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东没想到,河北也没想到,如今的中国天津,已成为全国焦点。

0
分享至

这个假期,脑子一热买了张去天津的高铁票。

山东没想到,河北也没想到,现在蹿红的居然是中间夹着的天津。

开玩笑说句,北方三兄弟,哥俩在那干着急,三弟天津靠一碗煎饼果子就成了全国焦点。

一出天津西站,空气里是那种很熟的味道,带点河边的潮气,又混着烤鱿鱼和烤肠的味儿。

抬头一看,站前广场上到处是拎箱子的,背包的,拉着孩子的,拿着自拍杆的,各地口音一股脑全凑一起。

这时候才真切感到一句老话,哪儿火,人就往哪儿挤。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天津有仨高铁站。



天津站,挨着海河,算正中心,想逛意式风情区,海河夜景,古文化街,住这边最省心。

天津西站,离鼓楼近一点,打车十几分钟,而且房价比天津站附近便宜一点。

天津南站,那就真在城外面了,下车还得地铁倒来倒去,一不小心路上耽误一小时,回来还得算着时间。

很多外地人一看“天津南”仨字,以为南城挺热闹,结果光在路上吹空调了。

如果不是自驾,最好先看好酒店在地图上,选离天津站或西站近的路线。

自驾来的就完全是另一回事。

天津这城市,自驾是真的舒服。

环线多,路宽,红绿灯节奏也还行。

想去海边,塘沽、于家堡一脚油门就过去了,车里一放相声,窗外一片楼,心里一算油钱,比换来换去地铁省事多了。

不过路上限号真有,车牌尾号没看好,容易当天变成在酒店“深度休息一日游”。

很多人对天津的印象还停在“说相声”“吃煎饼”。

真到了本地才知道,这地方历史一点不简单。

天津这俩字最早叫“天子渡河的地方”。

明成祖朱棣当年起兵南下打仗,从这里渡过海河,这地就算有了名头。

后来建卫修城,慢慢成了北方要塞。



等到清末民国,各国租界一来,天津就从军事重地变成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大杂烩。

