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创新药港股AB面:二级市场疯狂,一级市场困惑

0
分享至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深蓝观)


王晨 | 撰文

又一 李昀 | 编辑

最近几个月,在生物制药一级市场投资人扎堆的群里,大家关于香港生物制药二级市场的话题(吐槽)格外多。

他们曾经参与投资过或当初调研过的公司,其中多家在这两年已上市,他们的眼光自然追随这些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涨跌,随之检验当时自己决定投资与否的眼光。

这半年,在他们眼中,一级市场的估值逻辑,在二级市场上反倒“看不懂”。

当看到产品落后、靠运气上市后股价扶摇直上到远离一级市场估值的天价时;当一些投资人集体看好的创新性强的公司,在大盘一片红、也持续惨绿时;群里跌宕起伏,时而上演“捉妖记”;时而充满“失意伯乐”的叹息。

虽然一级市场的投资者风格、偏好各有差异/流派,但关于公司估值的基本逻辑和判断标准却有相对的一致性“consensus”。当今年来同样的公司忽然到了二级市场上,呈现出了和一级评估价值相反的路,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们需要时间把二级市场的疯狂和理性,纳入研究范围。

而这半年的港股市场,离研究“理性”有些远,却是一个绝佳的让人理解二级市场“疯狂”状态的窗口。

一个投资人坦诚,“我们并不是对于二级市场陌生甚至可以说‘无知’的,因此对于一些现象有些愤怒,不吐不快。”

在这场狂欢中,幸运的是,一些质地不错的公司成功上市,且踩中红利;另一方面,一些质地一般,并没有太多投资价值的公司不仅上市,而且股价高得“不正常”。“市值维护”、“市值管理”这些本来在二级市场上中性的词汇,在港股流通盘小,操纵股价相对容易的市场上,在一些公司那里变异出了“市值操纵”。

“虽然这种愤慨是出于我们行业内专业价值判断跟市场偏离的方面,但是也不希望二级市场被这种操纵带偏,因为最终受苦的会是股民,如果二级市场带崩了,又会反向影响到我们整个行业的正面发展导向。”上述投资人表示。

毕竟,经历过寒冬,一方面会增强对基本价值判断的信心,但更会对“泡沫”的出现,充满警惕。

踩中红利的公司们

短短两年,中国生物制药界第一次见识了什么是周期。

也不过短短3个月,更让人见识了周期从低谷到高潮有多么让人猝不及防。

在2025年1月份的JP摩根医疗健康大会上,正好是中国创新药资产被全世界看见的时刻,会场上放眼望去,目之所及都是中国面孔。许多biotech从业者“带着绝望寻找希望”,上述投资人也去了现场,他回忆:“信心比黄金重要,那时大家还都愿意积极出去,寻找海外希望,这份执着在当时看来尤为重要”。

谁也没有想到,1月份时,JP摩根的国外BD机会还是那些上市无望biotech的“远水”,3个月后,一波破天红利从天而降。

后面发生的故事,不仅现在多次出现在我们文章的段落中,也必将会出现在未来中国创新药发展的历史回顾中。

沉寂两年多后,中国biotech迎来一波IPO热潮。一级市场投资人陪跑多年的公司,在过去半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大悲大喜:从去年biotech一级融资无望、上市遇阻,现金流竭尽枯竭,创始人面临回购对赌压力;一些投资人和创始人剑拔弩张,几欲掀牌桌……不过短短几个月,二级市场IPO开闸,3月份国际资金回流中国股市,港股IPO张灯结彩,2月份,一些即将上市的biotech又面临基石投资难求的困境,2个月后,基石又被疯抢。

过去两年(2022-2024年年尾)香港恒生生物科技指数(ETF)体下跌约40%,到了2025年9月份,不仅两年的跌幅涨了回来,整体又持续上涨近40%。

在上升周期时,几乎所有投资人都把“长期主义”挂在嘴上;但寒冬时,除了极少数美元基金外,大多数机构身体却很诚实,一些投资人自顾自跑着上岸,几个月前一些投资人坚持让创始人兑现“对赌”协议中回购承诺,其中起诉申请财产保全的投资机构也不在少数。但看到IPO回暖,一些险些和创始人撕破脸的投资人,又变回了“同路人”。

还有另一些投资人,虽然内心有压力,艰难的坚持着“长期主义”的价值观,虽然也不知道是否能走多远,但也没有选择给那些努力自救、坚持不放弃的创始人压力,一起等待回暖时机。

这场回暖,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开始大家都很高兴,看到一些质地良好的公司终于上岸,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回报,觉得我们的坚持没有白费。”一位一级市场投资人回忆。

