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兰妈谈育儿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多阅读呢?
兰妈听过最形象的一句话就是:
“喜欢阅读的孩子,认知是在书里,也会见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可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那父母的认知就成了他们的天花板,父母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孩子就会慢慢长成那个样子”
比较经典的一个例子:
8岁小女孩在课本里看到了高楼大厦后,回家就激动地指着图片对妈妈说:“我长大后,也要住像这样的大房子,然后把你和爸爸都接过去享福”
妈妈一听,当时就白了她一眼,然后开口说:“就你这样,自己几斤几两不清楚吗?学习成绩考那么差,将来怕是连读高中的机会都没有,还幻想着去大城市生活,真是异想天开”
也就是那以后,女孩很少说话,每天除了在学校上课,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门
还是后来又一次被母亲否决后,她才崩溃地说出真相:“我就是一个干什么、什么都不行的废物,行了吧,反正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会否定和打击,那还不如我一开始就什么都不做了”
![]()
说到这里,我突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是来自一位妈妈的吐槽
她说:“学校要求天天阅读打卡,我女儿每天晚上也打卡了,可成绩为什么还是考那么差呢?看来阅读也没什么用,干嘛还浪费那时间,还不如多做一张卷子”
听完这句话,我当时问她“孩子平时都是怎么阅读”,她的回答说:“就是自己拿着手机录视频打卡呀,录完后就提交给老师了”
听完这些,我恍然大悟,只问了妈妈一句话:“孩子一边拿手机录像、还要一边操心书上的内容有没有被录上,在那种一心三用的情况下,读完书之后真的能记得书中讲的是什么吗”
是的,如果阅读是为了敷衍、或者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那匆匆而过的走过场,确实是还不如不阅读
毕竟,无效阅读等于浪费时间,没有阅读进脑子里的东西,又如何能成为学习上的好帮手呢
那什么才是高效阅读?只要谨记以下三个误区不要轻易入坑就行了:
![]()
01
任务性阅读
孩子还没开始读,就要求他们必须要读多少页
听过一句话:“兴趣一旦成了任务就会让人心生厌烦”
是呀,就像你本来很喜欢背着书包上学的感觉,可当老师和家长都要求你必须考多少分之后,孩子的内心就会变成:“读书真讨厌”的排斥反应
年龄奔四的舅舅,是一个宠女狂魔,老来得女的溺爱,也导致他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女儿为先
本以为,兰妈这个表妹,从小就会在蜜罐中泡着长大的
直到有一天,舅舅听到一句话:“对孩子真正的爱,应该是有管、有教、也有罚”后,他似乎如雷贯耳了,也突然开窍一般地开始注重表妹的习惯培养
特别是学习方面,就因为老师说“阅读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在学习上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舅舅就每天蹲点陪着表妹阅读
刚开始的时候读什么、读多少,表妹还能自己做主,可随着阅读并没有带来什么学习成效后,舅舅就开始把阅读当成任务了
比如,孩子还没有开始阅读的时候,他就给表妹安排了一系列任务,包括读什么书、读多少页,并且这些任务还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如果没有完成,那表妹就会受到“没收玩具,扣除零花钱”的惩罚
没想到,这个方法还没有施行两天,表妹就开始叛逆了,说什么都假装听不到,反正就是不愿意把书拿在手上
![]()
事实上,这就是任务型阅读的弊端,任何事情一旦你把它当成了任务,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压力反感
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让阅读这件事情变成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任务
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陪孩子一起阅读,营造“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新奇感
第二,边读边讲故事,激发孩子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综合表达
第三,把阅读打卡变成闯关模式,孩子每读一页书,就可以随便提一个问题让家长来作答
![]()
02
功利性阅读
孩子刚读完,就迫切地要求他们必须会什么
《学会热爱阅读》一书中曾提到:“不要把读书当成任务,读书就是因为乐在其中”
