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网】
近期,“厦门这五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十四五”时期厦门取得的各项丰硕成果。其中,笔者关注到了交通出行领域的变化,正所谓“路通则业兴”,完善的现代交通体系不仅是城市的血脉,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曾几何时,单一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让许多城市饱受交通拥堵、效率低下之苦。厦门前瞻性地布局海陆空铁协同的立体交通体系,打破了传统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困局,通过“岛内提升、岛外拓展”的战略,构建了网络化、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
海沧隧道、翔安大桥等关键工程相继投用,使岛内外形成半小时便捷通勤圈。高、快速路总长542公里,路网密度达8.8公里/平方公里,稳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地铁线路“岛内成网、三向出岛”,98公里运营线路成为城市的“流动观景台”。这种多中心、组团化的发展模式,有效疏解了单极集聚压力,破解了“大城市病”的治理难题。
修路建桥同隧道,厦门交通建设立足本市,但目标是远大的:大力提升交通枢纽能级,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厦门走向世界,拥抱全球。这五年,厦门港新建泊位16个,集装箱航线达187条。海运航线通达54个国家和地区,国际邮轮中心新航站楼正式启用……铁路建设同样精彩纷呈。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通车,厦泉漳“1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规模最大在建机场,对标国际航空枢纽,预计2026年建成投用,将进一步强化厦门国际航空辐射能力。此外,厦门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首创“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丝路海运”新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厦门内连外通,持续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持续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厦门港繁忙而有序,海沧隧道车流如织,福厦高铁疾驰如风……厦门这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正以“人民满意交通”为笔,努力践行“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文/廖文焱 )
值班编辑 张靖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