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互联网圈突然集体炸锅了。不是某个平台崩了,也不是哪个 App 报错。
是——全球最大的 CDN 之一 Cloudflare,整条网络挂了。
这一崩,波及了多少?简单一句话:
能用 Cloudflare 的,都出事了;没用 Cloudflare 的,也被吓得心慌。
有网友调侃:
“今天我以为是全世界 WiFi 挂了。”
但这一次的事情,远不止是“网站打不开”这么简单,它狠狠地提醒了我们一个现实:
互联网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稳”。
你以为的“永远在线”,其实是无数工程师和无数层系统托起来的幻觉。而 Cloudflare 这一崩,几乎把整个互联网的底层逻辑都暴露了出来。
我们今天就好好聊聊——
它为什么会崩?
为什么影响这么大?
互联网是否真的安全?
企业应该怎么应对这种级别的大故障?
![]()
一、Cloudflare 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一崩全世界都抖?
很多人听过 Cloudflare 的名字,但并不太清楚它到底做什么。
一句话概括:
Cloudflare 是互联网的“高速路 + 红绿灯 + 安保系统”三合一。
它主要干三件事:
- CDN 加速:让网站在全球访问更快
- DNS:给你负责“互联网查字典”,找到网站对应的真实地址
- 防火墙 & 安全防护:帮你挡掉肉眼看不见的攻击、垃圾流量和机器人
![]()
你以为你在访问一个网站?
其实你访问的是 Cloudflare。
Cloudflare 再帮你访问网站。
换句话说:
Cloudflare 是许多网站的“中转站”。你所有的访问都要先经过它。
这也是为什么它的 slogan 叫:
“让互联网更快、更安全、更可靠。”
它不是说说而已,它确实撑住了互联网大半壁江山。
如今全世界超过 20% 的网站直接依赖它。
更关键的是——很多关键服务(交易、登录、验证、API 调用)也依赖它。
所以当 Cloudflare 一崩,就是:
- 上不了网站
- API 失效
- 登录报错
- App 无法加载
- 后台服务断链
- 第三方接口全挂
- 支付、验证等基础功能全失效
这就不是“网慢”了,而是“互联网的血管堵塞”。
![]()
二、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连环炸?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是不是被黑了?
是不是 DDoS 攻击?
是不是有人搞事?
但 Cloudflare 给了一个更扎心的原因:
内部配置错误导致全球网络路由异常。
翻译成正常人能理解的语言就是:
“我们更新了一条配置,本来只想修个小功能,结果把全球路由搞炸了。”
别笑,这种事在互联网行业一点不稀奇。
![]()
你以为的大公司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其实越大的系统,越脆弱。
为什么?
因为互联网这种系统是:
- 巨大
- 复杂
- 依赖层层叠叠
- 一个参数影响一大片
- 一句错误就可能全球级连锁反应
想象一下:你在交通系统里改了一个不起眼的红绿灯规则,结果整个城市短暂瘫痪。
Cloudflare 也是一样:
它在一个叫 BGP 的路由协议里做了改动,结果导致部分地区路由错乱、流量卡死、节点互相“打架”。
简单来说:
它的一条“道路规划”,把互联网的车流导进了死胡同。
这就是宕机的本质。
![]()
三、这次宕机为什么这么可怕?影响这么大?
因为 Cloudflare 涉及两个核心领域——路由 + DNS。
你只要搞懂这两个词,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宕机像地震一样连锁反应。
1. 路由出了问题 = 你访问的网站根本找不到路
互联网本质上是一张超级巨大的“道路地图”。
你要访问一个网站,其实就是在问:
“它在哪里?我怎么走过去?”
Cloudflare 宕了以后,就是导航瘫痪:
- 你不知道网站在哪
- 网站也不知道你在哪
- 两边都急得跳脚,但谁也找不到谁
这就像你在一个陌生城市开车,全程没有导航、没有路标、没有交警。
那你还能去哪?
去哪都迷路。
2. DNS 异常 = 你甚至连“网站的名字”都认不出来了
DNS 是干嘛的?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互联网的“通讯录”。
比如你输入:
google.comopenai.combilibili.com互联网本身是看不懂这些字的。
它只看得懂 IP 地址。
DNS 的作用就是:
“你告诉我名字,我告诉你它的 IP。”
现在 Cloudflare 的 DNS 出问题了,所以变成这样:
你问: google.com 的地址是什么?
