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年薪的副高,宁愿赔钱也要从医院离职!
近期,一位税前收入30万+的医生离职了,尽管要赔钱,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达到20多万,但这位医生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出走医院,这引起了热议。
10月31日,广东广州一名医生发文探讨了离职的代价,她表示:“你在医院辞职的代价是什么?我为了离职,直接经济损失7万,间接经济损失15万,医院卡离职手续、卡档案,原单位同事冷漠疏远,甚至背后说坏话,精神摧残。好在如今挺过来了。”
“我是医生,高年资主治(副高早已考过,但医院一直没有聘),有人问我是不是医院烂得要命,所以拼了命也要离职?也不全是,我更多是为了回归家庭。之前的工作基本单休,只有值班才有休息,一个月五个夜班,夜班经常通宵,所以根本没有节假日概念,一年中最长的假期是国庆放两三天,过年放三四天。”
![]()
据其介绍,除了没有假期外,她下班后还要线上进行病例讨论,开会,义诊。病人又多又重,还要兼顾跑绿道、院内会诊,风险非常高,天天提着头上班。门诊也是各种坑,药占比50%,超了赔钱。因为是个好使的牛马,她还要兼任一些协会中心的工作,比赛什么的都推她出去。她科研做得还可以,在医院算比较出名的那种,被寄予厚望,重点培养,综合全部收入税前30多万。正因为她还有价值,所以离职时百般受到为难。
在成功离职后,她向广大网友表示:“虽然我经常劝人离开,但是离开医院又谈何容易,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真从医院离职了,就会失去稳定的工作,付出巨大的成本,加之经济的压力,周围人的不理解,也是很痛苦的。现在是医疗寒冬,真的没什么好的选择,未来更是无法预测。不过,如果医院已经实在压抑到让你无法呼吸的时候,建议还是从医院出来。转变心态,体验人生,有手有脚有脑,还是不容易饿死的。兄弟姐妹们共勉!”
无比感慨,税前30万,宁愿赔钱都要离职,有些人可能想不通,毕竟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无法感同身受。
对于当事人表示离职期间原单位同事冷漠疏远,笔者想对当事人说,原单位同事也不一定是冷漠,可能是挺羡慕你的,但是不好为你说话,不然可能会被领导穿小鞋。总之,你都已经熬了这么多年,熬不下去说明真的到达了极点,也确实没必要继续熬了。支持你从医院离职,祝你一切顺利!
临床死于2025年?患者奚落:你们医生真没用,不如AI读片准,也不如AI善解人意
一年30万税前收入,宁愿赔偿巨款,也要离职,这种罕见的事情引发热议,有人开始搞不懂了,为什么会这么绝决,一年挣30万不香吗?
对此,江苏一名医生直言道:“反内卷的风还是没刮到医疗行业,单休、全年不超10天假,迫使着医生一个个跳槽!现在欧盟都通知了,如果想要把商品出口到欧盟,必须是在5天8小时的工时下生产的,加班生产的商品连欧盟的门都进不去,所以我们苏州的一些工厂都开始双休了,流水线工人到点就走。工厂都开始反内卷了,不明白为什么医院还是这样,没双休、没假期,一周两个大夜班,用的着这么折磨医生吗?反正如今当医生也不是什么好工作,受不了就离职呗,没啥好说的。”
河北一名医生则呼吁:“一个月5个大夜班,夜班后还要做手术,谁来管一管疲劳行医这件事?突然发现医院排班不科学,为啥主班收的病人正好排在下夜班后做手术?为啥下夜班后不让休息,经过一整夜的浑浑噩噩,再上手术好吗?确实应该管一管,下夜班强制休息,这样才是对病人负责啊。”
30万的年收入要都不要,宁愿损失大笔钱也要从医院离职,这让我们想起了最近疯传的一句黑话:土木亡于2019年,临床亡于2025年。
![]()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可能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但当看到大批医院绩效单上那个刺眼的数字,当看到部分医生每周依旧要上两个大夜班,当医生在凌晨三点的夜班里心脏隐隐作痛时,大家才发现,这句话不是一句玩笑,更像是一声声泣血的预言。
11月12日,河北一名内科医生表示:“没想到在我工作的第3年,可能就是我人生中收入最高的一年。今年科室全都接通了人工智能,辅助医生看病,但奖金要砍40%,因为院领导说人工智能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医院为了布局人工智能也耗费了巨量成本,所以医生的奖金要适度减少。”
“然后患者这边也可以直接使用医院系统里的人工智能,好多患者拿到检查报告后,直接把图片发给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自动分析病情,病情严重程度、该吃什么药、后续该怎么治疗,人工智能都说得清清楚楚的。于是我就受到了一个患者的奚落,一个70岁的老大爷对我说,你们医生真无用,连ai都不如,ai不但能给我治病,还能陪我聊天,能聊半个小时,全方位沉浸式治病,你们5分钟就不耐烦了,你们医生已经被时代抛弃了。这话令人心里很不好受,工资降低了,还被患者一顿嘲笑……”
患者一句奚落,令我们哭笑不得,医生不如AI?不如AI善解人意?可能是吧,一个70岁老大爷都能说出这样的话,有这样的认知,这让笔者更对医疗行业感到担忧了。
从医院离职会有怎样的代价?不在乎编制,离开体制的医生越来越多
鉴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确实有一批医生宁愿赔钱也要从医院离职。
广东一名医生表示:“我进修过,为了离职赔了4万多,双方好聚好散。我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摆脱了擅长PUA的领导们,离开了喜欢职场霸凌的同事们,逃离了没有尊严的工作环境,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和保护,重新拥有了8小时的睡眠和宁静放松的生活。目前正在调节心态,希望已经疯狂的免疫系统能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虽然要通过药物干预,但我希望可以减到最基础的维持剂量。我等待着医学研发的新成果,期待有能彻底治愈的那一天,我的一切伤病是职业赐给我的!”
湖北一名医生则求助称:“我在医院工作十几年了,但是去年患癌了,休息后回来上了一年白班,现在非要我上夜班,我有编制而且曾经出去进修过半年,签了服务期合同,但是服务期早就过了,医院告诉我,想要辞职那也得赔钱。我想要劳动仲裁,如果辞职的话,怎么才能不赔钱?”
在医院工作,如果有编制,还外出学习过,想要辞职大概率是要赔钱的,这可能就是辞职的代价吧。
医生辞职要赔钱的不在少数,闹的最激烈的可能就数云南的曹医生了。
此前,云南玉溪某医院曹医生在个人账号上表示自己“不会人情世故,不会抽烟喝酒、不会应酬奉承,不会晚上串门……想着学古代的大侠,敢于仗义执言,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自己离职了”“这次他们满意了,因为我知道,我走了,还空出了一个编制”“今年本来要晋升副高了,虽然每次评优晋升都没我的份”。
曹医生还表示自己已经在该医院工作8年多了,为了离职赔了医院一大笔钱,是自己到处借钱赔给医院的,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笔钱大概有二三十万。
事实上,违约金是很多医学生、规培生、医务人员不敢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动辄几十万的赔偿吓退了很多本想向更好医院平台发展的临床工作者。部分医疗机构也倾向用这种方式来稳定临床工作人员的数量。
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也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换言之,只有原单位支付了相应的培训费用,才可以要求医生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如果没有什么培养成本,医院就要求支付离职赔偿金,这一点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
总之,每一个选择从医院离职的医生都有他们迫不得已的原因,我们对此表示支持理解。
撰文 | 阿拉斯加宝编辑 | 阿拉斯加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