,从而使得最终战斗全重只有8.5公斤,比传统钢制迫击炮足足轻了一半以上。
士兵们也不需要在带更多弹药和带一门重炮之间做痛苦的选择。之前国的产PP93式迫击炮就重达22.4公斤,美军最新的M224A1迫击炮也有16公斤,很难实现单兵的便携式配属。
![]()
可如今这门炮甚至女生也能拎着跑,不过这种轻量化可不是简单的为了减重,钛合金的弹性模量和伸缩率都优于钢铁,从而也使得炮管寿命更长密闭性更好,尤其适合搭配智能弹药使用。
并且它的这种轻便性,也没有牺牲性能,最大射程依旧能够达到5公里以上,并且通过科技加持,集成了双用瞄准火控系统。
![]()
左侧是全息衍射光学瞄准镜,可实时计算射击诸元,右侧是火控计算机,能够激光测距导航定位,并进行弹道解算。而这就意味着炮手从瞄准到首发射击只需几十秒,响应速度远超传统迫击炮。解放军单兵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恐怕也被治好了。
过于威猛
不过更“猛”的还是它的精准打击能力,PBP201迫击炮甚至还能发射60毫米饿卫星制导炮弹,这可算是全球口径最小的制导弹药了,并且圆概率误差仅有1到2米。
![]()
此外它还支持PGK修正引信套件,能够通过北斗导航将普通炮弹“准精确化”,打出了近乎精确制导武器的效能,实现极高精度的同时成本却极低。其实这种“白菜价”的高精度背后,就是我军军工技术高度信息化的成果。
在实战中,炮组甚至可以通过数字电台接入无人机或反炮兵雷达的数据,从而实现发现即摧毁。比如无人机发现敌方狙击手窗口后,将坐标实时传输至火控系统,十几秒后制导炮弹便能精准的灌顶。就这能力就这玩法,你说能不离谱吗?
![]()
已经是完全让传统用于面积压制的迫击炮,变身精准点穴的智能武器。如果当初《亮剑》里的李云龙有这门炮,怕是真敢用一个团打太原。
而对于现在的我军来说,特别是空降兵部队,往往是深入敌后作战,在班排小队的火力配置中如果能有2门这样随手拎着就走的智能打击火力,任何山地作战中的敌方隐藏工事或者巷战中躲在建筑物中负隅顽抗的敌军,都会被精准高效的清除。
![]()
这估计美军看了都得流口水,毕竟美军的M224功能与之类似,但性能却被全面超越。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创新还会延伸到更多领域,将我军的作战能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