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地理学(上)
地理学是古希腊、罗马人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域之一。古罗马的地理学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继承古希腊文化遗产和东方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
![]()
哺育希腊罗马地理学成长的两位"奶母"是地理考察和哲学。地理考察(通称为殖民活动)导致了希腊罗马人发现广义的地中海流域,由此,出现了一批最早的航行记载。公元前331至前325年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东方,使版图得以修正和进一步完善。同时,尼阿库斯、麦加斯梯尼、毕提亚斯等人,扩大了对世界的考察,埃拉托色尼则对有人居住的世界的边缘进行了详细地描绘。
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图拉真统治时期(公元98-117年),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征服了巴尔干半岛(现今罗马尼亚一带)、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度把罗马帝国的边界扩张到波斯湾。其版图扩大到东起波斯湾,西到大西洋沿岸,北从莱茵河和多瑙河向东沿伸至达西亚,南至非洲北部。罗马人的远征,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区的人文、自然、历史、经济等情况,从而出现了波里比阿、阿尔提米多尔、波西东尼乌斯等人的地理著作。随着远征的扩大,以及与中国、印度关系的加强,使推罗的马林和托勒密有可能撰写内容包括经、纬度座标系统表,编绘出当时已知世界的全图和区域图的著作《地理学指南》(8卷),对古希腊有关数理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总结。
哲学对古希腊罗马地理学的影响可谓无以复加,地理最初的目标——绘制世界地图的想法正是起源于哲学。第一个绘制世界地图的是一位米列都派的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世纪),此后所有的著名地图学家也都是哲学家,在这类地理学家的眼里,地图就是对地球和世界的解释。而地理学的大发展也与哲学新体系的出现相一致。最早的一些地理学著作,都与爱奥尼亚哲学有渊源关系。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派以及斯多葛学派对地理学的贡献是相当卓越的。哲学思想的活跃,加之大量的地理资料,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促进了地理学思想的建立。它引导了古代希腊学者去探索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约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还提出了地球上人类可居住性同纬度有关的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为埃拉托色尼所继承和发展。
希腊文明衰落和罗马帝国兴起的时期是西方经典地理学全面建立的时期。罗马初期的斯特拉波开创了西方地志学或区域地理学,罗马帝国后期的托勒密总结了古希腊有关数理地理的知识,绘制的世界地图一直使用到文艺复兴前,而他所用的以经度和纬度区分方位的方法,则成为近代地图的渊源。
![]()
1.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创立地理学
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约公元前275-前195年)是亚里山大里亚培养出来的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他兼任图书馆馆长,文、理皆通,对哲学、文学、数学、史学都有精深的研究和造诣。地理学是他最有建树的学科,著有《地理学》(3卷)。建立了普通地理学的完整体系。
他从科学角度论述自然地理现象,是古希腊数学地理学的开山祖师。他把地球划分为三个主要地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即非洲);气候地带:即围绕南、北极的两个寒带,在寒带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两个温带以及围绕赤道的热带。并按已知各地大致的距离及纬度高低,绘制了较完备的古代世界地图。
他还根据大西洋与印度洋潮汐相似的现象,认为两洋相通,西欧可绕非洲而到达印度;但更重要的是他创立了数学地理学,即利用埃及和东方各国长期测量的资料和希腊人积累的信息,根据地球球体原理而对有关地理数值作出科学的测算。在这方面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对地球圆周长度作了科学的测定。
