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月初一寒衣节,牢记“4习俗,3禁忌”,遵循传统,为家人祈福

0
分享至

十月初一寒衣节,牢记“4习俗,3禁忌”,遵循传统,为家人祈福


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带着深秋的凉意悄然临近。

这个被民间称为“十月朝”“祭祖节”的日子,不仅是进入寒冬的标志,更承载着中国人对先人的追思与对亲情的珍视。

它不像清明那样广为人知,也不似中元节带着神秘色彩,却以最朴素的方式,

将“孝”字刻进每个中国人的血脉。

今天,咱们就聊聊寒衣节的那些老传统,

4个习俗、3个禁忌,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为家人祈福的仪式。


寒衣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周代的“腊祭”。

《礼记·月令》记载,农历十月是冬季的开端,天子会以猎物为祭品,在社坛祭祀日月星辰,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而《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则道出了寒衣节的另一个名字,

“授衣节”——九月开始准备冬衣,十月初一正式添衣御寒。

到了唐代,寒衣节逐渐与祭祀结合。

唐玄宗天宝二年下诏,每年九月初一“荐衣于寝陵”,将授衣与祭祖融为一体。

但北方十月才真正入冬,宋代便将习俗推迟到十月初一,

形成了“授衣+烧衣”的完整仪式:皇帝赏赐官员锦袍,民间则为逝者焚烧纸衣。

这一习俗在元代被正式命名为“送寒衣节”,明清时达到鼎盛,甚至衍生出“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的专门行业。


寒衣节的传说,更添了几分温情与悲壮。

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的典故,让这个节日多了份“为爱坚守”的浪漫;

朱元璋“授衣”的传说,则将帝王的关怀与民间的温情交织,

据说他曾在十月初一早朝时,将赤豆糯米羹赐给群臣,既示御寒之意,又显体恤之心。

这些故事虽带传奇色彩,却折射出中国人对“衣暖身,情暖心”的朴素追求。


寒衣节的4大习俗:

送寒衣:

寒衣节的核心习俗,是为逝去的亲人准备纸衣、纸鞋、纸被等“御寒物品”。

现代人多用五色纸裁剪,有的还会写上逝者的姓名,仿佛寄出一封“跨阴阳的信”。

在陕西、河南等地,人们会在坟前焚烧;远离墓地的,则选择十字路口,边烧边呼唤亡者名字,祈愿他们“衣食无忧”。


祭祖扫墓:

寒衣节与清明、中元并称“三大鬼节”,祭祖是重头戏。

北方人常在祖坟前摆供品、点香烛、磕头,焚烧纸钱;南方则有“撒灰圈”的习俗,

在院落、路边撒灰画圈,将寒衣和纸钱烧在其中,寓意“亡魂各取一份,互不争抢”。

吃特定食物:

寒衣节的美食,藏着对生活的期许。北方人爱吃面条,寓意“顺顺利利、长长久久”;

江苏地区流行红豆饭,纪念一位因抗争地主而死的放牛娃;

河南洛阳的“油唧唧”(饺子),则用“十月一,油唧唧”的俗语,描绘出包饺子的热闹场景。

开炉仪式:

古人认为,十月初一是“开炉”的好日子。女主人会拿出提前做好的棉衣,让家人试穿;

男主人则整理火炉、烟筒,试火确保冬季取暖无忧。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以人文秩序顺应自然”的智慧。


寒衣节的3大禁忌

忌坟茔敞开:

祭祀前,务必检查坟墓是否完好,杂草是否清理。

古人认为,坟茔敞开如“先人居所破败”,不仅不敬,还可能招来“孤魂野鬼”争抢供品。

这一禁忌,实则是对“逝者安息”的尊重。

忌起誓:

寒衣节是向先人祈福的日子,起誓被视为“对亡灵的不诚”。

民间有“寒衣节起誓,祸事临门”的说法,虽带迷信色彩,却提醒我们:对逝者要心怀敬畏,对生活要脚踏实地。

忌焚烧不净:

焚烧寒衣时,务必确保完全燃尽。

古人认为,残片留存意味着亡者无法“收取”,供品也会被“路过的鬼魂”抢走。这一习俗,暗含“做事要彻底”的生活哲理。


寒衣节的习俗,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演变。

过去焚烧纸衣易引发火灾,如今人们改用鲜花、电子蜡烛;网络祭祀、线上追思会等新形式,让天涯海角的亲人也能“云祭扫”。

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孝”的核心从未改变,

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别忘了停下脚步,想想那些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

