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通讯员 黄楚钰 李长辉 于红艳
初冬时节,漫步在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街道,干净的道路、金黄的秋叶与整洁的庭院相映成趣。几位老人坐在新建的小广场上闲话家常,孩童们在旁嬉戏玩耍,共同构成了一幅安居乐业的诗意图景。这幅和美乡村的崭新画卷,正是云山街道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结出的硕果。今年以来,云山街道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党建引领、全面发动、科学治理”三大举措,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示范样板。
党建引领,奏响整治“交响曲”
每天清晨,67岁的老党员孟庆国都会戴着红袖标,沿着村道巡查环境卫生。作为党员先锋队的一员,他不仅自己带头打扫卫生,还要督促村民保持门前整洁。“一开始有些村民不理解,觉得我多管闲事。后来看到环境确实变好了,大家也都主动参与了。”云山街道积极探索“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全街5个村社党委(党总支)全面参与,组建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发动党员志愿者850余人次,开展集中整治50余次,构建起“党委发动、党员带动、干群互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多次专题协商会办、共同研究,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整治实效。“我们将全村划分为8个责任区,由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负责,效果立竿见影。”老君堂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华连说。通过微信群宣传、党员干部入户走访等方式,让文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宣讲会30多场,就是要让环保理念入脑入心。”
全面发动,吹响整治“冲锋号”
“以前垃圾随手扔,现在大家都自觉分类投放。”云山街道李庄村村民宋大姐说。她家门口挂着“美丽庭院”的牌子,院子里花草错落有致,“现在村里这么干净,谁也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了。”
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云山街道建立起严密的工作体系: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统筹协调,农办人员包村包片,村干部具体负责,确保“处处有人干、处处有人管”。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各类车辆70余台次,组织人员1700余人次。街道还创新推出“红黑榜”评比制度,定期公示各户卫生情况,激发村民的荣誉感。“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关键要靠群众自觉。”街道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健全村规民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如今,“干部干、群众看”正逐步转变为“大家干、一起管”。
科学治理,打出整治“组合拳”
在云山街道白果树村,昔日的臭水沟已变成清水潺潺的景观带。“以前这条沟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夏天都不敢开窗。”村民刘大叔说,“现在整治好了,我们晚饭后都爱沿着沟边散步。”
聚焦垃圾乱扔、广告乱贴、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云山街道落实包保责任,实现“重点点位有人清、重点路段有人巡、重点区域有人管”。截至目前,全街道已整治涧沟超过3500米,清理道路8700余米,绿化补种面积达1.2万平方米。老君堂村的蜕变尤为显著。徐华连介绍,“我们拆除违章建筑12处,清理垃圾死角30多个,还新建了健身广场。现在村民都说,住在村里比城里还舒服。”前段时间,该村获评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已成为街道的示范样板,带动其他村社共同提升。2025年以来,全街已有1000余户家庭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清理保洁。街道还引入专业保洁公司,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街道转运”的垃圾处理体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净”向“美”持续转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我们要让每一个村民都能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云山街道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云山街道将继续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乡村“颜值”与居民生活品质同步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