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晨,今年12岁,是芦山县芦阳第二小学六年级学生。他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小富翁”,因为他的个人银行账户里,已经靠自己一点一滴积攒了近5000元。然而,这位“小富翁”对自己却异常“吝啬”,每一分钱都浸透着汗水与节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他人需要帮助时,他那颗纯真的心却总是毫不犹豫地敞开,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无私与慷慨。
集腋成裘,发现生活中的“金”点子
![]()
![]()
![]()
赵建晨深知父亲作为货车司机常年奔波在外的辛劳,也理解母亲操持家务、照顾兄妹的不易。自六岁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起,“勤俭节约”就成了他生活的座右铭。为了充实那个小小的“金库”,他像个真正的小男子汉一样,主动“开源节流”。他与妈妈约定,用擦亮的地板、优异的成绩单换取微薄的“酬劳”。外婆家的茶园是他重要的“战场”,周末化身“小茶农”,稚嫩的手指在茶丛间穿梭,即使第一次采茶因笨拙被“扣工资”,他也只是默默擦掉汗水,更加认真地向外公学习,最终用辛勤换来了收获的甜蜜。他和妹妹更是生活中的“环保小卫士”,将废弃的书报、饮料瓶细心收集,变废为宝,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小金库增添了分量。这近5000元的存款,是无数个周末的劳作、无数次弯腰拾捡、无数次克制自己小小欲望换来的,每一分都沉甸甸,记录着他成长的汗水和对家庭的体谅。团结友爱,用真诚传递温暖
正是深知这“来之不易”,赵建晨格外珍惜。他买学习用品再没向妈妈伸过手,那份独立与担当令人动容。去年妈妈生日,他用自己攒的钱精心准备了一个惊喜蛋糕。当一向严格的妈妈看到蛋糕,听到儿子真挚的感谢时,眼眶瞬间红了,那泪水里有欣慰,更有被这份源自孩子勤俭之心的爱所深深触动的感动。这份感动,源于他对自己“吝啬”后的倾心付出。
当得知一位家庭困难的同学因意外住院,学校组织捐款时,赵建晨没有丝毫犹豫。他郑重地征求了妈妈的意见,然后,做出了一个让大人都为之动容的决定——他打开了自己视若珍宝的小金库,毅然取出整整1000元!这几乎是他多年积蓄的五分之一!他心中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化作一缕阳光,温暖病床上的同学,助他早日康复。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其价值早已远超金钱本身。
他的爱心并未止步于身边。2020年,武汉疫情牵动人心,当新闻里传来医护人员防护物资紧缺的消息时,年幼的赵建晨也坐不住了。他再次打开小金库,拿出了50元捐款。“虽然捐的不多,”他声音不大,却透着坚定,“但是我觉得我捐一点,他捐一点,总是会够的。”这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涓滴成河”的大爱真谛。他对自己攒钱如此“吝啬”,却在他人危难时如此“大方”,这份反差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辉。
榜样力量,勤俭节约成共识
![]()
![]()
![]()
赵建晨的榜样力量,像春风般吹拂着整个班级。在他的带动下,勤俭节约成了六年级3班的共识,甚至写入了班规。同学们纷纷效仿,建立了班级“小金库”,用积攒的零花钱为集体添置书籍、体育用品,共同体验着节俭带来的快乐与成就。他更是妹妹最好的启蒙老师。每逢换季,兄妹俩一起整理旧物,将那些承载着回忆却依然完好的玩具、书籍打包,送给更需要的小朋友。“这些还能用的东西,应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妹妹稚嫩的话语,正是哥哥言传身教的最好印证。在赵建晨的影响下,连幼儿园的妹妹也懂得了储蓄的意义,主动存下压岁钱,想着“可以帮助他人也可以买生活用品减轻父母的负担”。这份美德的传承,是他身上散发的另一份光芒。
全面发展,优秀少年人人赞
![]()
![]()
![]()
赵建晨不仅品德高尚,学业上也同样优秀,始终名列前茅,在各种课外活动中也屡获佳绩。但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始终铭记并践行的那句诺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要继续发扬。”他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赋予了“勤俭”更深沉的含义——它不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爱的储蓄。
赵建晨一个普通的12岁少年,却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勤俭”与“大爱”的感人篇章。他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财富不在于账户上的数字,而在于那颗懂得珍惜、更懂得分享的赤子之心。
来源:魅力芦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