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邯郸晚报)
□高低
在当代文学的星河里,汪曾祺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温润而持久的光芒。《汪曾祺笔下的手艺人》这本书,犹如一个精心打造的匠人宝盒,开启它,便走进了一个充满烟火气与质朴情怀的旧时光。
汪曾祺生于江苏高邮,那片水乡的灵动与世俗生活的琐碎交织,构成了他创作的底色。他一生历经风雨,却始终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敏锐洞察,这使他笔下的手艺人鲜活而富有生命力。从西南联大的求学到文学道路的起伏,丰富的阅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让书中每一个手艺人的故事都有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书中的散文有着鲜明的汪氏特色。其文字简洁明快,不事雕琢却神韵自现,如“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寥寥数语,戴车匠劳作的画面跃然纸上,极具画面感。叙事节奏舒缓,仿若一位老友在冬日暖炉边,悠悠讲述着那些平凡人的故事,于平淡中蕴含深情,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有着能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魔力。
从文学贡献看,汪曾祺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散文领域开拓了独特路径。在那个追求宏大叙事与激昂文风的时代,他独树一帜,专注于凡人小事、民俗风情,以微观视角展现生活本质,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与民间技艺的珍视,让文学回归生活本真,成为连接过去与现代生活情感的纽带。
汪曾祺曾说:“生活,是很好玩的。”《异秉》中卖熏烧的王二,从平凡摊贩到被认为有“异秉”,透露出市井小人物对生活改变的渴望与质朴的生活哲学;《鸡鸭名家》里的余老五和陆长庚,精湛的手艺背后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对生活的敬重;《戴车匠》中的戴车匠,在那一方小小的车铺里,用双手转出岁月的精致;《侯银匠》中的侯银匠,敲打出女儿成长的悲欢离合。这些经典篇目,以手艺人为主角,串联起时代洪流下普通民众的生活群像,他们的手艺是谋生手段,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岁月变迁中坚守着一份匠心。
沈从文作为汪曾祺的老师,其文字中对湘西世界的诗意描绘与对人性美好的执着追求,在汪曾祺笔下化作了对故乡高邮手艺人平凡生活的赞歌,继承了沈从文对人性与生活细腻描摹的文脉;王安忆称汪曾祺的文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精准点出其文字的质朴与通透,这种文风在描写手艺人时,去除了繁杂修饰,使手艺人的形象纯粹而真实;孙郁赞赏汪曾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书中手艺人的技艺传承正是传统文化绵延的缩影;张宪光所论的汪曾祺文学中的民间性与风俗画特征,在手艺人的生活场景、技艺流程、人际关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行规、传承、交流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民间风俗图。
《汪曾祺笔下的手艺人》是一部民俗文化的备忘录,也是对传统手艺人精神的颂歌。它提醒着我们,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那些曾经熠熠生辉的手艺与匠心值得铭记与传承,汪曾祺以笔为刃,刻下了旧时光里手艺人的坚守与执着,让这份温暖与力量在岁月长河中永不消逝,持续滋养着读者的心灵,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引领我们去探寻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平凡之美与传统之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