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0
分享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到2027年,以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要求全面高质量落实,学段衔接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面向人人的课外体育活动竞赛普遍开展,结构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初步建成,满足师生需求的场地设施条件更加完善……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提出八方面重点任务、“二十条”举措,对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进行系统部署。根据时间表,到2035年,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

针对《意见》释放了哪些信号、未来如何落实等核心问题,多位专家表示,《意见》首次将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简称“2小时”)全面高质量落实作为目标,将推动学校体育结构性重塑。专家建议,在具体落实中,须加强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率的监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设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为学校放心开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5月13日,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进行班级跳绳对抗赛。

体育每天2小时

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上下午各安排一次30分钟大课间

记者注意到,《意见》规定了八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健全训练竞赛与人才培养体系,壮大体育骨干力量,改进体育监测评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条件保障,培育体育文化,推进社会协同等。

早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便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次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16号),要求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2024年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提到,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另外课后再锻炼一个小时,保证每天两个小时,全面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今年1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应不低于2小时;10月24日,教育部发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体育活动方面再次提到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开展“班级赛”“年级赛”等全员性体育活动,鼓励课间15分钟活动。

而此次发布的《意见》再次强调“体育每天2小时”要求。《意见》要求充分保障体育时间,基础教育阶段要统筹课内外、校内外,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在保障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利用课间开足体育活动之外,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有质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把体育作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的必要内容,丰富体育项目,满足学生需求。

淡化测试选拔性

丰富体育选考项目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加强过程性评价

这两年,包括北京市、湖南省等关于学生文体活动的政策中都提到了关于校内开展体育竞赛的相关规定。此次《意见》也提到广泛开展群体性活动,强调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赛、校际赛,综合性运动会和体育节等活动,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周周有比赛的学校体育发展新样态。

11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全国示范性特色学校创建的通知,其中提到计划创建体育健康类学校9000所,涵盖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意见》提到,鼓励各地统筹体育运动特色学校和特色班,在现有招生政策范围内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阶段学区划片、对口直升和自主招生等政策,畅通体育人才成长通道。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体育类学科专业布局,适度扩大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完善学生体育赛事与职业联赛的人才输送机制,为优秀学生运动员进入省队、国家队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优秀运动员多样化升学通道。

不仅针对中小学,《意见》也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要求。高等教育阶段要严格落实体育课程最低学时要求(本科144学时、高职108学时),推动高校面向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形式多样的体育课程,组织学生每周末至少参加三次有强度的课外体育锻炼。引导大中小学周末和节假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意见》要求修订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办好全国体育科研与教学成果报告会;大力推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创新发展,鼓励高校在校内实行面向普通类专业和体育类专业生源的二次选拔,充实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对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高水平运动员,在学分计算、评优评奖、保送研究生等方面予以倾斜。

在改进体育监测评价方面,《意见》提到,将体质提升、技能增强、运动参与、习惯养成等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优化体育考试评价,丰富选考项目,改进测评办法,淡化测试选拔性,强化正向激励,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加强过程性评价,构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规范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组织实施。鼓励高校在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高校可积极探索在学生毕业前颁发体质健康证书。

此外,《意见》还要求加强学生体质精准干预。各级各类学校要普遍建立“监测—干预”联动机制,有针对性地优化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家庭体育指导。

社会资源共用共享

推进周末和寒暑假向学生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

《意见》也提到要加强社会资源共用共享,加强社区青少年活动场地设施建设、新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优先选址学校和社区周边,促进学校与社区共建共享体育场馆。鼓励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学校和学生公益开放,推进学校体育场馆课后、周末和寒暑假向学生免费开放。建立校家社协同机制,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全方位保障。

在实施保障方面,《意见》提出,教育部门做好牵头组织协调,切实履行好主管部门责任。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在重大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方面对学校体育予以支持,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支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体育部门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和专业优势,共同推进体教融合各项工作。

“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是新时代推进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快推进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表示,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一系列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深入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意见》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力求以高质量的政策供给,推动各地各校切实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郝风林认为,《意见》有四个方面突出特点:一是科学把握定位,明确目标。立足强国建设对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提出的新要求,锚定强健学生体质这一根本目标。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针对长期以来学校体系存在的时长不保、质效不高、师资不强、场地不足、评价不尽科学等重难点问题,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构建新型体育教学师资队伍,挖潜拓展体育运动空间,探索实施数字赋能等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三是注重系统集成,全面梳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及要求,深入研究各项政策措施的现实有效性,内在逻辑性和改革发展的规律性,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综合活动不低于两小时为切口,从八个方面提出20条工作举措。四是勇于创新突破。基于学校体育实际工作形态和运行逻辑,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真正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5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操场上学生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体育运动。


