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就业难没找到工作,儿女在家照顾父母每月拿4000,算不算啃老?

0
分享至

1

嗨,各位朋友,今天小锐想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个热度居高不下的社会议题:就业形势严峻、暂时未找到工作的年轻人选择回家照顾父母,并每月领取四千元的生活补贴,这究竟算不算“啃老”?

2

一边是“毕业即失业”的现实困境,许多年轻人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另一边则是父母年迈体弱、亟需照护的家庭责任。这种看似两全其美的代际协作模式——子女居家尽孝、父母提供经济支持——为何会引发舆论激烈交锋?它到底是应对内卷的理性退守,还是逃避社会竞争的精致化依赖?



3

争议核心

4

围绕“全职儿女”这一现象,公共讨论始终充满火药味。支持者认为,这是家庭内部资源的合理调配:年轻人以时间、劳动与情感投入履行赡养义务,换取基本生活保障,既缓解了父母的孤独与照护压力,也为自身争取了职业转型或备考调整的缓冲期。

5

反对声音则毫不留情地指出,这不过是披着亲情外衣的新型啃老行为。正值奋斗年华的青年本应投身社会创造价值,却选择退回家庭舒适区,依靠父母供养维持生活,本质上是对社会责任的回避,反映出独立意识的缺失。



6

这场争论之所以持续发酵,关键在于该模式游走在“家庭贡献”与“经济依附”的灰色地带。从客观数据看,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口已达1.9亿,4500万失能或认知障碍老人中,超过九成选择居家养老,社会化照护体系远未覆盖实际需求。

7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16至24岁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攀升至17.7%,预计202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1222万,再创新高。当就业难遇上养老急,每月四千的补贴便成了众说纷纭的焦点:它是填补服务缺口的务实安排,还是为逃避职场提供的温柔借口?



8

双向倒逼

9

年轻人成为“全职儿女”,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多重现实压力叠加下的被动突围。就业市场的激烈程度已远超想象,“千人争百岗”不再是夸张修辞,部分行业裁员缩编,许多应届毕业生未能幸免于“出校门即失业”的命运。

10

前路是望不到尽头的竞争洪流,后退至少还能解决温饱与住宿,同时完成对父母的照料职责。这种选择虽显无奈,却蕴含着清醒的生存策略,是在系统性压力下做出的现实妥协。



11

城市独立生活的高昂成本也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一线城市单间租金普遍在两千到六千元之间,即便在新一线城市,合租一间房也可能占据职场新人月薪的一半以上。

12

再加上日常饮食、交通出行、人际交往等必要开销,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月光”已是常态。想要在城市扎根尚且艰难,更遑论随时应对突发的家庭照护任务。



13

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家庭养老重担,往往是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家庭结构由多子女大家庭演变为独生子女主导的“421”模式,年轻一代几乎成为父母晚年照护的唯一支柱。

14

专业护理人员稀缺且费用昂贵,社区上门服务覆盖率低、响应慢,当父母进入需要协助起居的阶段,子女返乡照料便成为许多家庭在权衡之后的最优解。例如70后陈林,为了照顾脑梗后偏瘫的父亲,毅然辞去工作转为居家兼职看护,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折射出无数普通家庭的真实处境。



15

边界厘清

16

许多人将“全职儿女”直接等同于“啃老”,实则是混淆了二者的核心逻辑。典型的啃老族往往缺乏自立意愿,完全脱离家庭责任,既不参与家务也不承担赡养义务,仅凭父母收入满足个人消费,属于单向索取型关系。

17

而“全职儿女”更多体现为一种代际间的互助契约:年轻人通过料理家务、陪伴就医、心理疏导等方式为家庭创造实际价值,父母则以经济补贴作为回馈,形成双向的价值流动。



18

判断其性质的关键维度有三:主观动机上,是主动承担责任还是消极回避社会;行为表现上,是否持续输出家庭价值并获得家人认可;时间属性上,是有明确期限的过渡状态,还是无限期的停滞依赖。