寒衣节将至,不妨买束鲜花、煮碗热面,或是在心里默默对先人说句“天冷加衣”。

传统不是束缚,而是让我们在奔波中,始终记得“根”的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拳超人》动画完蛋了,把导演骂退网也没救了

《一拳超人》动画完蛋了,把导演骂退网也没救了

游研社
2025-11-18 07:23:37
网友墨尔本偶遇昆凌,本人真的好美,脸好小好精致,现实更好看

网友墨尔本偶遇昆凌,本人真的好美,脸好小好精致,现实更好看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20 00:04:28
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拒绝足协“塞人”,30岁老将出局,提拔小将

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拒绝足协“塞人”,30岁老将出局,提拔小将

丹妮观
2025-11-13 18:25:03
鸿蒙6适配机型全面拉开:真正的大规模时代,今天算是踩下油门了

鸿蒙6适配机型全面拉开:真正的大规模时代,今天算是踩下油门了

小8说科技
2025-11-20 08:23:40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忍了两天,中方开了金口:日本敢碰红线,总账就从甲午战争开始算

忍了两天,中方开了金口:日本敢碰红线,总账就从甲午战争开始算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20 06:16:42
全运会最夸张比赛,一个人投篮48次得52分,队友都快冻冷了

全运会最夸张比赛,一个人投篮48次得52分,队友都快冻冷了

宗介说体育
2025-11-19 12:04:25
流量太可怕了!“冷美人”在病房开启首次直播,在线人数超10万…

流量太可怕了!“冷美人”在病房开启首次直播,在线人数超10万…

火山诗话
2025-11-19 20:50:35
楼市保卫战!网传上海一小区业主把挂牌价全调成15万一平,引关注

楼市保卫战!网传上海一小区业主把挂牌价全调成15万一平,引关注

火山诗话
2025-11-19 11:06:04
4000吨“沉睡氢弹”被击中,北约火速大撤退,乌:都怪俄干的好事

4000吨“沉睡氢弹”被击中,北约火速大撤退,乌:都怪俄干的好事

黑鹰观军事
2025-11-18 23:09:57
中美俄每月养老金对比:美国一个月1.3万,俄罗斯1692元,中国呢

中美俄每月养老金对比:美国一个月1.3万,俄罗斯1692元,中国呢

阿伧说事
2025-11-11 10:40:35
陈梦被饭圈冲击,留言:为啥不给我莎庆生,陈梦一切都是莎莎给的

陈梦被饭圈冲击,留言:为啥不给我莎庆生,陈梦一切都是莎莎给的

有范又有料
2025-11-08 21:06:17
身价暴涨5000万欧!利物浦23岁悍将续约在即,未来十年中场无忧

身价暴涨5000万欧!利物浦23岁悍将续约在即,未来十年中场无忧

锐评利物浦
2025-11-19 23:01:15
若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结局会如何?俄罗斯和美国看法一致​

若中日再次爆发战争,结局会如何?俄罗斯和美国看法一致​

寻途
2025-11-04 21:16:03
出大事了,美国大使馆被袭击?日本机毁人亡,五角大楼宣布撤兵

出大事了,美国大使馆被袭击?日本机毁人亡,五角大楼宣布撤兵

梁讯
2025-11-19 13:52:54
有机硅核心产品涨价20%,融资客重点埋伏6股!年内17家公司增持金额超10亿元

有机硅核心产品涨价20%,融资客重点埋伏6股!年内17家公司增持金额超10亿元

数据宝
2025-11-20 07:52:37
外媒: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夜间袭击

外媒: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夜间袭击

参考消息
2025-11-19 21:57:10
更年期有3坎,熬过就舒服了:3坎指的哪几年?53岁看看你中几个

更年期有3坎,熬过就舒服了:3坎指的哪几年?53岁看看你中几个

全球军事记
2025-11-19 16:30:50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10-13 10:09:58
深一度|带着泪水转身离开,许双双还要踏上另一条赛道

深一度|带着泪水转身离开,许双双还要踏上另一条赛道

澎湃新闻
2025-11-19 07:46:29
2025-11-20 09:15:00
狼小妖
狼小妖
一只逍遥三界的疯小妖
568文章数 208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看完启功再对比,田蕴章行书你能认全吗?

头条要闻

中方暂停进口日水产品 日媒:预计中国反制攻势将持续

头条要闻

中方暂停进口日水产品 日媒:预计中国反制攻势将持续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旅游要闻

山西的路太奇特!走着、走着......,就进了“博物馆”

艺术要闻

看完启功再对比,田蕴章行书你能认全吗?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9系列海外卖爆!销量接近上代2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