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元1399 年,立陶宛与金帐汗国的沃尔斯克拉河之战,堪称足以改写区域格局的关键较量。前者是日渐崛起的新兴实体,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强国还有段距离。后者是日暮西山的老旧霸主,仍有较充沛的存量资源可供挥霍。
结果,蒙古人利用技高一筹的临场指挥,暂时压制住强敌的冒进冲动。奈何衰微进程已被开启,任何阶段性的止损拐点都无力左右趋势演进。
立陶宛崛起
![]()
维陶塔斯大公的立陶宛版图
公元14 世纪,无疑是属于立陶宛人的黄金时代。原本的森林蛮族,通过大量接触欧洲主流文化,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地头蛇。特别是在维陶塔斯大公治下,将领土扩张至第聂伯河中游,实力远胜还在给蒙古人当俄奸的莫斯科公国。
1385年,维陶塔斯又踏出关键一步,初步构建起立陶宛与波兰的共主邦联。同时,继续自己的东扩经略,准备从金帐汗国手里夺取对罗斯诸城控制,建立横跨东欧与中亚的 “大立陶宛”。
![]()
帖木儿的入侵直接重创金帐汗国
另一方面,金帐汗国正陷入严重内耗。由于可汗大位更迭迅速,权臣的肆意妄为现象非常严重,直接加大对罗斯诸城的资源索取。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在库利科沃之战中击败他们,严重动摇萨莱宫廷的权威。1389年,中亚之王帖木儿率军入侵,攻陷包括都城在内的核心地区。这让金帐的经济与军事体系遭受重创。
正因如此,罗斯各邦虽在名义上保持臣服,暗地里早已蠢蠢欲动。当立陶宛人获得1362年的蓝水之战胜利,控制曾经的百城之母基辅,远比两面三刀的莫斯科更具投靠价值。
![]()
正在围攻莫斯科的金帐汗国军队
即便如此,曾经的可汗脱脱迷失仍不愿放弃。在败给帖木儿后,他曾逃往立陶宛寻求帮助,承诺复位后放弃整个罗斯南部土地。维陶塔斯大喜过望,立即宣誓联盟,作为不停东扩的“舆论合法性”。
随即,双方兵合一处,组建由立陶宛骑士、波兰雇佣兵、罗斯炮灰和蒙古突厥骑手拼凑的联军。其规模可达18000人,足以在欠开发的欧洲东疆目空一切。
![]()
由立陶宛波兰 罗斯人组成的联军主力
多重误判
![]()
库特鲁格汗迅速拉起一支蒙古突厥联军
与此同时,控制金帐本部的库特鲁格汗也迅速做出反应。一面遣使撒马尔罕,恳请帖木儿不要插手干预。一面整合残余兵力,硬生生凑出30000名蒙古骑兵和保加尔突厥步兵。然后沿第聂伯河北上,准备找对手主力进行会战。
维陶塔斯则低估金帐汗国的恢复能力,认为对方只有帖木儿入侵后的残兵败将。乃至误信脱脱迷失的PUA,觉得罗斯诸国会倒向自己。事实上,莫斯科非常乐于替蒙古人充当二等税吏,反而忌惮皈依天主教的立陶宛。因此,最终赶来增援的本地部队非常有限。
![]()
交战双方的进军路线
此外,维陶塔斯对敌我双方的军事科技发展也存在误判。当时的立陶宛受欧洲影响,已经大量装备火器,普遍安装在马车上参与野外机动。因此,行动略显迟缓的重装部队,不必过于担心遭轻骑兵袭扰。但金帐汗国及其保加尔附庸,一样能通过黑海贸易,从意大利商人手中采购火器。乃至复刻相同用法,实现还施彼身的反向克制。