19

现实中,大多数全职儿女的角色具有临时性和阶段性特征。他们可能正在准备考研、考公,或探索新的职业方向,并未将此视为终身职业。这种短期借力与长期寄生存在本质差异。当然,这条界限并非绝对清晰,高度依赖具体家庭的共识与执行方式。

20

若个别年轻人仅以“照料”为名长期宅家,既不履行基本家务,也无任何发展规划,则确实偏离了互助初衷,滑向真正意义上的啃老。但我们不能因个别异化案例,否定整个模式在特定情境下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



21

利弊共生

22

不可否认,“全职儿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不足。他们所提供的不仅是洗衣做饭、送医陪诊等基础服务,更有养老机构难以复制的情感联结与精神慰藉。

23

在空巢老人比例持续上升的背景下,许多老年人最匮乏的并非物质条件,而是持续、稳定的情感交流。子女的日常陪伴能显著降低老人的孤独感与抑郁风险,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相比聘请住家保姆动辄五六千元的月支出,或高端养老院数万元的年费,这种家庭内部解决方案极大减轻了经济负担。



24

此外,年轻一代还在帮助父母跨越数字鸿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线上挂号、网购生鲜,还是使用智能门锁、健康监测设备,很多老年人面对新技术常感无所适从。子女的耐心指导让他们逐步掌握数字工具,真正融入智慧生活,享受科技便利。

25

从宏观视角看,这种模式也在无形中分担了公共养老系统的压力,契合我国“9073”养老格局中“90%居家养老”的战略定位,为有限的社会资源腾出空间。



26

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其潜在隐患。大量具备高等教育背景的年轻人长期脱离正式就业体系,意味着优质人力资源的隐性浪费。更为关键的是,长期远离职场可能导致职业技能退化、人脉网络萎缩、行业认知滞后,未来重返社会时面临严峻的再就业挑战。

27

同时,这种模式对家庭财务构成持续消耗。多数老年家庭依赖退休金与积蓄维生,一旦遭遇重大疾病或其他突发状况,极易陷入“没钱治病、无力养老”的双重危机,最终将压力转嫁给公共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机制。



28

破局之路

29

面对“全职儿女”现象的复杂性,我们不应止步于道德评判,而应思考如何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支持生态,使其从被动应对转向更有尊严的发展路径。

30

在家庭层面,建议建立清晰的责任协议机制。可通过书面形式明确照料内容、补贴标准及预期时限,避免角色模糊引发矛盾,同时也为年轻人设定阶段性目标,增强行动的方向感与责任感。



31

社会层面应提供更多灵活就业机会与能力提升通道。例如推动养老护理、家庭健康管理等领域的职业资格认证,让年轻人在照顾父母的同时积累可迁移的专业技能;搭建远程工作对接平台,鼓励企业提供适合居家完成的兼职岗位,保障其经济来源与职业连续性。

32

对于有意愿重返职场的年轻人,应设立专项帮扶计划,包括岗位推荐、技能培训、适应期辅导等,助力其实现平稳过渡。



33

制度层面亟需加快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提高报销比例,让更多家庭能够负担专业照护服务;加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助餐、助浴、日间托管等服务的专业性与可达性。

34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工具,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培育更多专业化机构与高素质护工队伍,真正实现“家庭可选而非必选”的多元养老格局。

35

归根结底,“全职儿女”是我国老龄化加速与青年就业压力叠加背景下的现实产物。它不是洪水猛兽,也不应被美化为理想模板,而是一种夹缝中的生存智慧。

36

我们需要以更加包容的态度理解个体选择,同时通过家庭契约、社会支持与制度完善三方协同,让老年人得以安度晚年,让年轻人拥有体面过渡的空间,最终达成老有所养、青有所进、社会有温度的理想图景。这不仅考验每个小家的智慧,更呼唤整个社会系统的回应与共建。而这,或许正是这场争议留给我们的深层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斯诺克最新战报!丁俊晖被罚8分逆转,76-64反败为胜,1-0领先!