拉开今年3月份一长串港股IPO的名单,4月份上市的映恩生物成为第一家踩中周期红利的公司。

映恩是2024年,靠license out大单出圈的代表。2024年年初,ADC领域大火,一笔超过10亿美元潜在总金额的License-out,在全球 Biotech 交易量断崖式下跌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抢眼。

在创新药寒冬中,能靠海外授权大单就能赚得现金流活下去的公司,是周期下行中不多的选择中优质的标的——短期有钱,长期创新能力得到全球范围内承认。即便有出海光环加持,映恩自己的上市却经历了反向的波动。2025年2月份,创始人找基石无人问津、询价遇冷;到3月份的时候,开始有外资回流,它的海外授权交易,在审美上比较符合美元基金的喜好。到了4 月份,逐渐成为追捧对象,4月15日挂牌后市值一度飙升至五六百亿元,随后伴随着大盘回调去泡沫化而重新盘整。

随后,一系列在一级市场投资人看起来产业价值确定的公司,都在上市前经历了这一过程。其中一家有商业化产品上市,且后续管线潜在数据被看好,在其赛道全球范围都算的上的佼佼者,也是在年初找基石遇冷。许多地方产业基金明确表示:“投资可以,做基石不行。”前两年港股一上市就破发,已让有六个月锁定期的基石投资成为投资人避之不及之地。5月份之后、上市之前,形势突转,其基石和铆钉份额,炙手可热,一些当初拒绝过这家公司的基金,也回头通过中间渠道要份额。

在市场情绪的推动之下,一切都被放大。

港股市场,忽然从几近干涸的河床,变成了许愿池。

繁华下的异动

前几年被国内商业化、外资撤出等因素压下来的创新药的繁荣,2025年下半年,在港股打开一扇门后,被压抑的火苗,熊熊燃烧。

在风口上,价值被数倍放大;没有价值的,也被吹上天。

随着自己早期投资的企业上市,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们带着一级的逻辑去关注二级市场。

逐渐,一位投资人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劲。从5月份开始,第二批在红利期的公司开始上市,其中不乏鱼龙混杂者:有的公司不上市就要清算破产;还有一些公司,被当成新故事包装的业务内容其实早已经“过时”了。

还有一家公司,只不过踏上了减肥的风口,而实际上公司账上所剩不多,不得不靠最后各种办法融资借贷的资金撑到了上市的日子。他们没有选择投资。这家公司上市前一天,市场都认为“股价会破发”,结果没想到这家公司首日股价暴涨超过两倍。

他们在群里纷纷苦笑:“实在看不懂”。

后来,看不懂的事情越来越多。

和映恩同属于最早一波吃到红利的公司药捷安康,因为股价异动,被纳入“异动股”的范畴,它于2025年6月23日以13.15港元上市,因流通盘极低(仅1.38%)、9月被纳入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及核心药物Ⅱ期临床利好推动,股价在9月5日至16日从约63港元狂飙至679.5港元,市值逼近2700亿港元;然而同日午后暴跌逾50%,收于约192港元,市值回落至700亿左右。截至最新时间(11月17日),在700亿上下徘徊。

在多位投资人的认知中,即便市值700亿,也属于“价格明显偏离基本面”,他们认为:“这家公司的合理估值应该在50-70亿”之间。

这位投资人认为:“映恩这样公认的质地良好的公司,在风口上也被催化至600亿港元市值,也有点虚高,回落至约300亿更符合其目前商业进展,而药捷安康仍在700亿区间,则‘明显偏高’ 。”

除了药捷安康之外,轩竹生物、海西新药等公司的股价走势,近期也成为一级市场投资人关注的焦点。

于2025年10月以每股11.60 港元发行的轩竹生物,上市首日上涨126.72%,市值一度达到约136亿港元。据公开报道,在上市后第六个交易日,其市值推升至接近320亿港元,累计涨幅超过430%。截至11月17日,公司市值约329亿港元。

同属 10 月上市的海西新药发行价为 86.40 港元/股,首日上涨约 20.6%。此后股价继续走强,在 11 月中一度触及 145.9 港元左右,累计较发行价上涨近 70%。

对于这些涨幅,多位投资人表示困惑。一位长期关注医药板块的投资者称:“其中一家企业目前的收入结构还是以仿制药为主,从业务构成来看,很难解释股价为何能在短期内涨到这个区间。”

一位医药产业界从业二十余年的人士觉得诧异,近期许多医药圈外的投资人问他一些医药上市公司是不是值得买入,他们觉得很有潜力,要做资本运作,打包一些概念进去。“在我看来,他们提的那些公司,产品非常落后,也没有什么后续的产品,圈内人都知道。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公司都火了起来?”

为何价格偏离价值?