DNS:我不知道。
你问:这个 API 接口在哪?
DNS:不知道。
你问:这台服务器在哪?
DNS:不知道。
你问:整个互联网现在怎样?
DNS:我真的不知道。
于是所有服务——大面积挂掉。
![]()
3. Cloudflare 不是“单点”,而是“全球网络”
它不像你本地的一个服务器崩了就重启一下。
Cloudflare 有:
- 上百个国家
- 上千个节点
- 分布式负载
- 复杂的边缘网络
- 日均处理几十万亿次请求
这不是“重启”就能解决的。
一旦某条配置导致路由环路,整个网络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互相影响:
节点 A 挂了 → B 超载 → C 报错 → 全链路爆炸。
越是庞大的网络,越容易产生这种“级联灾难”。
![]()
四、这次宕机,真正暴露了互联网的三大脆弱点
很多人以为大科技公司“永远不会宕机”。
但其实越靠近底层,你越能看到整个互联网的脆弱性。
这次 Cloudflare 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脆弱点 1:互联网没有备胎
你以为很多网站做了备份?
其实大部分都只依赖一条 Cloudflare。
它挂了 = 全挂。
互联网不像汽车,你不能换个轮胎继续开。
因为:
DNS、路由、边缘节点是无法即时切换的,它们是整套系统的“骨架”。
你不可能“秒切”,你只能被动等待它修好。
脆弱点 2:越是全球化系统,越是“脆而不稳”
一个全球系统的复杂度是指数级的。
你以为它很可靠?
其实所有可靠都是用无数风险换来的。
大型网络不是“不会崩”,而是“崩之前没有征兆”。
Cloudflare、AWS、Azure、Google Cloud 都有过类似的大规模事故。
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依赖巨大的精密结构”才能运行的系统。
一旦结构某处出错,就会产生强连锁反应。
![]()
脆弱点 3:人类永远是故障链条中最大的风险点
这次事故的起因是什么?
【配置错误】
没错,还是这句话:
“99% 的事故来自人为。”
系统越成熟,越怕人类操作。
因为系统内部是高度自动化的,人一旦犯错,错误会被自动化无限放大。
你看 Cloudflare 的事故根源:
- 人类修改了一个配置
- 自动化系统把这个配置迅速同步到全球
- 全球节点同时出错
- 事故瞬间扩大成全球宕机
这就是“自动化灾难”。
自动化帮我们提高效率,也帮事故“加速扩散”。
五、企业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底层级别的大宕机”?
这次 Cloudflare 的事故,其实是对所有企业的一个提醒。
如果你的业务依赖互联网,那你必须接受一个现实:
底层服务永远可能出故障。 你能做的是降低损失,而不是避免风险。
那怎么办?
策略 1:系统能力一定要自己掌握,不要全托管给外包
>>>>>东西已经整理好了,可以直接用>>>>>个性化仪表盘
以前很多公司对系统的理解是:
“找家软件公司外包一套”、“买个现成的 SaaS 凑合用”,
结果一旦遇到这次 Cloudflare 这种级别的事故,问题暴露得非常彻底:
- 监控看板看不到底层异常,只能等客户来骂
- 外包厂商自己也挂了,你连人都找不到
- 想加个应急流程、临时审批,都得走需求评审、排期开发
- 一圈打完电话,事故已经从「可控小问题」变成了「全网公关危机」
现在聪明一点的公司,开始把一部分“关键能力”拉回自己手里,尤其是那种跟业务紧密相关,又变化很快的系统,不再死磕纯外包,而是用 简道云 这类国产无代码平台,自己搭一层“业务中台 + 应急中台”。
![]()
用白话说,就是:
底层的云、CDN、Cloudflare 你控不住,但 你可以用简道云,把上面那层「看得见、管得住、应急得了」的东西搭起来。
具体能干啥?你可以想象这样几件很实在的事:
![]()
① 快速搭一个「宕机应急指挥中台」
Cloudflare 一挂,第一件事不是甩锅,而是要 “看清现场”。