是呀,我们鼓励孩子多阅读原本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孩子在阅读中放松、在放松中更加热爱学习一些
兰妈读初中时的一个同学,很小时候就是一个读书狂,别人读书的时候她读书,别人不读书的时候她的手里也会有一本书
那个时候的我们,总是觉得她“很装”,甚至还经常私底下讨论她:“做出一副爱学习的姿态,不就是为了给老师看,好让老师夸一夸吗”
可十多年之后,当初爱读书的那个同学功成名就,成了当初一众讨论里最优秀的那一个,不仅拿着月薪二万五、六的工资,还开着几十万的豪车、住在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里…
现在再想想,当初私底下的议论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嫉妒
![]()
是的,学习这件事根本就是做不了假的
你热爱它,它才能成为你眼里的一道光,然后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直到合二为一地发挥出人生中最大的本领和价值
还认识一个女孩子,从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起床要晨读至少20分钟
刚开始的时候,妈妈只让他把晨读当成一种习惯,可当习惯成了一种本能后,女孩每天早上到点了就会起床读书,哪怕是出去玩到亲戚家做客也会随手背着书包、带着要阅读的课本
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态度
可事实上,哪有什么与生俱来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学习这件事情,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后天的培养和环境影响
听女孩妈妈说,刚开始的时候女儿也不爱读书,可语文老师逼得紧,每次成绩不太理想时就会把她喊到学校训话,理由也是“孩子理解能力太差了”
![]()
没办法,妈妈能做的,就是每天早上坚持起床陪女儿晨读,刚开始是读一页,后面熟练了就是两页、三页、甚至更多页
直到,孩子慢慢把晨读当成了习惯,每天不拿书朗读就觉得空落落地少了什么时,孩子的语言成绩也是肉眼可见地提升了
所以,学习和阅读是一样的,从来就没有一飞冲天的成就,只不过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在偷偷努力罢了
提高孩子阅读效率的方法也是一样,千万不要太功利性地只听结果,特别是孩子刚阅读完之后,与其对孩子说“你读懂了什么”,不如对孩子说:“你能把书中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我听吗?爸爸妈妈是文盲,一看书就头晕,可我们就喜欢听故事”
如此,孩子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也能让阅读这件事变得更丰富、多元化一些了
![]()
03
限制性阅读
孩子读什么,必须是和学习有关的历史和散文
一说起阅读,可能很多家长都会风风火火地给孩子网购很多和学习有关的历史呀、散文啊
可从阅读的角度来说,阅读本身就是为刺激兴趣而生,如果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那多半对学习也不会太感兴趣
有一个男孩,从小学开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成绩方面呢,也因为阅读的原因吧,总是能精准地找到一道题的中心点,并且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可自从进入初中之后,男孩的学习成绩却一跌再跌,直到从及格变成了不及格
也因为成绩下滑的速度太快了吧,老师很快就找到家长了解情况,没想到男孩妈妈听到老师的反馈后,第一反应居然是:“那我赶紧回家再多给孩子买一些历史、和散文”
老师一听,当时就赶紧阻止:“是孩子喜欢读历史和散文吗”
妈妈摇摇头
老师再次建议:“如果是孩子不愿意的事情,你强迫他去做了,那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反感和忤逆的想法,即便是看着他在读书,真正读到脑子里的内容根本就没多少”
果然,当男孩回家后,妈妈镇定自若地问他:“你喜欢读历史和散文吗”,男孩很坚定地摇摇头
妈妈又问他:“既然不喜欢,为什么每天又要拿着书读呢”
男孩鼻子一酸,然后解释说:“还不是怕你会骂我呀,每次只要我一说学习累,你就会批评我,你说的事情没有做,迎来的也是当头一棒打击,我怕了,还不如做做表面功夫,至少你不会天天在我耳边没完没了地唠叨”
![]()
看吧,孩子学习、成长的真相就是:越催孩子越反感,越打击孩子的信心就会越脆弱
很显然,学习这件事情不仅要积极自觉的态度,还需要有一个相对于轻松又开明的环境,孩子可以自己去安排自己的所有事情,但犯了错也必须要自己去承担责任
如此有放任、又有牵制性的管理,才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真正的托举真相,宗旨也在于:养成好的习惯,好的心态,还有好的经验
![]()
那么,关于如何提升孩子阅读质量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