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理论上,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屏幕并不会直接导致或加速老花眼的出现,但它可以被视为一种“催化剂”和“症状放大器”。
人眼的结构极为精细,它通过一套复杂的成像系统,使我们能清晰观察和理解远近不同的景物。这一过程得益于眼球的调焦机制,类似于照相机的伸缩镜头,由睫状肌、悬韧带、晶状体组成。简单来说,三者都具有一定弹性,类似弹簧,能在良好状态下灵活地伸缩,以适应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不同距离视力的需求。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随着年龄增长,睫状肌、悬韧带和晶状体的弹性会逐渐减弱,这类似于弹簧因老化而变得僵硬,无法像以前那样有效地压缩。这种生理性的调节功能退化被称为“老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花眼”。
现代社会里,电子屏幕,尤其是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社交的必备工具。这会加速老花眼的提前到来吗?应该说,它不会加速生理老化,但确实会让一些人比同龄人更早感受到老花眼的症状。
每天直面布满小号文字的屏幕
老花眼通常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在所有导致老花眼的风险因素中,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从40岁到50岁,每年患老花眼的几率增加16%。与正常视力者相比,远视患者患老花眼的几率更高,因为未矫正的远视患者需要消耗部分剩余的调节能力来克服他们的远视问题。
国外一项研究还显示,女性老花眼的发生率更高,并且随年龄增长,女性老花眼发生率的增长幅度比男性更大。也有研究发现,身材较矮的人群老花眼发病更早,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使用更短的工作距离,需要更大的调节力。
出现老花眼后,您可能会开始注意到,为了清晰阅读手机或书籍,需要将它们拿得更远一些。即使能勉强适应,近距离阅读或书写的持续时间也会明显缩短,长时间进行这些活动后,可能出现眼痛、头痛、眼睛酸胀等不适症状。
并且,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开始更早地暴露在电子屏幕前——尤其是手机这块小屏幕前。据不完全统计,智能手机是全球使用最频繁的数字屏幕,用户数量已超过70亿。30至50岁人群通常是单位和企业的核心力量,他们通常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因此往往拥有多种功能丰富的电子智能设备。同时,他们每天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8个小时。
电子屏幕给我们带来全方位的视听娱乐享受,也让我们自很小的岁数开始就直面布满小号文字的屏幕。这种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需求,让眼睛的调节负担大大增加,也使得调节力刚刚开始下降的早期老花眼患者“无处遁形”。很多人因此感觉老花眼提前了。
总的来说,老花眼是人体生理机能退化的自然表现,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虽然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间并不能决定老花眼的发生,但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确实可能会加速老花症状的出现。
调节痉挛与老花眼初始症状相似
电子屏幕暴露对眼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长时间进行近距离工作时,眼球中的睫状肌会持续收缩,导致悬韧带和晶状体发生相应变化。这种持续的收缩状态可能导致睫状肌痉挛,类似于弹簧被过度和长时间压缩。久而久之,即使在远眺时,睫状肌也无法及时自主放松。这意味着晶状体需要一直处于较凸的状态,导致眼球出现类似近视的症状,即看远处物体不清晰,容易被误认为是近视加深,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被称为调节痉挛。
发生调节痉挛后,轻微的患者可能通过休息一段时间,视力就能恢复,这种远近转换迟钝的情况与老花眼的初始症状非常相似。而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无法自主放松睫状肌,长时间的肌肉痉挛通常会伴随眼痛、眼酸、眼胀,甚至头痛等不适症状,这类人群通常需要药物干预以帮助肌肉放松。
此外,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医学验光,验配的眼镜可能存在过度矫正的情况,例如原本300度的近视,配的眼镜可能是350甚至400度,过度矫正的眼镜相当于给眼睛造成了远视状态,这种情况下看近处时需要启动更多的调节力。再加上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屏幕,会进一步加重上述视疲劳症状。
其次,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屏幕者大多存在干眼症状,如眼干、酸涩、眼红、畏光、视物波动等。尽管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干眼症眼药水,但大多数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非根治。
这两重因素叠加,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引起身心不适,还会影响工作效率。据研究分析,在全球范围内有2.44亿年龄小于50岁的老花眼人群,估计因老花眼导致每年生产力损失达110亿美元,占每年全球GDP的0.016%。
优先使用电脑而非手机办公
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导致的视疲劳问题凸显,如何科学用眼、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1、进行医学验光后再科学配镜。避免因配镜不当引起的额外调节需求,及时矫正屈光不正,特别是对于远视患者。
2、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设备。优先使用电脑而非手机进行办公,因为小屏幕往往字体更小,使用距离更近,这会需要更多的调节,从而加重视疲劳症状。
3、遵循“20-20-20”法则,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抬头看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至少20秒,以放松调节。这里的“20”只是一个参考值,关键是在感觉到视疲劳时适当抬头看远处。
4、保持环境明亮适中。在明亮环境中,瞳孔会缩小,可以适当增加景深以弥补调节的不足。使用电子屏幕时,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近的距离诱发更多的调节。
5、出现老花症状时及时就医。如果出现老花症状,并且在充分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建议去正规的眼科门诊进行系统性检查和治疗。
针对老花眼,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涌现,如渐进多焦点老花眼镜及老花隐形眼镜、老花眼药水、老花眼角膜激光手术和多焦点人工晶体等,可根据个人的生活工作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老花矫正方式。
综上所述,老花眼是一个自然的衰老过程。理论上,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屏幕不会直接导致或加速老花眼的出现,但这种使用习惯会显著增加眼睛的负担,使我们提前感受老花眼的不适症状。因此,科学地使用电子屏幕,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是在为眼睛“减负”的最佳投资,由此延缓老花眼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