现在走到五大道那一片,抬眼一望,一排一排小洋楼,什么英式法式意式,全挤那几条小路里。

只看楼不看牌子,以为去了小号“欧洲混合套餐”。

不过这片地方白天去还好,早一点,人不太多,安静一点。

晚上那就不一样,有游客,有拍婚纱照的,还有直播的,三脚架比路灯都多。

有些小洋楼有故事。

有的当年是军阀的宅子,有的住过名人。

很多导游小喇叭里讲得挺用力,可惜人一多,听着也就几个关键词。

如果真对这些历史有兴趣,可以提前查具体哪几栋有典故,选着看,不然满街乱转一圈,拍了二十张照片,回来发现只记得那家网红奶茶店。

天津历史味道最重的,还是古文化街这片。

这地旁边就是天后宫。

天后宫供的是妈祖,老百姓管叫“娘娘”。

早年间渔民出海,求的就是平安回港。

天后宫从明代修起来,一直在这守着海河。

现在门口买香火的人少了,买糖画,泥人张,风筝魏的反而多。

古文化街是老街,牌坊一立,也算天津的脸面。

不过得说句实话,这街里头现在一半多都是卖旅游纪念品的。

糖葫芦烤冷面铁板鱿鱼,哪座城市都有,只是挪到北京味的建筑里,气氛就出来了。

如果想看点真东西,还是得往博物馆里钻。

天津博物馆就在文化中心那一块,远远一看像一颗大钻石,外形挺唬人。

里面东西也不少,从瓷器到书画到近现代史,讲天津从“天子渡口”到“北方大港”这一长段路。

重点是,门票还免费,省了一笔。

隔着马路,天津自然博物馆,带孩子的基本都奔这去。

恐龙骨架,大鲸鱼模型,一排一排动物标本,小孩一进去眼睛就黏住了,不想走。

文化中心那一片,白天像个大型散步广场。

老人溜弯,小孩骑车,还有练轮滑的。

到了晚上,音乐喷泉一开,周边灯一亮,直接变城市客厅。

就这么个地儿,连地上的鸽子都养得不怕人,走过去抢你手里的饼干。

天津这城市逛起来有个很明显的节奏。

白天慢,晚上突然热闹起来。



海河边一到夜里,就像城市开了“夜场模式”。

说起海河,历史比很多人想得长。

以前叫“直沽河”,再往前和子牙河、大清河一堆水系搅一起,最后流进渤海。

明清时,它就是大运河南端的重要一段。

南边粮食往北京运,船一到天津这儿,就算半程了。

所以才有“九河下梢天津卫”这句话。

现在的海河两岸,路都铺好了,灯也讲究。

一边是高楼玻璃幕墙,另一边是老建筑石雕砖瓦。

一条河一条路,直接把城市的前世今生放一块儿给你看。

人多的时候,桥上挤满了拍照的,几乎人手一个“大裤衩”姿势,对着水面各种拍。

最热闹的还得算天津之眼那一块。

这个大摩天轮架在永乐桥上,整圈直径一百多米。

一圈大概半小时,慢悠悠转一圈,能看到整条海河和周边的楼。

白天看景,夜里看灯。

不过排队真不是闹着玩,节假日一排就是一两个小时。

很多人排到最后腿都站软了,上去转半小时,下来的时候只剩一个念头,找吃的。

说到吃的,天津是真没让人失望。

一早最醒神的,是煎饼果子。

电饼铛一摊,绿豆面一抹,鸡蛋一打,葱花一撒,面饼一翻,油条或者馃子往里面一压。

酱料一刷,切两刀,往纸袋里一放,手心热乎乎的。

早上在路边站着咬一口,外皮酥,里面还热,配上一口豆浆,人都缓过来了。

现在游客多了,好多店贴着“正宗鸡蛋煎饼果子”“不加生菜不放奇怪东西”。

其实好吃不好吃,很简单,饼得薄,馃子得脆,酱别太咸。

看摊主手上动作利落,基本就错不了。

中午就轮到大名鼎鼎的“天津三绝”。

狗不理,耳朵眼,十八街。



狗不理包子,名气大,但现在本地人很多都不太去老牌店。

说实话,价格不便宜,味道还行,主要是吃个来天津“打卡”的心情。

如果就想吃个合适的包子,街边很多小店更接地气,肉馅香,面也软。

耳朵眼炸糕,一口咬下去是糯米皮加豆沙馅。

刚出锅的时候,外皮脆,里面烫嘴。

排队的时候听旁边大爷聊天,说以前排炸糕,排的是生活;现在排炸糕,排的是回忆。

十八街麻花,买的时候一定看好生产日期。

新鲜的咬起来香,老的就跟啃树枝差不多。

市区很多店都有小包装的礼盒,可以买散装的,先尝一根,满意再下手整袋。

要吃海鲜的,可以往滨海新区跑。

塘沽老码头那一带,小海鲜一串一盆摆满桌。

皮皮虾,小螃蟹,花蛤,扇贝,一次全上。

人一多,桌上一圈海鲜,配着扎啤,再来一盘花生米,开开心心坐一晚。

不过海鲜价钱波动很大,最好看清价目表,现场问清楚怎么算。

别不好意思问,问清比结账时心里犯嘀咕强。

说到住的,天津其实性价比还行。

如果想逛海河和古文化街,建议住在天津站附近。

走路就能看到夜景,晚上吃完再溜一圈,不用抢打车。

价格呢,工作日比周末能便宜一大截,很多酒店平日三百左右就能住得比较舒服。

周末和节假日直接翻番,钱包疼得很真实。

五大道附近也有不少小酒店和民宿,有的就是老洋楼改的。

房间不一定多大,胜在有味道。

不过老楼隔音普遍一般,隔壁打喷嚏都能听见,介意的就别强求“文艺范”。

如果打算去滨海新区看海再住一晚,可以在于家堡那边找酒店。

近几年新盖的楼多,环境还不错。

地铁能连回市区,不想开车也不算太折腾。

说起出行,只能说,自驾是天津玩得最自在的方式。

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自由度高。

哪里好吃好玩,临时改计划也无所谓。

只要注意别撞上早晚高峰,尤其市区几条主干道,早晚跟“车展现场”一样。

地铁出行也行,天津地铁这几年越修越长。

二号线直穿市区,从天津站到西站,再一路往机场。

海河边,文化中心,鼓楼附近,都能找到地铁站。

缺点就是,有些老街区路窄,人多,下地铁还得走一段,适合脚力好的。

打车的话,最近几年网约车多,价格比北京上海便宜点。

不过节假日晚上,海河边打车真跟抢名额似的。

如果住得离景点近一点,晚上一圈走回来,心里也踏实。

这两年天津一下子火起来,其实跟一个词离不开,就是“便宜好玩儿”。

门票多免费,海河不花钱,文化中心一大片博物馆也不花钱。

吃的呢,街边小店多。



十几块一个煎饼,二三十一碗捞面,花几十块就能吃得挺舒服。

但也因为这样,人一下都涌过来了。

节假日的天津,真的容易变成“人从众”。

海河边挪不动道,古文化街拍个照得排队,煎饼摊前一条长龙。

很多人一边吃着一边吐槽,嘴上说累,手上照样排队买下一样。

要想少踩坑,其实很简单。

能错开节假日尽量错开,工作日来,酒店便宜,人也少。

热门景点早去,早点起床,九点前到海河,十点前逛完一趟古文化街,还能在街里找家老茶馆坐坐。

下午别挤在市中心,可以往五大道,文化中心,民园体育场这些地方散散步。

晚上再到海河看灯,找个不太热门的位置坐着吹风,看别人挤,心里那叫一个爽。

天津这座城,看着不急不躁。

街边老太太遛弯跟你聊天,一张嘴就能把你说乐。

出租车师傅一拐弯,顺带给你讲一段码头往事。

