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发现,异地恋情侣通常只有两种下场:
要么快点结束异地,要么快点结束恋。
很多情感博主会告诉你,这是因为“缺乏沟通”、“信任危机”或者“不够爱”。
扯淡。
作为一名前沿科学博主,我必须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真相:
打败你们的不是第三者,而是量子力学中“退相干”(Decoherence)。
在宏观的物理法则面前,你们的海誓山盟,脆弱得就像一张擦屁股纸。
01
所谓的心有灵犀,其实是量子纠缠
刚开始恋爱时,你们的状态在物理学上叫“量子纠缠”。
哪怕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纽约,你们的状态是瞬间同步的。
你在这边打了个喷嚏,她在那边会马上皱下眉;你发一句“晚安”,她回一句“想你”。
爱因斯坦把这种超距作用称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这时候的你们,是一个叠加态的整体。你们觉得异地根本不是问题,只要心在一起,物理距离只是数字。
天真,太天真了!
因为你们忽略了量子力学中最令人绝望的一个限制条件:
量子纠缠,极其脆弱,且必须主要存在于“封闭系统”中。
02
环境不仅是噪音,更是“第三者”
为什么异地恋必死?
因为你们没法活在真空里。
你周围有热情的同事、唠叨的室友、送外卖的小哥,甚至还有楼下那只刚生了崽的野猫。
在物理学上,这些都统称为“环境”。
当你们分开两地,你和你的女朋友,就开始分别与各自的“环境”发生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把这个过程叫做“量子退相干”。
简单说就是:
你身边的环境(比如那个总是帮你带咖啡的女实习生,或者那个总是喊你打球的男同事),正在不断地对你进行“观测”。
每一次观测,都在破坏你和你异地伴侣之间的“纠缠态”。
环境的噪音太大了,原本属于你们俩的那个纯粹的波函数,被周围乱七八糟的信息给冲散了。
结局就是:
你们俩原本同步的频率,开始变得杂乱无章。
你说你的工作好累,她觉得你在抱怨;
她说她的午饭好吃,你觉得她在炫耀。
不是变心了,是“退相干”了。
你们从“纠缠态”坍缩成了两个毫无关系的“独立粒子”。
03
信号衰减:距离就是暴政
除了量子力学,经典物理学也早已给异地恋判了死刑。
还记得“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吗?
所有的作用力,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注意,是平方。
这意味着,当你们的距离拉大 10 倍,你们之间的引力不是减弱 10 倍,而是减弱100 倍
你以为视频通话能解决问题?
别闹了。视频通话传输的是光子和电子信号,不是多巴胺和催产素。
人类这种碳基生物,是很原始的。
我们需要拥抱的触感,需要闻到对方身上的味道,需要感受到对方的体温。这些是维持爱情化学反应的必要“燃料”。
隔着屏幕的“亲亲”,在物理层面上,只是一堆冰冷的像素点在撞击你的视网膜。
它无法骗过你的下丘脑。
时间久了,你的身体会诚实地告诉你:
“兄弟,这个人在你的物理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换个离得近的目标吧。”
04
物理学给出的唯一解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绝望了?
想立刻打电话分手,顺便骂一句“去XX的物理学”?
别急。物理学虽然冷酷,但偶尔也会留下一线生机。
如果你们非要在这个熵增的宇宙里,逆天改命谈一场不分手的异地恋,薛定谔给出了唯一的解决方案:
提高“观测”频率,直到波函数坍缩到同一个位置。
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早安晚安”了。
只有一种办法能对抗“退相干”和“距离衰减”——
买票!
见面!
拥抱!
用最强的物理接触,去强行重置你们的纠缠态。
如果买不起票,或者见不了面?
那我建议你相信爱因斯坦的另一句话:
“时间是相对的。”
也许,换一个不异地的对象,你的痛苦时间就会相对缩短很多。
读懂了量子力学,你就读懂了爱情的无奈。
你是选择对抗熵增,还是顺应宇宙的规律?
转发给那个正在异地恋的傻瓜,告诉TA:
再不见面,由于量子退相干效应,我就要坍缩成别人的男朋友/女朋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