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受访人士表示,整治“流量欺骗”行为,需进一步压实各平台审核责任,强化员工隐私保护,提升法律惩处精准度,形成“企业主动、平台主责、社会共治”的全链条治理体系。
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姜俊禄认为,社交平台之间应形成共识、加强合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用户发布的职业身份内容进行监测分析,如建立虚假身份识别模型等。针对用户盗图问题,平台应对重复发布内容进行公开智能标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表示,企业可完善员工个人信息档案的存储、保管机制。求职者也需擦亮双眼、保持警惕,对大厂背景、高薪承诺等光鲜包装,可通过企业官网、官方招聘渠道交叉核实身份真实性,不轻信未写入合同的口头承诺,优先考虑专业培训机构、正规实习渠道,避免陷入骗局。 据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