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被儿媳赶回老家,一周后她哭着求我回去,真相让人唏嘘
我今年60岁。
给儿子带了6年孩子。
前天,我被儿媳妇“请”出了家门。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
孙子强强刚上小学一年级。
那天晚饭桌上,儿媳妇小陈突然放下了筷子。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
她看了看我儿子,又看了看我。
“妈,强强现在上小学了,也能自己吃饭穿衣了。”
我正给孙子剥虾,手停了一下。
“我想着,您在这儿挤了这么多年,挺不方便的。”
她顿了顿。
“老家的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您要不……搬回去住吧?”
我儿子大伟低着头扒饭,一声不吭。
我把剥好的虾放进孙子碗里。
手在围裙上擦了擦。
“行。”
我说了一个字。
其实我心里早有准备。
俗话说,只有瓜连籽,没有籽连瓜。
孩子大了,老人就嫌碍事了。
这道理我懂。
但我没想到这么快,更没想到这么直接。
第二天一早,我收拾了东西。
两个蛇皮袋,一个旧拉杆箱。
这就是我在这个家6年的全部家当。
临走时,儿媳妇站在门口。
她手里拿着车钥匙,说是要送我。
我摆摆手。
“不用,我自己坐大巴。”
我没回头。
回到老家县城。
推开那扇生锈的铁门。
屋里全是灰。
空气里有一股霉味。
我花了一整天打扫卫生。
晚上躺在冷冰冰的床上,我失眠了。
这6年,我像个陀螺一样转。
早上5点起,买菜做饭送孙子。
晚上10点睡,洗洗刷刷拖地板。
突然闲下来,我反倒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第二天,邻居王大姐看见我。
“哟,老李,怎么回来了?不带孙子了?”
我笑了笑。
“孙子上学了,我回来享享清福。”
王大姐眼神闪烁。
“也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那一周,我过得很慢。
我自己买菜,自己做饭。
不用看儿媳妇的脸色。
不用担心菜咸了淡了。
不用小心翼翼地关门怕吵醒他们。
我想,就这样过也挺好。
我有退休金,身子骨还硬朗。
何必去讨人嫌呢。
直到第七天傍晚。
我正在院子里浇花。
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刹车声。
我抬头一看。
是我儿子的车。
车门开了。
下来的是儿媳妇小陈。
我愣住了。
才一个星期不见,她像变了个人。
头发乱糟糟的,像是随便抓了个马尾。
衣服皱巴巴的,上面还有一块油渍。
眼圈黑得像熊猫。
以前她最讲究形象,出门倒垃圾都要涂口红。
现在这副模样,简直像个逃难的。
她看见我,嘴一撇。
还没说话,眼泪先掉了下来。
“妈……”
这一声叫得,那叫一个委屈。
我放下水壶。
“怎么了?大伟欺负你了?”
她冲过来,一把拉住我的手。
“妈,您跟我回去吧。”
“家里乱套了。”
我让她进屋坐。
给她倒了杯水。
她捧着杯子,手还在抖。
原来,我走后这一周,家里简直翻了天。
第一天,她设的闹钟没响。
全家睡过头。
孙子迟到,被老师点名批评。
第二天,她想做早饭。
结果把牛奶煮沸了,溢得满灶台都是。
煎鸡蛋变成了烧焦炭。
大伟急着上班,没吃早饭就走了,胃疼了一上午。
第三天,接孩子放学。
她公司临时加班,让大伟去。
大伟在开会,手机静音。
孙子在校门口等了一个小时,哭得嗓子都哑了。
更要命的是家务。
以前她在家里,那是十指不沾阳春水。
地脏了有人拖,衣服脏了有人洗。
现在,脏衣服堆成了山。
外卖盒子扔得满地都是。
蟑螂都在厨房开会了。
昨天晚上,孙子发烧了。
两口子手忙脚乱。
找不着体温计,找不着退烧药。
大半夜抱着孩子去医院挂急诊。
折腾到天亮。
小陈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妈,我错了。”
“我以前觉得您做那些事儿都挺简单的。”
“我觉得家里有您没您都一样。”
“我还嫌您啰嗦,嫌您做的菜油大。”
“这一周我才知道,这个家没您真不行。”
她从包里掏出一把钥匙。
那是家里的备用钥匙。
“妈,您回去吧。”
“以后家里的事儿,您说了算。”
“我再也不赶您走了。”
看着她这副狼狈样。
我心里那点气,突然就消了。
但我没接钥匙。
我看着她。
“小陈,你先别哭。”
“回去可以,但咱们得把话说清楚。”
她连忙点头。
“您说,您说。”
“第一,我不是保姆。”
“我回去是帮你们,不是欠你们的。”
“家务活,咱们得通过气。”
“周末你们休息,得自己带孩子,我也得有我的假。”
小陈愣了一下,马上答应。
“行!没问题!”
“第二,大伟不能当甩手掌柜。”
“孩子是你们的,家也是你们的。”
“不能什么都指望我。”
“以后下班回来,他得洗碗。”
小陈咬了咬牙。
“好!我回去就跟他说,他不洗我就不让他进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咱们住在一起,难免有摩擦。”
“有话直说,别藏着掖着,更别搞突然袭击赶人走。”
“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这么折腾。”
小陈红着脸,低下了头。
“妈,我知道了。”
“这次是我不懂事,伤了您的心。”
“以后我要是再敢这样,您就拿扫帚抽我。”
我看她态度诚恳。
叹了口气。
“行了,把脸擦擦。”
“都当妈的人了,哭得跟个花猫似的。”
我进屋收拾了几件衣服。
坐上了回城的车。
一进家门。
那场面,确实壮观。
沙发上堆满了衣服。
茶几上全是外卖盒。
地上还有孩子的玩具、大伟的袜子。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酸臭味。
大伟正抱着孩子在沙发上打瞌睡。
看见我进来。
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妈!您可回来了!”
那眼神,比看见亲娘还亲。
哦不对,我就是他亲娘。
我没说话。
挽起袖子。
“行了,别愣着。”
“大伟,把地上的垃圾收了。”
“小陈,把脏衣服扔洗衣机里。”
“我去给强强煮碗面。”
两个人听了指挥,立马动了起来。
那一刻,家里终于有了点活气。
晚上,吃着我做的热汤面。
小陈喝得连汤都不剩。
她说:“妈,还是您做的饭好吃。”
大伟也在旁边傻笑。
看着这一家子。
我心里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到老年,在儿女家要有地位,不能光靠“付出”。
以前我做得太多,太满。
他们习惯了,就觉得理所当然。
甚至觉得我多余。
只有当我离开了。
让他们尝到了生活的苦。
他们才知道,那个默默做事的老妈,有多重要。
这次回去,我变了。
我不再大包大揽。
跳广场舞的时间到了,我就出门。
碗筷没洗,我就放着,等大伟回来洗。
周末我就回老家,或者找老姐妹逛街。
奇怪的是。
我干得少了,儿媳妇反而对我更客气了。
大伟也开始眼里有活了。
家里的气氛,比以前好了很多。
人到中晚年才明白:
这世上最贱的是“免费的保姆”,最贵的是“不可或缺的家人”。
别把自己活成一个只会干活的机器。
适当地“罢工”,适当地“示弱”。
让儿女们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
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如果你的付出不被珍惜,那就试着收回。
让他们痛一次,他们才懂你的好。
朋友们,如果是你们,被儿媳赶走后,还会选择回去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心里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