他利用自己发现的黄道倾角原理,根据埃及最南端的昔恩尼在夏至那天正午可见太阳直射于深井底心的现象,判定昔恩尼正好处于北回归线上。同时,根据埃及长期实测资料,他相信亚历山大里亚和昔恩尼处于同一子午线,而且两地直线距离约为5,000希腊里,因此他认为只要根据亚历山大里亚在夏至正午的日倾角即可求得地球圆周之长。亚历山大里亚当天的日倾角为7又1/5度,即圆周的1/50,也就是说两地距离的50倍即为地球圆周之长,再加上2,000希腊里的校正数,即求得地球圆周之长为252,000希腊里。若以一希腊里(斯增迪昂)等于175.5米计算,即可知他求得的数等于39,690,000米,即39,690公里,与实际值(约40008公里)相当接近,可以说是古人对地球大小的最接近于实际的科学测算。埃拉托色尼创立了"地理学"一词,并用几何学的方法计算了地球的周长,奠定了数理地理的初步基础。
2.描述地理学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罗马人的侵略扩张给描述地理学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它促使人们进行实地考察,重视环境的作用;重视经济特征、地区资源及其开发和交通。而地图学的作用则降到只标明路线的里程,或者顶多象埃拉托色尼那样,依据大地测量的估计数值,作出概要性地图。因此描述地理学得以诞生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
(1)波里比阿开描述地志学之先河
波里比阿是这一时期出现较早的地理学家,约生活于公元前208-前126年,他曾游历了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和西班牙及摩洛哥海岸一带。他著有《历史》一书,在第34卷中,对游历过的地区作了描述,并阐述了一些普通地理学问题。他将自己的工作方向确定为"地志学",即进行区域描绘。他是描述意大利、高卢和西班牙的第一人,对波河平原的富饶;阿尔卑斯山的雄伟;高卢自然资源的丰富,迦太亨纳的银矿、自然环境和居住点的作用等都作了描绘。他首先确定地区单元,突出描述地区的特点,记述生产、土地资源、地下资源、动物和植物区系。然后才描述居民、居住地和风俗习惯,并把直接观察到的,各个自然区彼此不同的特点综合起来。他还按照埃拉托色尼的方法,以几何学为基础来计算各地间的距离,尽管估算数值有误,但方法却是明确的。另外,波里比阿对海洋学问题也有研究,他曾根据河流沉积物的源源不断,而推断亚速海和里海将逐渐被淤塞,最终被填平。总之,他的地志学虽然只是介绍了一些特殊地点的具体情况,具体的目标是研究自然区,但他开创的地志学先河对描述地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人和环境相统一的地理学指导思想的建立
将地理学建立在人和环境相统一的这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的是阿加塔尔齐德斯(或译为阿加塔尔希德斯)。阿氏出生于克利德,约生活在公元前190-前105年,主要活动于亚历山大里亚,写有《红海》5卷。该书是多种资料的汇编,采用"红海"为书名,大概同古人的"厄里特里亚海"相一致,即包括今天的红海、亚丁湾、阿曼海直到印度河河口的广泛海域。书的第1卷论述了厄立特里亚海的起源,尼罗河概貌及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人和河流间复杂多样的相互关系。如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治理河流,直接利用周期洪水和三角洲等自然条件;间接利用河流中的动植物资源等。由此,阿氏将其地理学建立在人和环境相统一这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该书2、3、4卷已失佚,但无疑是描述埃塞俄比亚地区。通过其它地理书籍的有关记载可知其梗概:埃及人和土著黑人的特征、风俗、生活习惯等。尤为重要的是,它们揭示了尼罗河畔居民的游牧生活的成因,作出了偶然因素比环境因素更强有力的结论。书的第5卷,对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得更加细致。卷首中首先描述了努比亚金矿,认为金矿的开采使矿工的死亡率更高。下一部分的重点是土著居民,从波斯湾到红海,作者始终以人为生存而适应环境这个基点来进行分析。接着又描述了居住在苏丹地区的部落,将他们的名字与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联系起来。还提到了如长颈鹿、斑马等动物,它们和人类共同构成生物学体系,从而确立了作者描述非洲动物区系第一人的历史地位。《红海》的最后部分描述了真正的红海,关于海岸的记述是从自然到人,并提到了印度,材料丰富而有生气。作者始终将人类置于自然范围之中。虽然限于某一地段,但因描述得细致、辩证而很有价值。
除了上述二位描述地理学家的成就之外,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一些很有名气的人物。如公元前1世纪的阿提密托尔和马卡斯.维帕息纳.阿格里巴等。前者是一位旅行家,也是一位测量工作者;后者是一位军人和政治家,也有一些关于地志的记述,马卡斯.维帕息纳.阿格里巴(公元前1世纪)将其视察罗马帝国各地所作的图记,献给恺撒大帝,成为实用地理学家。比较有学术意义的是埃夫佐克索斯(约生活于公元前2世纪),他是一位航海家,颇具探险精神。不过终因对亚、非两洲缺乏了解而没多大进展,商业活动仍限于以前的界限之内,而罗马的武力也没有达到更远的地区,所以并未取得更大的进步。另一位名叫波西东尼乌斯(约生活于公元前2至1世纪)的哲学家、旅行家,对西地中海地区作过科学的考察,对火山、地震以及太阳与潮汐的关系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并对地球的周长也作过测算,但在准确性上不如埃拉托色尼。正是由于这些地理学家的创造性劳动,古罗马的描述地理学得以形成,并出现了描述地理学的黄金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