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信用,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是营商环境的“硬支撑”。随州以全国排名跃升137位的跨越之姿,跻身信用百强市,背后是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从“无形”信用变为“有形”财富,从失信主体到重获“新生”,信用正深度融入随州治理与发展的肌理。
随州日报推出“百强进位·信用随州”系列报道,全方位呈现这场“信用突围”背后的制度创新与城市温度,敬请关注。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信用体系日益成为城市发展“软实力”的今天,如何让失信企业卸下包袱、重获新生,考验的不仅是治理智慧,更是城市的格局与温度。
随州近年来创新靠前预警工作方式,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主动帮助相关市场主体改正违法失信行为,高频失信实现“动态清零”,通过开展严重失信专项行动,累计帮助121家市场主体退出失信名单,高效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实现连续三年“零逾期”,更与10个地级市建立跨省联动机制,走出了一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的信用治理新路。
![]()
“服务多用心”让“企业少分心”
“告知提醒”实现及时精准修复
“这份《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书》请您收好,公示期满后可按清单准备材料申请修复,有疑问随时联系我们。”11月4日,随州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在向津通物流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递上了一纸《信用修复主动告知书》。
这一“两书同达”的场景,已成为随州信用修复工作的标准动作。过去,不少企业因对信用修复政策不了解,即便处罚期满也不知如何修复,导致失信“后遗症”长期困扰经营。
“信用不是用来‘卡脖子’的,而是为了让守信用者更便利。”秉持这一理念,随州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税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行“两书同达”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已实行“三书同达”,有效提升了信用监管的精准性和协同性。在处罚之初就明确告知企业修复路径、条件和时限,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提醒”,让企业“知错即知改”。
不仅如此,对于处罚期满、符合修复条件的企业,随州还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点对点”精准提醒,并协助企业完善修复材料,当好全程“服务员”。
广水市一家企业因税收违法被列入失信主体后,贷款融资、招投标资格均受限制,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税务部门主动上门,“一对一”指导企业纠正失信行为,辅导整理申请资料,通过线上平台全程办理。如今,该企业已成功退出“黑名单”,重新获得信用贷款支持,市场准入资格也全面恢复。
这种“监管+服务”的模式,让执法在秉持刚性的同时,充满了人性的温度,极大地激发了失信主体主动纠正错误、重塑信用的意愿。“我们不仅要执法有力度,更要服务有温度。”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让企业错了能改、改了能修,才是信用的本义。”
“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一网通办”实现便捷高效修复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在‘信用中国’网站提交了材料,现场通过市级初审,接下来等省级复审和国家终审,10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信用修复。”湖北玖荣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亲身体验了“一网通办”的高效与便捷。
此前,该公司因未按规定进行车辆性能检测受到行政处罚。在履行完毕、公示期满后,该公司通过线上平台快速完成信用重生。
玖荣运输公司的信用修复是我市“一网通办”的缩影。我市高效推行信用修复“一件事”,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从“被动受理”到“提前介入”、从“多头受理”到“一网办理”的转变。
数字化赋能让信用修复流程不断优化。我市依托“湖北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板块以及“信用中国”平台,构建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线上信用修复流程。企业只需一次提交材料,后续流程由系统自动流转、部门协同完成,大幅压缩办理时间,降低企业成本。
在具体办理中,随州市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窗口,提供“帮办代办”服务,针对修复中材料不准确的企业,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提醒,并协助企业完善材料,有效提高企业一次性修复通过率。
“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不仅提升了修复效率,更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目前,随州通过平台办结信用修复申请1000余件,办结率与时效性均达100%,连续三年实现“零逾期”。
“政府多动脑”让“企业少烦恼”
“跨城通办”实现区域协同修复
“16条异地处罚记录,原本以为要跑多个城市,没想到在广水本地就全部修复完成,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广水市聚亿莱货运部负责人看着完成修复的信用报告,难掩喜悦。
这份便利,得益于跨省信用修复联动机制。随着企业跨区域经营日益频繁,异地处罚带来的信用修复难题也逐渐凸显。随州积极破局,携手四省十市开展跨省信用修复联动,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企业免跑、数据跑路,高效推进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通过跨域政府部门线上联动,企业无需异地奔波,即可完成异地信用修复。
根据联动机制,企业在合作城市受到行政处罚后,在本地提交修复申请,由属地发改委与处罚地发改委线上联动,帮助企业解决信用修复中的难题,核验信息、流转材料,实现经营主体无需线下跨省跑动即可办理相关修复手续。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围绕企业群众需求,逐步拓展协办领域和合作城市“朋友圈”,推动形成“多领域协调、多城市联动”的信用修复新生态。“通过与更多城市建立合作关系,让异地信用修复更加便捷高效。”市发改委主任刘涛表示。
让知错能改的企业有机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随州的信用修复实践,彰显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温度”。未来,随州将继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信用修复服务,让更多经营主体在合规中重塑发展动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信用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