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笙歌阵阵绕苗乡,文明新风拂面来。11月15日至18日,黄平县在谷陇镇举办2025年“文化进万家·我们的复兴梦”新时代文明实践暨“九·二七”芦笙会活动。活动将传统民族节庆作为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的广阔舞台,通过“文化搭台、传递文明”模式,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文明新风传播的有机统一,为全县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崭新活力。
![]()
此次活动打破以往单一文艺展演的格局,构建了“1+N”的立体化活动体系,以开幕式为核心,同步推出普法宣传、非遗展示、文体竞技等多项文明实践活动,形成强大传播合力。
文艺精品颂扬时代新风。开幕式及后续文艺表演中,一系列精心编创的节目备受瞩目。万人苗族大歌、特色板凳舞、芦笙演奏等节目风格各异却又都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深度融合非遗传承与时代精神,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引来观众掌声如潮。往来游客及当地群众沉浸于浓厚的节庆氛围中,笑逐颜开,尽享文化带来的幸福感与满足感。演出不仅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的下沉,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了时代正能量,展现了苗乡群众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
非遗秀场焕发古老技艺。非遗巡游展演、非遗村“T”服装秀等生动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瑰丽与传承,巡游队伍构成了流动的文化长卷,从日常穿着到传统盛装,每一套服饰都承载着苗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同期举办的主题摄影展及摄影大赛,则通过镜头定格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瞬间,既彰显了民族文化魅力,也展示了全县乡村振兴及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貌,激发了群众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
![]()
普法宣传浸润百姓心田。县精神文明办、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县妇联、县林业局等单位将普法宣传课堂搬到活动现场。节庆期间,通过设置文明实践及普法知识打卡点、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开展政策解读和移风易俗思想引导、现场进行法律咨询等方式,将惠民政策及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音俚语,有效解答了群众关切的现实问题。活动期间共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品5000余份,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文明素养。
![]()
少年笙音传承千年文脉。通过“校园扎根、创新赋能”的培育模式,开展青少年培育工程,从幼儿园开启启蒙教育,培育孩子们对本土民族文化的兴趣,让苗族芦笙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为盛会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在芦笙会的活动中,孩子们身着盛装,参与巡游、表演板凳舞、与成人队伍同台吹跳芦笙,用稚嫩而坚定的旋律诠释“笙声不息”的传承密码。他们不仅是盛会的青春力量,更是非遗的“小传人”。
![]()
文体赛事凝聚奋进合力。活动期间结合“文旅体共生”理念,举办“天亮文化”篮球赛、吹跳芦笙比赛、民族民间歌舞比赛、象棋比赛、拔河比赛等。传统的吹跳芦笙比赛、激烈的篮球比赛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凝聚乡情、倡导健康生活、展现团结拼搏精神的平台。各项赛事展现了基层群众团结拼搏、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活力。
此次“九·二七”芦笙会活动,有效传承了民族文化,使芦笙会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切实服务了基层群众,将高质量的文化、法律、志愿服务等送到百姓身边,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县将认真总结本次活动的成功经验,将“节庆+文明”的模式固化下来、推广开去,持续探索文明实践的创新路径,让文明之花在苗乡大地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 | 封雪
编辑 | 吴森楠
一审 | 陈孝新
二审 | 张再伟
三审 | 杨宇
投稿邮箱 | hpxxwzx@126.co m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