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转自:黑龙江新闻网
![]()
技术人员调试水稻基质特种设备。李晓宇摄
本报讯(李晓宇 魏可新 记者姜斌) 时值初冬,黑土地正值休整蓄力之时。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一项聚焦水稻生产实际难题的科技创新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2025年,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杨帆老师团队合作开展的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寒区水稻育秧土全量替代育秧基质生产技术研发与水稻立体育秧智慧工厂装备产业化应用”,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工作,为明年春季水稻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面对宝泉岭地区水稻育苗取土难的实际问题,项目组积极对接科研团队,确定将双峰山管理区智能育秧基地作为项目实施地点。基地内专用试验区、科研人员宿舍、育秧大棚、试验田等配套设施完善,优质水稻种子、秸秆供应源等物资保障到位,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今年8月,项目引进的水稻基质特种设备完成安装,并于9月完成设备调试与基质生产人员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7批次试生产,产出基质可满足15亩稻田使用需求。这套以秸秆腐熟物和尾砂为主要原料的生产系统,通过深度加工探索基质育秧技术模式,不仅实现了育秧基质的本地化生产,更推动了育秧方式向标准化、可控化转变。
该项目的突出价值在于,成功将两类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了“一举多得”的治理效果。通过将秸秆与矿物质尾砂等物料科学配比、深度加工,既为秸秆找到了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径,又实现了尾砂资源的无害化处理和高效利用,从源头上减轻了环境压力,为宝泉岭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