更为重要的是,蒙古人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极端重视情报侦察。当联军从维尔纽斯出发,长途跋涉至沃尔斯克拉河,他们已提前占据附近高地,偷偷形成合围之势。
![]()
为蒙古人作战的保加尔突厥步兵
经典战术再现
![]()
今日的沃尔斯克拉河风景
当年8月11日,维陶塔斯将联军部署在西岸低地,左翼由贵族斯维特里盖拉指挥,右翼交给脱脱迷失的蒙古残部,中路则是自己的真正主力与波兰雇佣兵。
库特鲁格则将军队部署在东岸高地,可以俯瞰联军虚实。同时派轻骑兵绕至后方,准备切断对手退路。显然,这是源于蒙古黄金时代的经典战术。在拥有强力步兵加持的情况下,无疑更具韧性和破坏力。
![]()
金帐军队将骑兵战术发挥到淋漓尽致
次日清晨,沃尔斯克拉河之战正式打响。金帐军中的少量轻骑兵渡河佯攻,尝试将联军精锐吸引到伏击圈内围歼。可笑的是,立陶宛人尚未激动,脱脱迷失的草原骑兵却抢先出击。他们很快与中路脱节,被引诱至东岸的开阔地带。
此时,大批埋伏在两侧高地的重骑兵俯冲而下。他们与迅速调头的轻骑兵协调,瞬间完成对流亡者的分割包围。尽管脱脱迷失在左右人掩护下逃脱,多数士兵却没能活着离开沙场。
![]()
金帐精锐骑兵与立陶宛主力军的激战
稍后,立陶宛人的主力骑兵开始渡河。他们原计划以逸待劳,坐等蒙古人强攻车营阵地失败,再跳出来完成致命一击。如今却为挽救盟友,冒险冲出轻型火炮射程。结果遭半渡而击,又遭对手的车营火力打击,很快在混乱中失去秩序。
更要命的是,提早渡河的金帐骑兵们开始偷袭,让联军残部都惊恐不已。左翼的斯维特里盖拉见情况不妙,居然擅自率部撤退,导致防线出现缺口。库特鲁格抓住机会,下令全军渡河追击,彻底击溃两岸的立陶宛主力。维陶塔斯同样趁乱脱离,却丧失对整支军队的掌控能力。
![]()
混乱中立陶宛主力迅速落败
最后,联军只剩下留车营内的波兰佣兵、罗斯步兵,以及来不及跑路的溃败骑兵。金帐军中的保加尔突厥动用火炮,开始有条不紊的轰击固定目标。虽然联军可能火铳数量更多,但已凑不出足够人手,也被消耗掉大量弹药。只能在绝望中垂死挣扎,直至营垒全部遭肃清。
据《立陶宛编年史》记载,此战约有12000名士兵战死,包括立陶宛总理大臣在内的数十名贵族阵亡,另有多为罗斯王子彻底销户。维陶塔斯仅带300余人沿第聂伯河逃往基辅,还险些在路上被蒙古人抓住,至此打消继续东扩念头。
![]()
立陶宛军中的波兰雇佣兵
难掩深层危机
![]()
蒙古人虽然获胜却没能迎来国家复兴
作为胜利者,金帐方面损失约5000人,表面上以较小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但胜利难以掩盖其深层危机。汗国的经济基础已遭破坏,每一次大规模动员背后,都是在提前透支未来资源。
因此,库特鲁格没有进行任何反攻,仅仅满足于罗斯各邦重新奉自己为宗主。
![]()
莫斯科成为这场战役的真正获利方
相比之下,处于第三方位置的莫斯科,意外成为两强相争的受益者。他们仍象征性宣誓对蒙古人忠诚,实则拥有更多对同胞城镇的管辖权。而且在立陶宛决定暂停东扩后,获得大片可轻松征服的中间区域,为后来的爆发埋下伏笔。
因此,沃尔斯克拉河之战更像是一次回光返照,折射出金帐汗国的东欧霸权走向末路。纵使先祖的赫赫威名多么响亮,自己应付眼前危机的手腕没有退化,终究要从食物链顶端的霸主位置,跌落为万物啃食的腐肉盛宴......
![]()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