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最近官宣了一则重要消息:
2025 年黑五/网一大促将从11月20日一路持续到12月1日,整整12天!
这意味着,原本集中在几天的“抢流量大战”,今年正式升级为一场“耐力赛”。
对平台来说,这不是简单拉长日程,而是顺应消费习惯、应对竞争格局的一次结构性调整。
乐小跨也第一时间对这个变化做了系统梳理,从节奏、流量到卖家策略,看看今年应该怎么玩。
![]()
为什么要拉成 12 天?
因为消费者的购物节奏变了
从行业数据来看,全球消费者的假日购物已经不再“扎堆抢一天”。他们更喜欢提前浏览、节点下单、尾声捡漏——典型的“三段式节奏”。
亚马逊这次的12天,其实刚好贴住这种趋势:
① 提前规划期(11.20—11.25)
大家会花时间比价、锁定高客单品。
厨房电器、家电、3C 配件往往在这个阶段转化不错。
② 黑五主战期(11.26—11.29)
这是流量的高峰。
服饰、美妆、家用小物件最容易爆发。
③ 网一捡漏期(11.30—12.1)
平台会推清仓价与组合优惠,吸引价格更敏感的消费者冲最后一单。
亚马逊也很明确:
拉长节奏=缓解物流挤兑+提升用户体验+提高整体转化。
对卖家来说,这比过去那种“一两天内爆仓式抢单”要健康很多。
![]()
竞争变激烈了,亚马逊也在调整打法
面对 Temu 的“长促攻势”、TikTok Shop 的直播爆发力,亚马逊今年明显收紧了折扣策略,但也做出了一些新动作。
1)低价范围进一步扩大
不仅是日用品,热门小家电(空气炸锅、咖啡机)、耳机等高客单品也会进入大力度直降区间。
2)更强的本地化策略
东南亚、中东等增速快的区域站点,会推出专属专区与定制玩法;
例如印度站的“Haul 专区”低价智能手表就很典型。
3)“价格 + 品质”双管齐下
平台在宣传层面更加凸显“品质保障”“官方认证”等标签,目的很简单:
不希望消费者把“低价”=“低质”。
对卖家而言,这意味着:
今年不是单纯的低价厮杀,而是“价格合理+品质可信”的综合竞争。
![]()
卖家该怎么打?
乐小跨给你 3 套可参考的落地策略
按节奏布货,不要一开始就“全力爆发”
11.20-11.25:高客单是主角
- 小家电、3C、电动工具、体育户外类都在这个阶段表现不错
- 提前把价格与广告排好,别等高峰才加码
11.26-11.29:黑五核心期
- 服饰、美妆、家居小件等“快决策类目”应重点拉广告
- 闪购、限时优惠非常关键
11.30-12.1:冲尾盘、清库存
- 做好绑定套装 / 跨类满减
- 补一波“价格敏感人群”的单量
广告与促销工具别乱用,要“算账”
- 搜索广告+Prime专享折扣,是推动高意向用户的核心工具
- 活动力度不要盲目加,关键是:折扣后的利润 ≥ 推广成本
- 广告预算要跟库存联动,否则很容易卖到断货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平台协同更安全
2025 年的跨境竞争已经很明确:
不是谁最低,而是谁布局得更稳定。
- Temu:长促+低价打法
- TikTok Shop:直播与达人带货见效快
- 亚马逊:依旧强势,但竞争密度增加
卖家最好将库存、流量和预算做成“多平台协同策略”,而不是单点爆破。
![]()
一个现实提醒:
今年的大促,不再是短跑,而是长跑
Temu在一些市场的促销甚至长达40天+
亚马逊把黑五网一拉到12天
消费者的购物周期变得更长、更理性
结论很清晰:
2025 年的跨境电商,将进入“超长待机时代”。
对卖家来说,今年最重要的不是某一个促销日,而是:
能不能在“长周期竞争”中保持利润、库存与流量体系的健康运转。
乐小跨也会持续追踪各平台的大促动态,为卖家提供更实用、更落地的分析与方法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