在过去半年的观察中,香港股市在直线上涨一段时期后,也开始有起落。让一级市场医药投资人们感到挫败的点是:他们感觉价格远高于价值的公司大涨且保持稳定,他们认为质地良好、产品被看好的公司却下跌,有的甚至较当天的大涨下跌了一半多。

例如,有一家被一级市场公认看好的创新管线较多且有潜在out-license潜力的公司,2025年7、8月份在香港上市,市值接近150亿港元。其后至10月,股价已回落,市值跌到110亿港元出头;

另外一家踏上了这波红利的尾巴,已有商业化产品上市、且下一个冲一线疗法的药物潜力较大的公司,市值一度跌了一半。

这类在一级市场投资人心中“价格为何疯狂偏离价值”的点,在二级市场投资人那里并不陌生。

港股的股价之所以相对好操作,原因很直观:很多新上市医药公司流通盘小,大部分股份被基石投资者或核心股东锁住,通过质押基石股或签署“抽屉协议”等方式,把股价短期推高。再加上港交所允许的绿鞋、回拨等市值维护机制,本来是稳定股价的工具,但在小流通盘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放大作用,短期内把股价炒高。

多位从业者表示,在部分近期股价涨幅剧烈的公司中,其基石投资者结构较为特殊,大部分份额由关联方承接,甚少看到市场化基金的身影。而上述两家真正质地较优的公司则因为相信自身硬实力,没有护盘,而最终导致“差生向上、优生向下”,令人唏嘘。

一位长期关注港股的二级市场投资人表示,一些股价剧烈波动的公司在发行安排上“并不透明”,容易让专业机构产生疑虑。“有一家18A公司子公司上市时,据我们了解,公开市场化基金几乎没拿到基石,全由关联方承接。”

“还有一家,公司原本就流通盘很小,最后只有极少数专业基金拿到一点点基石,还是因为原本是老股东,不得不配。我们这些做二级市场的人,会担心实际的定价支撑不足。”

这位投资人坦言,在他们看来,此类发行结构容易导致市场对估值的“含水量”产生争议,但实际情况仍需以公司披露为准。在熟悉二级市场操作的投资人看来,近期部分公司股价的快速上冲“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市值维护”。

“有些走势更像是为了明年冲港股通,把价格先推上去再说,”一位投资人称,“不能断言是违规,但这种节奏确实不像市场化买盘。”投资人强调,这只是基于交易层面的观察,不构成监管意义上的判断。

反倒是一些业界公认基本面扎实、但股价却不够稳定的公司,基石投资人大多都是专业的投资机构。例如映恩、维立志博、劲方医药等公司的基石投资人大多都由OrbiMed等这些市场化的专业投资机构构成。

如果基石由市场化基金构成,股价是很难被操纵的。但在创新药领域,尤其是脆弱的市场环境下,股价大起大落是正常的事情,

“创新药公司临床管线的数据显示未完全符合预期时,专业基金通常会根据自身判断选择减持,股价通常会出现回调。反倒如果股价主要由利益相关方支撑,短期可能保持稳定,但一旦撤出,股价可能快速回落,普通投资者承担风险。” 一位二级市场投资人表示。

“有一些公司的创始人,只相信数据驱动,关注产品本身,对合规的市值维护,甚至有些‘不屑’,这也走入了一个极端。”一位产业界人士分析。

公司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市值维护。投资人说:“挑选专业基金作为基石,设计合理的锁定和分配结构,注重长期价值陪伴,而不是追求短期波动。”这种方式体现的是长期信心和企业基本面的认可。一位产业界人士表示。

-04-

最担心的事情会发生吗?

一位一级市场投资人,在这半年观察港股上市创新药股价的过程中,一度对自己产生过怀疑。

在他表达自己的不解和愤怒时,有人提醒他注意自身的盲点。

有人反问他:“一级市场看二级市场的时候,会带着自己的思路去判断,但二级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即使关注长期价值,也得理解股价的短期表现完全不同。”

他内心也在批判自己的认知:“为什么二级市场要遵从你一级的判断?你既然在二级市场玩,就应该按照二级市场规则来。”

但他发现,如果把二级市场的异动合理化,会影响一级投资人的思维和选择:“二级市场投资者如果关注的大多是估值溢价,而不是管线进展或BD成绩。大家开始拿估值溢价的多少去对标。”

最终,他经过阶段性的思考后,反驳上述质疑: “可以质疑我们在价格波动区间的判断不专业,但不应该质疑在长期价值上的判断。

在经历过寒冬后,虽然一些投资人普遍对“红利的可持续性”不再期待,但却对“真实价值”有了更多的信心,在中国创新药一级市场投资人的判断里,中国创新药的基本面依旧让人充满希望。

一位年初在JP Morgan参会的投资人表示,年初感觉大家都出海找希望,这一年创新药对外投资许可的总金额接近千亿美金;但这一年来,感觉国内市场的空间也在上升。据他观察,国内需求端在向好:“以前这些创新药,第一年几千万,第二年小上个亿,现在第一年就破亿,第二年五六个亿,第三年直接破十亿。”在进入医保国谈前,仅靠市场化销售的爬坡速度远超预期(如2-3年内破10亿),证明了国内市场强大的支付能力和需求。这是比BD故事更扎实的支撑。

