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老白第245篇原创笔记
前言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
“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从40岁开始。”
职场上,年轻时的我们,以为靠能力与激情,就能闯出一番天地;中年后才惊觉,即使双商在线,也会陷入泥潭毫无用武之地。
人到中年,你或许早已发现,普通人永远跟不上环境和规则的改变。
所以,40岁后的新生命,不在于费心追逐外界的节拍,而在于做好这3件事,找准自己的节奏。
01 不卑不亢对待工作
耗尽心血的方案即将落地,被人摘了桃子;翘首以盼的升职终于有望,被人捷足先登;合不来的人刻意针对,所有人都视而不见。
年轻的你,会一走了之?还是拍案而起?
如今的你,无论现实压力,还是生活动力,想必都让你不会受到委屈就想逃离。
毕竟,你已有了阅历赋予的定力,更懂得一个道理:工作而已,没必要内耗自己。
当你接触的人多了不难发现,点头哈腰的,或许能占一时便宜;但只有腰直背挺的,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尤其职场,过于谦卑,会被人轻视;过于傲慢,又会树敌无数。
所以,对领导不谄媚,对下属不打压;对工作不敷衍,对自己不将就。
这,就是职场赋予中年人的最佳定义:不卑不亢。
02 不偏不倚经营关系
职场上最复杂的,从来不是技术人员的图纸,也不是行政人员的流程,而是:
比六月天还善变的人际关系。
很多时候,昨天的知己,明天就因理念不同各奔东西;去年的下属,今年摇身一变成为直属上级。
更扎心的是,即使遇到“贵人”让你一展抱负,也难免会在他离开后,陷入“前任遗留,不敢重用”的窘迫。
古话说“四十不惑”,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就是认清:
无论和任何人走得太近,容易失了分寸;过于疏远,又显得不近人情。
不纠结迷恋权力游戏,不轻易暴露人脉底细,才是40岁后在职场维持平衡的真谛。
不偏不倚经营所有人际关系,是中年人最值得拥有的软实力。它既能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也能在危急时刻帮你化险为夷。
03 不慌不忙沉淀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
“在这个时代,职场淘汰我们的不是年龄,而是停止成长的心态。”
很多人觉得,35岁没达到某个级别,40岁没拥有多少存款,人生就没有希望了。
却忽略了,很多事情本就需要厚积薄发,才能水到渠成。
你不必觉得落后于时代,又跟不上技术更新速度,由此怀疑职业生涯还能持续多久。
其实,越到这个阶段,越要给自己“慢下来”的权利。
不慌不忙的沉淀自己,不是停滞,而是找准自己的节奏,不求把所有事都做好,但求在做的过程中,坚定的朝前走。
请相信,只要在成长,慢一点也没关系。中年人的最高境界,也无非就是用昨天、今天的一切,换一个明天更好的自己。
写在最后
很喜欢《岳阳楼记》的这句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0岁后的职场,难免是个转折点,又何尝不是下半程人生的起点?
人生的精彩,从不取决于起点的高低,而在于转折处的抉择。
答案,就在你内心深处。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