5月14日,花家地实验小学,学生在跳健美操。 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专家详解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二十条”

首次将“2小时”政策落实为目标是体育时间的重大突破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刘海元认为,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是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蓝图,特别是制定了2027年近期目标和2035年远期目标,既有总体目标,又有分层分类目标。《意见》以学生体质强健为主线,以改革学校体育为内容,更加突出了“健康第一”目标下的学校体育工作方式。“体育工作的重心要落在学生身上,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有切实的获得感。”

刘海元强调,《意见》首次将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全面高质量落实作为目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时间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多年来大家的呼声,还是过去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延续,更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学生体育时间的新增量。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张瑞林认为,实施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将推动学校体育结构性重塑。“《意见》系统规划了今后一定时期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就‘充分保障体育时间’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要统筹课内外、校内外,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这对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意义深远。”

张瑞林介绍,“2小时”政策并非凭空制定,而是基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和“以体育人”规律渐进发展而来。伴随体育活动时间政策体系趋向完善,体教融合深化,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逐步得以保障和落实。

此前,2007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023年11月,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开幕式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让学生“校内校外相结合每天锻炼2小时”。2025年1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具体落实层面,张瑞林认为,“2小时”的落实举措,要从优化课程安排、延长课间时长、加强课后统筹、完善条件保障以及明确监督考核等方面入手。各地的改革探索主要涉及稳定课时总量,优化课时统筹,中小学创造条件把每天1节体育课编入课表,刚性保障体育课时,高中阶段每周安排3-5节体育课,逐步实现“每日1课”;鼓励更多学校将课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创设“体育小课间”;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业余训练与竞赛等,组织多样化的课后服务。

“2小时”的实施,对教师、场地、器材、经费等条件保障提出新要求。张瑞林表示,各地要创造条件为“2小时”保驾护航。各地教育部门亦应将“2小时”制度落实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纳入教育督导重点观测点,作为教育督导的重点工作任务。对于落实得力、成效显著的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榜样,确保政策能够切实落地,真正为学生体质强健保驾护航。

多部门协同推动体质健康监测转向“全过程、动态化追踪”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刘海元认为,《意见》包含了学校体育的基本内容,如教学、训练、竞赛、教师、场地、评价、社会支持等主体内容,涵盖了学校体育文件的基本要素。希望通过政策的实施,使得各学段的在校学生体质健康都有提升,体育习惯均有养成,体育技能都有习得。

“《意见》全文充满创新理念和思路。如在目标部分提出了‘毕业生运动习惯养成率’的要求,这是近年来文件中首次提出‘率’的概念。”刘海元表示,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不积极,主要是运动习惯养成不够,如果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生就会自觉、自愿、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落实方面要加强学生特别是各个学段毕业生的运动习惯养成率的监测。

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秘书长陈东升强调要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牵引作用,《意见》明确要求“到2027年,面向人人的课外体育活动竞赛普遍开展”,明确提出“确保每个学生经常参加校内体育竞赛活动”。“必须增强体育竞赛的带动性,持续扩大赛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覆盖面,带动每个学生都能加强日常体育锻炼、积极参与体育竞赛活动,让孩子在阳光下多奔跑、多运动,让他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并让每一位体育人才都能真正‘人尽其才’。”陈东升说道。

记者注意到,《意见》将“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单列成章。对此,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金泉表示,要深刻把握监测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其中,针对传统监测中数据孤岛、重测轻用、责任虚化等堵点难点,《意见》聚焦“闭环治理”目标,提出“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和实践推动”“落实结果公示反馈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核心是构建“采集—分析—反馈—干预—评估—优化”全链条工作体系。尤其是《意见》创新提出“建立校际之间、校内年级之间结果互为监督、突出过程评价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直指数据真实性不足、跨学段衔接断裂等痛点,推动监测从“一次性、碎片化测试”转向“全过程、动态化追踪”,从“教育部门独抓独管”转向“多部门协同联动”。

“这一机制创新,为破解监测工作‘重形式、轻实效’难题提供了清晰路径,标志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迈入标准化、系统化、协同化发展新阶段。”李金泉说道。

建立学校体育活动风险防控与保障机制

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韩勇认为,《意见》在明确“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等刚性要求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活动风险防控与保障机制,体现了促进体育活动开展与加强安全保障并重的科学治理思路。“必须始终坚持体育育人不可替代的价值导向,决不能因潜在风险而束缚手脚、削弱体育工作;同时要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设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为学校放心开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供坚实保障。”韩勇说道。