此外,供给端也在加速,不仅是药品不断迭代,“不断有创新的东西出来”,还有资金和技术投入。投资人补充道:“这一年,企业的研发项目越来越多。”

而港股二级市场的繁荣,应该属于创新药“供给端加速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战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NBA剩余赛程难度排名!雷霆四战掘金,5队难度最高,湖火难度最低

NBA剩余赛程难度排名!雷霆四战掘金,5队难度最高,湖火难度最低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20 18:31:05
上海今起升温,昼夜温差大

上海今起升温,昼夜温差大

鲁中晨报
2025-11-20 07:30:04
儿子病逝,儿媳带孙子去了北方,15年后孙子突然回来,我泪如雨下

儿子病逝,儿媳带孙子去了北方,15年后孙子突然回来,我泪如雨下

媛来这样
2025-11-19 08:50:14
曝罗志祥已立好遗嘱,每次治疗都强撑笑容,只愿妈妈能好好活下去

曝罗志祥已立好遗嘱,每次治疗都强撑笑容,只愿妈妈能好好活下去

梅亭谈
2025-11-19 15:40:25
余承东:尊界S800累计大定达1.8万台

余承东:尊界S800累计大定达1.8万台

界面新闻
2025-11-20 14:38:40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丁丁鲤史纪
2025-11-17 17:59:46
口无遮拦!戴军自曝和李静关系没破裂的原因,称:我俩没睡过

口无遮拦!戴军自曝和李静关系没破裂的原因,称:我俩没睡过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8 18:10:27
50万赔偿款一个月输光,网友痛心:这就是财不外露的教训!

50万赔偿款一个月输光,网友痛心:这就是财不外露的教训!

特约前排观众
2025-11-19 00:10:06
39岁何洁长沙逛超市被偶遇,脸肿褶多身形肥硕,5位保镖贴身保护

39岁何洁长沙逛超市被偶遇,脸肿褶多身形肥硕,5位保镖贴身保护

柠檬有娱乐
2025-11-20 09:42:32
票房6.8亿,联名卖断货!《鬼灭之刃》为何这么疯?

票房6.8亿,联名卖断货!《鬼灭之刃》为何这么疯?

科学发掘
2025-11-20 14:35:45
虚构:《推背图》52象:日月丽天,群阴慑服,重大转折来临

虚构:《推背图》52象:日月丽天,群阴慑服,重大转折来临

阿郑的读书日常
2025-03-10 10:12:04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外交部: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外交部: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7:41:46
理想汽车被曝“大反思”:承认节奏变慢,后续产品或不再“套娃”

理想汽车被曝“大反思”:承认节奏变慢,后续产品或不再“套娃”

IT之家
2025-11-20 08:14:10
失联多日的26岁中国网红“橙子姐姐”和另一位21岁中国女孩,都因涉电诈和跨境贩运人口被抓了……

失联多日的26岁中国网红“橙子姐姐”和另一位21岁中国女孩,都因涉电诈和跨境贩运人口被抓了……

贴小君
2025-11-20 07:44:03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访史
2025-10-25 20:01:18
IT“内鬼”抄私募作业做“老鼠仓”被重罚:获利8800万,被罚没1.77亿,5年市场禁入

IT“内鬼”抄私募作业做“老鼠仓”被重罚:获利8800万,被罚没1.77亿,5年市场禁入

红星资本局
2025-11-19 17:42:15
网约车出险4次,保费涨到19800元!司机:只有一家愿意续保!

网约车出险4次,保费涨到19800元!司机:只有一家愿意续保!

网约车焦点
2025-11-19 11:43:17
美专家:中国仍远落后于美国,美国手握5大优势,别高估中国了

美专家:中国仍远落后于美国,美国手握5大优势,别高估中国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19 16:55:03
被美国骗了?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

被美国骗了?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

凌风的世界观
2025-11-04 09:50:27
如今的婚姻,很多时候基本上,是男人一个人在负重前行

如今的婚姻,很多时候基本上,是男人一个人在负重前行

加油丁小文
2025-10-13 11:22:54
2025-11-20 19:15: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46799文章数 45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头条要闻

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 7台奥迪跟到工厂

头条要闻

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 7台奥迪跟到工厂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换购价15.98万起 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教育
手机
游戏

亲子要闻

三个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都喜欢吃什么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教育要闻

英语听力的压迫感!

手机要闻

消息称vivo X Fold6走普及路线,正测试骁龙8 Gen 4

《永恒之塔2》捏脸被玩出了花!从日本老师到科比哥布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