斯诺克最新战报!丁俊晖被罚8分逆转,76-64反败为胜,1-0领先!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20 00:34:56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凡知
2025-07-29 02:12:19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等风来育儿联盟
2025-08-01 12:21:35
分手16年后,再看刘诗雯和张继科的境遇,原来许昕一个字都没说错

分手16年后,再看刘诗雯和张继科的境遇,原来许昕一个字都没说错

削桐作琴
2025-11-19 17:05:40
最后时限将至,中国没有签字,美财长通知中方,不给稀土后果自负

最后时限将至,中国没有签字,美财长通知中方,不给稀土后果自负

博览历史
2025-11-19 18:42:40
把情趣玩具当医疗器械,“儿科男医生”的变态之路走了15年

把情趣玩具当医疗器械,“儿科男医生”的变态之路走了15年

新欧洲
2025-11-19 20:36:41
章泽天素颜庆祝32岁生日,生日蛋糕是绿色的,她在伦敦的豪宅曝光

章泽天素颜庆祝32岁生日,生日蛋糕是绿色的,她在伦敦的豪宅曝光

鑫鑫说说
2025-11-20 10:33:04
谁才是蒋家王朝真正的二把手?

谁才是蒋家王朝真正的二把手?

梨花头
2025-11-18 16:24:16
郑丽文上任后首次拜会韩国瑜,赞韩风趣温暖:希望未来并肩作战

郑丽文上任后首次拜会韩国瑜,赞韩风趣温暖:希望未来并肩作战

海峡导报社
2025-11-20 18:27:02
一场长达10年的艺术“骗局”,让这群中国大妈在海外爆火

一场长达10年的艺术“骗局”,让这群中国大妈在海外爆火

建筑师的非建筑
2025-11-10 17:10:42
他一生九次被撤职,曾被降为战士、多番挨批,1955年仍被授大将

他一生九次被撤职,曾被降为战士、多番挨批,1955年仍被授大将

史韵流转
2025-11-19 09:53:02
王励勤颁奖沉默!陈梦大赢家,孙颖莎0冠,球迷却意外提到王楚钦

王励勤颁奖沉默!陈梦大赢家,孙颖莎0冠,球迷却意外提到王楚钦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19 23:05:04
日本笑了!中国制造在东南亚自杀!占有率80%狂跌至1%,丢失人心

日本笑了!中国制造在东南亚自杀!占有率80%狂跌至1%,丢失人心

芳芳历史烩
2025-11-19 20:39:37
黄金大消息!紧急通知!

黄金大消息!紧急通知!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13:27:58
严重违纪违法,张富伦被开除党籍

严重违纪违法,张富伦被开除党籍

鲁中晨报
2025-11-20 07:51:04
美媒:特朗普批准结束俄乌冲突的28点新计划

美媒:特朗普批准结束俄乌冲突的28点新计划

新京报
2025-11-20 18:03:08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混沌录
2025-10-22 21:54:06
美军在南海出事后,才发现一个惊人事实,一切都被解放军全程目睹

美军在南海出事后,才发现一个惊人事实,一切都被解放军全程目睹

米师傅安装
2025-11-18 01:17:19
狗咬人案再曝细节:事发厨房一角曝光,姐姐一条信息救了全家

狗咬人案再曝细节:事发厨房一角曝光,姐姐一条信息救了全家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5-11-19 05:46:10
炸裂!哈佛前校长和中国女经济学家的瓜

炸裂!哈佛前校长和中国女经济学家的瓜

麦大人
2025-11-19 15:43:33
2025-11-20 21:04:49
云景侃记 incentive-icons
云景侃记
岁月无情,人有情
3091文章数 12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天合光能:与霸王茶姬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头条要闻

天合光能:与霸王茶姬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中央要求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有哪些动作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手机
旅游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教育要闻

“水哥”王昱珩自曝女儿对啥都没兴趣!天才爸爸被自创的育儿经…坑了?

手机要闻

魅族科技确认不搬新总部:魅族科技大楼租期还很长,会一直陪大家

旅游要闻

佳木斯游客集散中心设计方案斩获大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