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国内有色金属市场最新价格及行情:贵金属领涨,工业金属分化。
11月20日,国内有色金属市场呈现“贵金属强势领涨、工业金属局部走强”的格局。受宏观经济预期改善及行业供需错配推动,黄金、白银等避险资产价格大幅攀升,沪锡、沪铜等工业金属同步走强,而不锈钢、锰硅等品种则因短期库存压力出现回调。整体来看,板块内部分化加剧,资金呈现向高景气赛道集中的特征。
一、贵金属板块:避险与通胀预期共振,白银涨幅居首
贵金属板块成为当日市场焦点。黄金(Au999) 价格突破930元/克整数关口,收报933.90元/克,单日涨幅达2.0%,创下近一个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日内资金净流入量突破50亿元。这一方面源于市场对全球央行宽松政策的预期升温,美元指数走弱推动黄金定价中枢上移;另一方面,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叠加国内实物黄金消费旺季来临,供需两端形成共振。
白银(AgT+D) 表现更为强劲,以2.96%的涨幅领涨全市场,收盘价报12151元/千克,日内上涨349元。相较于黄金,白银兼具金融属性与工业属性,近期光伏产业扩产计划带动白银工业需求预期改善,叠加投机资金增仓,推动其涨幅显著跑赢黄金,金银比价进一步收窄至76.8(黄金价格/白银价格),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二、工业金属:沪锡供需矛盾激化,铜铝锌温和走强
工业金属板块呈现“多数上涨、结构分化”特征。沪锡(SN000) 成为工业金属中的明星品种,价格大涨1.22%至293830元/吨,单日上涨3550元,创年内次高。据悉,东南亚某主要锡矿因环保政策收紧导致产能受限,国内精炼锡库存连续三周下降至5000吨以下,供需缺口推动价格快速上行。机构分析指出,若上游供应瓶颈持续,沪锡价格有望冲击30万元/吨整数关口。
沪铜主力(CU888) 延续震荡上行态势,收报86080元/吨,涨幅0.17%,日内成交持仓比提升至1.2,显示多头信心逐步恢复。当前国内铜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在75%以上,下游电缆、家电行业订单环比增长5%,需求端韧性对铜价形成支撑。沪锌(ZN888) 同步上涨0.31%至22420元/吨,锌冶炼企业检修季临近,短期供应收缩预期主导价格走势。
沪铝(AL888) 与沪镍(NI2507) 表现相对平淡,分别微涨0.12%和0.23%,价格波动幅度收窄。市场分析认为,铝价受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落地影响,长期供给约束明确,但短期消费端“金九银十”旺季效应消退,价格陷入区间震荡;镍价则因新能源电池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上行空间受限。
三、回调品种:库存压力与需求疲软压制价格
部分品种受短期基本面压制出现回调。不锈钢主连(SS888) 下跌0.20%至12335元/吨,主要因国内300系不锈钢库存增至80万吨以上,创年内新高,钢厂为加速去库下调出厂价,市场情绪承压。锰硅主连(SM888) 跌幅扩大至1.16%,收报5642元/吨,北方产区环保限产解除后供应回升,而下游钢铁企业采购积极性减弱,供需格局转向宽松。
沪铅指数(PB000) 与颗粒硅(GN2237) 分别下跌0.17%和0.79%,前者受再生铅进口量增加冲击,后者则因光伏产业链库存高企,价格延续弱势调整。
四、市场驱动与后市展望
当日有色金属市场的分化行情,本质上是宏观预期与产业基本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宏观层面看,国内10月PMI数据回升至扩张区间,叠加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推动资金流入大宗商品;产业层面,贵金属受益于避险与通胀双重逻辑,工业金属则因细分品种供需差异呈现分化。
展望后市,机构建议重点关注三方面因素:一是11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对货币政策的指引,若释放鸽派信号,贵金属或延续强势;二是国内地产政策放松对铜、铝等工业金属需求的传导效果;三是锡、镍等小金属的全球供应链变化。短期来看,贵金属板块或维持高景气,而工业金属需警惕旺季过后的需求回调风险,板块内结构性机会仍需聚焦供需矛盾突出的品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