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一到,一些象征“时间在往前走”的小仪式也接连涌现。对很多关注影像、时尚或文化内容的人来说,倍耐力年历就是这种年度仪式之一——它不像真正的日历,更像一个反映情绪的时代记录。

今年的年历主题是“元素(Elements)”,邀请了捷克摄影师 Sølve Sundsbø 掌镜,于是发布地也应景地定在布拉格(花少人基因动了)。
倍耐力选在了布拉格市政之家进行发布。这栋建筑坐落在旧城与新城之间的共和国广场,是捷克人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它的音乐传统、舞台气质、以及那种中欧式的优雅,都与“元素(Elements)”这个主题莫名地契合。
![]()
今年发布会的流程,也比往年更“戏剧化”了一点。
正式入场前,我先经过了一个小小的“前序”——模特们在楼道里演绎不同的元素,像是用身体语言先把你带进那套世界观里,给主场做了一个带着氛围的过渡。

走进主会场之后,气氛直接切换成音乐剧现场:交响乐、影像、光线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把布拉格本身的古典艺术传统,与今年主题 Elements 的抽象气质结合得非常顺滑。

发布会中间还出现了一个特别可爱的瞬间。
我在现场遇到了杨紫琼的丈夫 Jean Todt。他看见台上年历发布结束,直接掏出手机视频电话杨紫琼,让她隔空和 Tilda Swinton 打招呼。我就这么目睹了两个影后视频聊天的画面......
![]()
![]()
顺带一提,这两人也都超nice......
![]()
![]()
今年的主角,也就是摄影师 Sølve Sundsbø 及部分出镜者,也都到场了。磅礴还在发布会前夜对他们逐一做了专访,听到了许多关于拍摄、关于创意、关于“元素”到底怎么被转化成影像的幕后故事。
![]()
好了,主题和主角都登场了。接下来,我们就正式来说说:2026 年的倍耐力年历,到底拍了什么?
![]()
Sølve Sundsbø 是谁?
本次年历的掌镜者 Sølve Sundsbø 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时尚摄影师,更像是把镜头当作技术实验室的艺术家,也正是这种“不按套路来”的特质,让整册年历变得有意思,也更符合当下的时代感。
![]()
如果要用一句话解释 Sølve 的影像风格,可能要回到他自己对“美”的定义:“美是极具个人色彩的,真正的美必须既引人入胜,又带有些许挑战性。”
![]()
这句话几乎能套进他的所有作品:他喜欢用 3D 扫描、影像合成、数字后期等新方式,让照片处在“像现实但又不是现实”的奇妙边界上。画面看似真实,但总有点超现实的能量,让你忍不住盯着看很久。
![]()
Sølve 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是 Coldplay 的专辑《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封面——那张“断头白雕像”,后来还被英国皇家邮政选进“经典专辑封面”系列邮票。
![]()
2011 年,他又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都会·McQueen: Savage Beauty”拍摄宣传影像,用他标志性的视角去回应麦昆的时装精神。那种“先锋遇见先锋”的张力让很多业内人士直到今天都记忆犹新。
![]()
所以,当他接手一个以“自然元素”为主题的年历,你几乎能预见,这个“自然”一定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被他重新拆解后的自然隐喻。

“元素” 怎么拍?
今年的主题 “Elements” 听起来像一本自然教科书:土、水、火、风,再加上一些更抽象的东西,比如以太、能量、光。
但 Sundsbø 从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他完全不想拍“自然教材”。
![]()
他先去英国海岸和乡间拍真实的火焰、云层、波浪和日落,再把这些素材带回影棚,用巨型 LED 屏幕“重建自然”。所有出镜的人,都在这种合成环境里完成拍摄。
![]()
出镜的 11 位女性来自影视、音乐、运动、时尚等领域,几乎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章节里找到与“自然元素”呼应的东西。
![]()
比如杜鹃,被赋予“云”的意象。Sundsbø 说她的轻盈几乎是本能的:“杜鹃她不仅是演员和模特,更曾是芭蕾舞者,这赋予了她一种超凡的灵动感。对我来说,杜鹃身上有一种与轻盈、优雅、美丽相契合的特质。”