河边老大爷钓鱼,一坐就是一下午,旁边小孩在滑板车上转来转去。

以前,这城市在地图上,是北京旁边那个不起眼的小点。

现在,靠着一条河,一堆小吃,一肚子段子,一不小心成了全国焦点。

有句话说得挺实在,城市火不火是网友决定的,城市好不好还得靠时间检验。

天津人心里也清楚,这波热度能蹿多高不好说,但眼前的每个游客,都是真金白银地来了。

能做的就是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心。

东西卖得合理一点,路指得清楚一点,说话利索一点,别端着。

来一次的人感觉舒服,以后就会劝别人来。

有的城市靠广告出名,有的城市靠一嘴相声和一张煎饼。

反正现在的天津,已经站在台前了。

至于能演多久,就看这座老城,能不能一直把那股真诚劲儿守下去。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口不到16万的库拉索首进世界杯!

人口不到16万的库拉索首进世界杯!

扬子晚报
2025-11-19 17:47:44
为保障U23国足参加2026亚运会,中超、中甲将于9月6日后休赛

为保障U23国足参加2026亚运会,中超、中甲将于9月6日后休赛

懂球帝
2025-11-20 11:51:09
1990年,德国为了统一被迫放弃19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并写进宪法

1990年,德国为了统一被迫放弃19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并写进宪法

博览历史
2025-11-16 18:45:03
奥斯卡都快黄了,阿汤哥才拿到小金人

奥斯卡都快黄了,阿汤哥才拿到小金人

南风窗
2025-11-19 14:54:40
日本自卫队用电影片段打舆论战,解放军用多语种海报回击:现代军事博弈已进入认知域对抗时代

日本自卫队用电影片段打舆论战,解放军用多语种海报回击:现代军事博弈已进入认知域对抗时代

Hi秒懂科普
2025-11-19 14:41:07
记者:蒯纪闻左臂疑似骨裂,刘浩帆膝盖内侧副韧带出现伤病

记者:蒯纪闻左臂疑似骨裂,刘浩帆膝盖内侧副韧带出现伤病

懂球帝
2025-11-20 09:39:05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中国再次衰落,欧美绝不会再给崛起机会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中国再次衰落,欧美绝不会再给崛起机会

扶苏聊历史
2025-11-14 15:33:48
贪污上亿、假慈善?被实名举报的韩红,如今连坐椅子都成了“错”

贪污上亿、假慈善?被实名举报的韩红,如今连坐椅子都成了“错”

翰飞观事
2025-09-25 21:18:29
意大利餐厅辱华后续:市长亲自出面训斥,店铺关门,或将巨额赔偿

意大利餐厅辱华后续:市长亲自出面训斥,店铺关门,或将巨额赔偿

趣文说娱
2025-11-19 15:09:06
男子结婚找老同学订8箱五粮液,没喝完按原价退6箱,老同学:不退

男子结婚找老同学订8箱五粮液,没喝完按原价退6箱,老同学:不退

一月爱八月
2025-11-11 20:02:56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林子说事
2025-11-19 13:12:28
江苏预警!影响7市!

江苏预警!影响7市!

江南晚报
2025-11-20 03:54:12
1982 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 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1982 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 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墨印斋
2025-11-15 16:42:56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南宫一二
2025-11-17 07:17:39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乐天闲聊
2025-11-18 13:55:48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细说职场
2025-11-19 23:26:19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11 07:05:03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萌神木木
2025-11-19 19:59:26
和原配斗了5年拿5亿分手费退场,向太:她是我见过最强悍的小三

和原配斗了5年拿5亿分手费退场,向太:她是我见过最强悍的小三

上官晚安
2025-11-20 01:39:51
今早突发!刚刚,深圳地铁道歉

今早突发!刚刚,深圳地铁道歉

南方都市报
2025-11-20 10:20:14
2025-11-20 16:47:00
小小包工头阿汾
小小包工头阿汾
越南建筑up主,分享建筑工人智慧
1876文章数 43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户外博主发现南太行失联43天男子遗体:先发现黑色鞋子

头条要闻

户外博主发现南太行失联43天男子遗体:先发现黑色鞋子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时尚
旅游
手机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亲子要闻

女子花3万请月嫂,女儿每天睡20小时,妈妈掀开包被将月嫂推下12楼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旅游要闻

2025-2026雪季冰雪游热潮来袭:国内外多元爆发,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手机要闻

三星旗舰手机规划曝光:首款三折叠12月登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