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获悉,今天,高能所在广东省江门市举办发布会,宣布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设成功,并发布了首个物理成果。
通过对今年8月26日至11月2日共59天有效数据的分析,JUNO合作组测量了两个“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高了1.5到1.8倍。这两个振荡参数最初是通过太阳中微子所测定,但也可以通过反应堆中微子精确测定。此前这两种方法对质量平方差的测量结果有大约1.5倍标准偏差的不一致,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偏差”。此次江门中微子实验通过反应堆中微子证实了这个偏差。相关论文已于11月18日提交期刊《中国物理C》,并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
据介绍,江门中微子实验自今年8月26日完成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能够在仅2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如此高精度的测量,表明JUNO探测器的性能完全符合设计预期。JUNO研发团队历经多年攻关,在高探测效率光电倍增管、超高透明度液体闪烁体、超低本底材料和精密刻度系统等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JUNO的核心探测器为有效质量达2万吨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安置于地下实验大厅44米深的水池中央。直径41.1米的不锈钢网壳作为主支撑结构,承载了包括35.4米直径的有机玻璃球、两万吨液体闪烁体、两万只20英寸光电倍增管、两万五千只3英寸光电倍增管以及前端电子学、电缆、防磁线圈和隔光板等众多关键部件,共同构建起超高灵敏度的中微子探测系统。
凭借其超高探测灵敏度,JUNO除了聚焦中微子质量顺序这一核心目标,还将精确测量中微子振荡参数,开展对太阳、超新星、大气及地球中微子的研究,并寻找超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新物理。JUNO的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可升级改造为世界最灵敏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以检验中微子是否为自身的反粒子,并探测中微子的绝对质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