韩勇认为,应当认识到,作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中存在一定的意外伤害风险是客观现实。相比之下,长期静态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近视、心理脆弱等隐性健康危害,其普遍性和严重性远高于在科学指导下的体育运动可能产生的显性风险。《意见》的出台,旨在破除制约学生体质健康的体制机制障碍,其根本导向是推动学校体育更加广泛、深入、生动地开展。文件蕴含的安全理念是积极的、发展的,核心在于通过构建有效的防控体系来支撑和保障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而非限制或削弱体育工作。

“必须转变‘为了不出事、宁可不活动’的保守观念,鼓励学校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创新组织各类体育活动。”韩勇表示,《意见》在安全层面的重要创新,在于着力实现提升体质与防控风险的动态平衡。其中,《意见》明确了学校在硬件安全方面的管理责任,这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物质基础。在强化学校主体责任的同时,政策也通过制度设计体现了对学校安全管理履职的合理界定,建立风险分散机制,为学校“松绑”。

韩勇表示,《意见》要求加强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支持地方立法,健全运动伤害防范和处理机制,完善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保险保障机制。这清晰地表明,政策导向是通过立法、管理和保险等多种工具,构建责任清晰、风险共担的现代化治理格局。保险机制不仅能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救助,保障其权益,更能通过社会化方式分散学校面临的意外风险,从根本上缓解学校的后顾之忧,激发学校组织多样化、有挑战性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已确认是张颂文!从车祸现场离去后被官媒报道,高群书果然没说错

已确认是张颂文!从车祸现场离去后被官媒报道,高群书果然没说错

鹿楠
2025-11-18 22:45:03
加入CPTPP:关乎未来的“高难度闯关”搏杀

加入CPTPP:关乎未来的“高难度闯关”搏杀

墨心人
2025-11-19 19:42:48
男女食堂里亲热:肮脏画面流出,全过程披露,女方一动作令人作呕

男女食堂里亲热:肮脏画面流出,全过程披露,女方一动作令人作呕

博士观察
2025-11-19 10:45:17
罗志祥近况:已写好遗嘱,自认被黑惨了,向时间管理大师六字道歉

罗志祥近况:已写好遗嘱,自认被黑惨了,向时间管理大师六字道歉

叨唠
2025-11-19 03:22:18
韩媒警告:一旦东亚开战,韩国导弹将降落北京,同时摧毁中国海军

韩媒警告:一旦东亚开战,韩国导弹将降落北京,同时摧毁中国海军

优趣纪史记
2025-11-20 00:06:12
“漏X装”,火了!

“漏X装”,火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4:51:31
俞敏洪南极邮轮被曝入住价在26万至148万元,坐一次要等两年;“内部信”风波后,其发视频称:应邀来南极,为青少年考察自然教育

俞敏洪南极邮轮被曝入住价在26万至148万元,坐一次要等两年;“内部信”风波后,其发视频称:应邀来南极,为青少年考察自然教育

极目新闻
2025-11-19 19:51:43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清书先生
2025-11-19 16:02:32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大量中国游客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大量中国游客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大国纪录
2025-11-19 15:52:44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3:44:44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20 00:17:37
荷兰政府: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荷兰政府: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半导体产业纵横
2025-11-19 18:27:31
吴艳妮哭成泪人!颁奖典礼掩面痛哭,三届全运会无缘金牌

吴艳妮哭成泪人!颁奖典礼掩面痛哭,三届全运会无缘金牌

奥拜尔
2025-11-19 22:57:40
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最新回应:她是太太组冠军,带资进组是谣言

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最新回应:她是太太组冠军,带资进组是谣言

先锋新闻
2025-11-19 16:47:56
在爱泼斯坦案件中躺枪的金刻羽,学术水平到底如何?

在爱泼斯坦案件中躺枪的金刻羽,学术水平到底如何?

爆角追踪
2025-11-19 14:35:56
中日磋商不欢而散,一细节引发全球热议,美媒: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中日磋商不欢而散,一细节引发全球热议,美媒: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古史青云啊
2025-11-20 02:29:56
陈梦:没想到能进决赛甚至冠军,健康完赛是队伍对我的最大愿望

陈梦:没想到能进决赛甚至冠军,健康完赛是队伍对我的最大愿望

懂球帝
2025-11-19 22:50:07
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极目新闻
2025-11-19 10:38:42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界面新闻
2025-11-19 10:37:00
2025-11-20 05:12: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35297文章数 45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高考选科时候这样做更靠谱!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房产
旅游
数码

艺术要闻

惊呆了!外国画家如何颠覆水浒108将的形象?

教育要闻

lsa伦敦占星学院是什么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旅游要闻

穿越古冰川,非遗活在山水间!螺髻山彝历新年奏响文旅融合最强音

数码要闻

猫头鹰黑化版散热器风扇来袭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