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业余休闲时光,爱好骑行的新桥镇居民钱翔骑上自行车,穿过新贯通的明华路隧道,十分钟便抵达闵行元江路。而在五年前,同样的路线需要绕行工业区近半小时。“现在隧道通了,骑行的心情也更畅快了。”他的笑容背后,是新桥镇“十四五”期间以“小交通”服务“大民生”的扎实足迹。
![]()
从“割裂拥堵”到“立体畅通”
从绕行到直达,交通网的完善便利了钱翔的休闲生活,更是解决了出行的重要难题,“以前去虹桥机场接送家人,得从九亭绕沪松公路。”钱翔翻开手机地图,指着新开通的莘砖公路匝道说,“去年底匝道竣工后,嘉闵高架一脚油门直达虹桥,耗时从45分钟压缩到20分钟。”这一变化,源于G60莘砖公路匝道工程——新建双向匝道、拓宽闵松公路至八车道,彻底破解了新桥镇和临港松江科技城“上高速难”的痛点。
![]()
图说:G60莘砖公路匝道。
由于历史原因,新桥镇域内跨区断头路较多,加之铁路与高架的空间阻隔,区域交通长期面临“南北分割、东西阻塞”的困境。新桥镇副镇长付本林介绍,“十四五”初期,新桥镇通过“对外枢纽突破、跨铁通道贯通、镇域路网加密”三大维度系统发力。五年来,对外交通枢纽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G60沪昆高速莘砖公路匝道工程,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工程也正式落地,在新桥镇域内设置科技园站、场西路站、场东路站等3个站点,填补了镇域无地铁覆盖的空白,成为连接上海中心城区的交通“大动脉”。
跨区域交通连通性实现质的飞跃。申北四路隧道与明华路隧道两条下穿铁路立交的贯通,形成了“东西双隧道”格局,彻底打破了铁路的物理阻隔,使松江与闵行之间的跨区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新格路南延伸段跨越张泾河与中山街道缤纷路衔接,有效疏通了区域内部“毛细血管”。春常路与新桥申光路的打通,也织密了跨区域路网联系。
![]()
图说:申北四路隧道。
镇域内部路网质量与密度显著提升。五年间,新桥镇累计完成道路新建、修缮工程共27条,如对金都西路等核心主干路进行路面修缮和排水优化,推进新育路、民强路等“白改黑”工程,提升行车舒适度。此外,通过推进场西路、站前路北侧慢行空间改造,并同步建设开放休闲林地,打造了“交通+生态”的友好型空间。
在攻坚克难中保障民生出行
道路升级的背后,是施工方与居民需求的反复磨合。为了保障施工期间的通行,集镇中心路段只能半幅作业,但扬尘、噪音投诉不断,甚至出现过“钢板异响投诉刚解决,又因铺石子扎胎被投诉的窘境”。如何平衡工期与民生?施工团队打出“时间差”:在无居民区路段提前至早6点开工、延至晚8点收工,避开高峰;在居民区附近,严格限制高噪音作业时段。此外,关键路口设警示标志、围挡及专人疏导,洒水车日均作业频次增加50%。
“工期压缩一天,居民干扰就少一天。”施工单位明中公司负责人蒋政辉回忆,金都西路中修时,为避开春节拥堵,施工队不计成本抢工,硬是在年前完工。
更棘手的是跨区域协调。申浜路建设时,因部分路段与铁路保护范围重叠,工程一度停滞。“我们聘请第三方安全评估,派专人赴铁路局培训,最终在铁路部门监督下完工。”新桥镇规建办负责人孙君辉介绍。
这种“绣花功夫”也体现在规划前置——新桥镇聘请专业团队制定交通专项研究,为G60科创走廊后续优化预留空间。站在“十四五”收官节点,新桥交通网已从“割裂拥堵”升级为“立体畅通”。展望“十五五”,据悉,新桥镇将继续保障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G15高速改扩建等重大工程落地,进一步加密镇域路网,缝合G60高速两侧空间,持续构造内畅外联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原标题:《“小交通”疏通民生“大脉络”,新桥镇“十四五”期间道路交通网升级纪实》
栏目编辑:李一能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曹博文 通讯员 李谆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