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新势力销冠,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出一次牌,同行们会出两次牌。”在理想汽车近期的内部战略会上,创始人李想首次公开承认公司效率已跟不上市场节奏。
![]()
更直接的反思是,理想内部承认严重低估了小米汽车的竞争力。多位产业人士透露,在10月中旬的闭门战略会上,理想深刻反思了当前困境。
曾经创下月销超5万辆纪录的理想L系列,如今销量已跌落至2万辆左右。而小米YU7的爆单彻底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包括理想在内,行业普遍认为小米汽车的入场时机晚了,但小米用两年两款爆品证明了自己是不容忽视的对手。
![]()
增程市场的护城河正在被填平。问界M9单月销量突破2万辆,直接分流理想高端用户;深蓝等品牌则以更低价格切入20万至50万元市场。曾经支撑理想登顶销冠的主力车型全线溃退,L7、L8、L9三款高价车型终端销量同比分别下滑26%、26%和39%。
在纯电领域,理想的尝试也首战受挫。理想i8上市后市场反应冷淡,迫使理想紧急调整策略,不仅回归单一配置,还同步进行降价。而肩负走量重任的i6,则直接面临着与小米YU7的正面竞争。
出海战略的摇摆不定也让理想错失良机。在两年前的战略会上,理想判断出海不会是战略重心,可能到2028年之后才会郑重考虑。如今理想反思“最大的失误是全力出海晚了”。
![]()
过去理想一直依赖平行出口,最高单月出口量达4000辆。但随着俄罗斯、中亚各国政策收紧,以及商务部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理想的平行出口量已滑落至数百辆每月。
面对困境,理想的调整策略包括将产品迭代周期从四年缩短至两年,不再抵触“堆配置”,并计划打破家族化“套娃”设计思路。在组织架构上,李想已亲自管理人力资源部,并酝酿成立独立的研发技术体系。
理想汽车正经历从创始人驱动向体系化管理的转型阵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的当下,理想的困境也是整个行业在技术路线转型、产品布局调整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
理想能否在小米等竞争对手的围攻下成功突围,仍需市场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曾经的温情叙事和“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情感营销,在智能化、电动化成为主流的今天已远远不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