在简道云里,你可以很快拉出一套:
- 故障工单表:记录每条故障、影响系统、影响范围、责任人、处理进度
- 应急预案列表:不同等级的事故,对应预案一键调用
- 业务影响看板:哪些国家/地区访问异常、哪些系统完全不可用、哪些还能半瘫运行
- 通知记录:给谁发了短信、谁收到了企业微信通知、谁还没响应
![]()
这些东西如果你让外包做,可能一两个月还在“整理需求”;
在简道云里,技术 + 业务一起拉个会,一两天就能上第一版可用系统,后面边用边改。
② 把监控数据和业务数据拉到一块看
很多公司的监控是割裂的:
- 技术那边看的是 Prometheus、Grafana、各类监控大盘
- 业务这边只关心:订单行不行、支付成不成、客户有没有骂人
用简道云的好处是,它本身支持多种数据接入方式(API、Webhook 等),你可以:
- 从监控系统里把告警摘要推到简道云
- 把客服系统里的投诉、工单数据同步过来
- 把订单、支付、接口调用失败次数拉进同一张数据表
![]()
然后在简道云里搭一个 “一图看全局” 的可视化大屏:
- 今天多少请求失败
- 哪些业务线受影响最重
- 哪些大客户反馈最集中
- 故障处理进度到哪一步了
对老板、对运营、对销售来说,不需要看一堆技术图,他们只要打开简道云大屏:
“哦,受伤最严重的是国际站订单,国内 App 影响不大。”
决策速度立刻就上来。
③ 用流程引擎,把「乱叫人」变成「有章可循」
一宕机很多公司都是这种画风:
- 群里 @ 所有人:“都上线!”
- 谁该干什么,全靠吼、全靠默契
- 事儿忙完了,除了几句“辛苦”,啥复盘都没有
简道云里本身就带流程引擎,你可以很轻松地把 宕机应急流程做成一个标准 SOP:
- 谁负责第一时间确认事故级别
- 谁负责对外公告
- 谁负责统计受影响的客户
- 谁负责和技术团队同步进展
- 哪个环节必须走审批,哪个是自动通过
- 每一步都有时限和节点追踪
![]()
下次再出类似事故,不用再「满天飞 ping 人」,只要:
- 在简道云里新建一条【重大故障】记录
- 系统自动按预设流程推给相关负责人
- 流转过程全有日志可查,复盘有证据
这就是“把混乱变成可管理”的过程。
策略 2:关键服务永远不要单点依赖
包括:
- DNS
- CDN
- API
- 验证系统
- 支付服务
- 下单系统
- 登陆系统
你不能只用 Cloudflare。
不能只用一个 CDN。
不能只依赖某个第三方 API。
一定要做:
- 多源 DNS
- 多线路 CDN
- 多节点 API 服务
- 多区域容灾
否则有一天你会在凌晨两点睡梦中被叫醒。
策略3:做边缘缓存 + 本地降级能力
当第三方挂掉时,你的网站至少要做到:
- 静态页面可以加载
- 用户能看到提示
- 后端服务能自动降级
- APP 不至于完全白屏
- 管理后台能看到日志
- 临时 fallback 节点能顶上来
这就是所谓的:
“服务可以崩,但不能死。”
![]()
六、总结:Cloudflare 这一崩,是互联网的“警钟”
这次事件不是一个简单的“宕机新闻”,它背后的含义非常深。
Cloudflare 崩了,暴露了三件事:
- 互联网远比我们想象得脆弱
- 全球化网络系统本质是高风险结构
- 任何公司都必须面对第三方不可控的风险
未来这种级别的大故障,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因为:
- 全球网络越来越复杂
- 自动化越来越强
- 系统越来越依赖互相协作
- 服务之间耦合越来越深
当世界越来越“在线”,其实也越来越“容易被一条配置拉垮”。
对于普通用户:
“网站打不开”是一件烦心事。
但对于企业、尤其是 SaaS、互联网公司、供应链企业来说:
这是一堂价值百万的风险课。
系统你可以外包,风险不能外包。
业务可以上云,责任不能上云。
永远记住这句话:
你掌控不了 Cloudflare,但你能掌控自己有没有 Plan B。
#cloudflare##cloudflare故障##系统##电脑##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