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三十年前,农村最吃香的就是“村干部”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村干部都曾是让人羡慕的角色,也是受村民尊敬的,他们上承政策、下连村民,管着村里大小事,既是乡亲们眼里的“当家人”,也有着一份乡土荣誉感。
![]()
可近些年,不少村子接连出现村干部主动离职的情况,有的干了七八年突然请辞,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村干部,往往坚持不了多久,然后就离职不干了,甚至不少还出门打工去了!
有的换届选举时干脆不愿参选,为何曾经抢手的岗位,如今却渐渐不吃香了呢?背后三个现实原因,戳中了基层干部的难言之隐。
首先是待遇微薄难撑家,经济压力扛不住,是村干部离职的首要原因。
在过去农村的村干部虽然工资也不高,但是对于当时的村干部如今多数来说,这也是多了一分稳定的收入,因为他们在干村干部这份工作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原来的本职工作,比如耕地,养殖猪牛等!基本都能做到村干部的工作和农村耕种兼顾等!
![]()
而现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多数都不会干什么农活了,可是村干部的工资又不太高!
地区村干部月薪仅两千到三千元,村支书、村主任稍高些,普通村委成员收入更低,这点钱面对当下的物价、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开支,往往捉襟见肘。
有村会计家里俩孩子上学、老人常年吃药,每月两千五的工资根本不够用,妻子埋怨外出打工都比这挣得多,夫妻多次吵架以后,最后只能辞职去工地,虽然辛苦一些,可是工资高了很多,月薪翻了两倍多才缓解家用。
村干部不算国家公职人员,没完善的福利保障,部分村子集体经济薄弱,有时办事还得自掏腰包垫付,报账流程繁琐,辛苦付出换不来对等收入,不少人只能无奈离场。
其次,事务繁杂压力大,权责失衡两头难,让基层干部身心俱疲。
![]()
现在的村干部可不比过去了,早已不是“闲差事”,上级部门任务层层下沉,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政策落实、报表填报样样不能落,堪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白天处理村民纠纷、盯项目施工,晚上整理材料、应对紧急任务,周末加班成常态,连陪伴家人的时间都没有。
更难的是权责不对等,村干部权限有限,很多事需上级审批,可村民有诉求都找过来,比如修路资金不足没法重修、惠民政策不符合条件没法兑现,处理不好就遭埋怨,甚至被围攻。
加上督查考核频繁,一点疏漏就可能被问责,心理负担重到失眠,总结起来就是“钱少,事多,环境也好”,让好些年轻的村干部吃不消,不少人熬不住这份压力选择退出。
最后,就是发展前景不明朗,付出难获认可,消磨了干事积极性。
村干部晋升通道狭窄,多数人干十几年还是原地踏步,即便部分地区有面向村干部的公务员招考,岗位极少、竞争激烈,多数人难有上升机会。
而且职业保障缺失,离职后无后续扶持,干得再久,离开岗位后还得重新找活打工,有人奉献多年,最后却要靠外出务工还债。
更让人寒心的是社会认可不足,部分村民带着偏见,觉得村干部是“跑腿的”,即便真心办实事,也可能被质疑动机;
还有人不配合工作、故意找茬,让干部两头不讨好。年轻人更不愿入局,比起待遇低、压力大的村干部,外出打工或创业有更多选择,导致年轻人不愿干这份“苦差事”,这也是当前农村的村干部队伍老龄化的原因,也让在岗者看不到希望。
然而,村干部是乡村治理的基石,他们的离开不仅影响村里事务推进,也不利于乡村振兴。
这份岗位需要奉献精神,更需要合理的待遇保障、清晰的权责边界和足够的发展空间。唯有解决待遇、减负减压、完善保障,才能留住愿意为乡村办实事的人,让村干部岗位重新找回吸引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