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1月15日报道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表示,计划在明年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时重新审视“无核三原则”中的“不运进核武器”条款。
这一言论被认为可能为美国核武器进入日本本土铺路,甚至引发亚洲地区新的安全危机。
作为战后日本和平主义的象征,“无核三原则”自1967年提出以来,一直是日本核政策的核心支柱。
高市的这一计划,是否会让日本走向危险的边缘?
![]()
“无核三原则”由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提出,包括“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三项内容,反映了日本对核武器的零容忍态度。
然而,高市早苗认为,这一政策限制了搭载核武器的美军潜艇停靠日本港口,削弱了美国的核威慑力。在她看来,允许美国核武器进入日本,可以增强日本在中俄朝三国核包围下的安全感。
但这一计划在日本国内外都引发了强烈反对。日本民众对核武器的敏感性极高,毕竟日本是唯一一个遭受过核爆的国家。
此外,学术界和民间组织普遍担忧,这种政策将破坏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基石,甚至可能将日本拖入新的安全困境。
国际社会的反应同样强烈。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对日本可能引入美国核武器的计划表示严重关切。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任何改变地区战略平衡的行为都将遭到反制。
一旦高市计划成真,中俄朝可能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瞄准日本的中程导弹数量,甚至加大军事演习的频率。朝鲜的导弹试射也可能更加频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日本甚至可能迎来一个新的“招核时代”。
从军事角度来看,高市的计划并不明智。中国在第二岛链以内的军事优势已经非常明显。
而日本本州岛南部的地理位置几乎没有战略纵深,一旦发生问题,东京、大阪等重要城市将面临直接威胁。刺激中国,只会让日本的安全形势更加恶化。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韩国的策略。虽然韩国此前与美国签署了核潜艇合作协议,但现任总统李在明在对华政策上显得更加谨慎。
他试图通过增强韩军自身实力,减少对美国的军事依赖。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不仅避免了直接刺激中国,还为韩国未来的独立防务打下了基础。相比之下,高市的做法显得急功近利。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市的政策忽视了日本当前最严重的问题——经济困境。近年来,“日本制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被中国和韩国逐渐取代,日本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
在尖端技术领域,日本也面临被其他国家超越的局面。而美国并未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反而通过提高关税等手段,从日本攫取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高市将更多精力放在军事冒险上,无疑是舍本逐末。
高市早苗的这一系列举措,背后隐藏着其推动日本重回军国主义道路的野心。虽然她的计划未必能在国会顺利通过,但她的执政方向已经引发了中方的高度警惕。
就在高市发表相关言论的同时,中国海军派出包括055型驱逐舰“鞍山”舰在内的舰队,穿越大隅海峡进入太平洋。
这一行动虽然是例行训练的一部分,但也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日本若继续在错误道路上前行,必将自食其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