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只美股科技股股价有所回调,第三季度桥水减持、“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清仓英伟达股票的消息也引发了市场上关于AI泡沫可能破裂的讨论。英伟达本周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被认为是反映AI真实需求的风向标。
当地时间周三盘后,英伟达公布截至2025年10月26日的2026财年第三财季业绩。该季度英伟达营收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超过市场预期;净利润319亿美元,同比增长65%;(GAAP)毛利率73.4%;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创下历史纪录,达到5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超过市场预期。
“Blackwell芯片销量远超预期,云端GPU已售罄。训练和推理计算需求持续增长,呈指数级上升。我们已经进入人工智能的良性循环。”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正迅速扩张,新的基础模型制造商和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越来越多,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
市场重点关注的数据中心业务方面,英伟达表示,该季度公司除了与OpenAI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计划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还与谷歌、微软、甲骨文和xAI等厂商合作,将在美国搭建包含数十万块英伟达GPU的AI基础设施。此外,AI初创公司Anthropic也将首次在英伟达基础设施上运行和拓展,采用1吉瓦的计算能力。此外,据英伟达CFO科莱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透露,该季度英伟达的网络业务收入达到8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其他业务方面,该季度英伟达游戏与AI PC业务收入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专业可视化业务收入7.6亿美元,同比增长56%;汽车与机器人业务收入5.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英伟达展望,第四财季公司收入约650亿美元,上下浮动2%,业绩展望超过此前市场预期。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黄仁勋释放了对AI需求保持强劲的信心。他表示,最近有很多关于人工智能泡沫的讨论,而英伟达看到了一些很不一样的东西。英伟达的产品和其他加速器不同,适合在人工智能的每一阶段包括预训练、后训练中使用。
黄仁勋强调,世界正在经历三个巨大的平台转变,英伟达正参与这些转变,一是从CPU通用计算向GPU加速计算转变,二是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应用程序,三是代理式(Agentic)AI浪潮兴起。向生成式AI的过渡将是革命性的,也是必要的,这将给现有的应用程序及商业模式带来巨大改变。
科莱特·克雷斯则补充了一些数据。她表示,从今年到明年年底,可预见英伟达Blackwell和Rubin的收入将达到5000亿美元,在此基础上还有更多机会。目前已售罄的云端GPU包括新一代和前几代架构的GPU。Rubin平台芯片则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英伟达正在驱动千亿美元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英伟达的芯片迭代也在进行。科莱特·克雷斯透露,本季度数据中心收入增长主要是由Blackwell GB300推动的,该季度GB300贡献的收入超过了GB200,占Blackwell收入的2/3。不过,她表示,英伟达尚未在中国市场交付具有竞争力的数据中心产品。
就云端GPU售罄后供应链能否支撑接下来的需求,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和台积电、封装和内存等供应链厂商都做了规划。就业务发展中需要面对的挑战,黄仁勋表示,电力、内存供应、制造层面都有约束,以英伟达目前的规模寻求增长,任何事情都不容易,但公司擅长管理供应链。
就每吉瓦数据中心建设中英伟达可获得收入的占比,黄仁勋表示,从Hopper到Blackwell、Rubin,随着架构升级,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中的占比都在增加,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经济贡献在增长,Blackwell在30%左右,Rubin可能高于这个数。
英伟达9月以来已宣布了对OpenAI、Anthropic等AI公司的投资,黄仁勋在电话会议上被问到英伟达的投资理念。他表示,英伟达用自己的现金来支持一些项目的扩展,英伟达有一个有弹性的供应链,也有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以便支持这些公司,投资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投资都与扩大生态系统有关。他相信英伟达对OpenAI的投资将转化为巨大的回报。
美股周三,英伟达涨2.85%,股价186.52美元/股,市值4.53万亿美元。盘后英伟达涨超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