Tilda Swinton 被放进“花园”的意象,也是基于摄影师对她生活状态的理解:“只要不在片场或国际舞台,她就会回到苏格兰的住所,沉浸在真实自然之中;把她置于花园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选择。”
![]()
网球冠军 Venus Williams 落到了“火”这个元素——而她对“火”的理解也与她的职业生涯高度契合:“作为一名需要去比拼的运动员,你骨子里必须保有那份炽热。你必须从中找到乐趣,否则职业生涯就难以为继。
很多时候,支撑你走下去的唯有那团火。当一切都不顺利,或者当你身体不适时——你几乎永远无法打出完美的比赛,完美发挥的时刻少之又少——正是那份决心、那团火、那份激情,支撑你渡过难关。所以我认为,“火”这个元素确实强化了我的特质。”
这种情绪与能量的结合,也让“火”成为整册年历中最具现场感的画面之一。
![]()
顺带一提,大威还给我签了网球,当晚应该没人比我更幸福......
![]()
演员 Gwendoline Christie 这次拿到的,是所有元素里最“玄妙”的那一个——以太。
这次能见到她,我也算是追星成功。两次遇到她,我都用了不同的角色来叫她——一个是《星期三》里的校长,一个是《睡魔》里的路西法。我还说欢迎她来中国,她说她太太太想去了,请一定带她去!
![]()
回到这次拍摄的主题。第一次听到自己要诠释“以太”,Gwendoline 的反应非常真实:“我深感好奇——因为我并不完全知道这个概念。”
为此她特地做了研究,了解到以太曾被认为是第五元素,是光的传导者,也是连接万物的介质。她说:“这和今天的‘连接’讨论高度重叠。当我去理解它时,我想到的是爱、希望、平衡、和谐,还有一种更难定义的能量。”

对 Gwendoline 来说,这次拍摄不再是“展示身体”,而是“呈现能量”,是一次关于存在、连接与精神性的探索。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以太”会落在她身上:她本人的气场就像一种不可描述的能量,强大、温柔,又有点超现实。而这次年历,也让这种特质被捕捉得恰到好处。
![]()
这本年历里最让人意外的出镜者,也许是 Eva Herzigová。
这是 Eva 第三次出现在倍耐力年历,首次可以追溯到 1996 年和 Peter Lindbergh的合作。
![]()
当我见到她的那一刻,真的像穿梭到了90年代的时装黄金时代,我忍不住跟她说:从我入行开始就在看你走秀,你怎么一点没变?
![]()
这次,她负责的是“水”。Eva 告诉我这是一次特别的拍摄,水把她从“姿态”里解放了出来:“在水里,我什么都无法控制——表情、动作、连光从哪里来都看不清,只能顺着水本身的力量去流动。”
二十多年后,她已经成了能和镜头对话、甚至让自然“在她身上发生”的女性。
![]()
整本年历看下来,你会发现每个人都不是在模仿自然,而是在与自然建立另一种关系。她们借由元素的语言表达自己,也在“放掉自我、进入自然”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更本真的呈现。
![]()
或许这也是 Sundsbø 所希望的:自然不是题材,而是一种方法。

一部“年更艺术品”
回看倍耐力年历的历史,很难把它简单归类为“企业挂历”或“客户礼物”。它更像是一部随着时代一起更新的艺术作品。
![]()
它给予创作者拥有极高的自由,不需要服务市场,只需要服务时代感受和艺术美学。
![]()
几十年来,倍耐力年历几乎每次都踩中当年的文化脉搏:从六十年代的解放身体,到九十年代的超模文化,再到过去十年对女性叙事、多元身份与精神能量的关注,它几乎是一本视觉版的“时代心理年鉴”。
在采访里,Irina Shayk 也提到这一点:“随着时间推移,倍耐力年历已演变成某种意义更为深远的存在——它关乎对女性的礼赞,关乎对女性成就、力量与团结精神的颂扬。……而今年,我完全认同倍耐力年历的愿景——那就是颂扬女性的力量。”
![]()
从这个角度看,2026 年的 “Elements” 接在前几年之后显得顺理成章。
毕竟,这几年关于身体、女性、身份、自然的讨论,早就不再停留在“看上去如何”,而是越来越集中在“感受是什么”“经验是什么”。大家对真实、力量、复杂性的兴趣上升,视觉的重心也随之从外形转向内在,把身体当成故事与能量的容器,而不是被凝视的对象。
![]()
更大的背景是,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对“连接”格外渴望的时代。一方面科技把世界拉得前所未有的近,另一方面人们又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与自然、与他人、甚至与自己的关系被切得太薄。
Sølve 在这次年历里用“元素”来做桥梁:不是科普自然,而是借自然去谈情绪、谈直觉、谈那种说不清但人人都在寻找的稳定、自由和靠近自我的方式。

所以 “Elements” 看上去在拍火、水、土、风,实际上是在回应当代人共同的精神状态:渴望回归、渴望力量、渴望一点能让自己重新感到鲜活的东西。
![]()
它把自然变成一种情绪语言,把身体变成一种共振界面,把影像变成某种隐含的心理提问——你现在的“元素”是什么?你在靠什么继续往前走?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这一册年历读起来特别“当下”。它不是讲美,而是在讲此刻的我们。
![]()
多年以后回看倍耐力年历,你会发现它的主题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正如倍耐力执行副主席在采访里所说的那样:“艺术世界由那些以不同方式观察社会、环境与时代的人构成。主题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从 Avedon 捕捉六七十年代的世界,到 Sølve 以科技和视觉语言回应当下,每一代作品都是那一代艺术家眼中的社会切片。”
你不一定要每天翻它来记日期,但倍耐力年历确实是一册值得留存的“影像切片”。它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如何看自然、如何看身体、如何看力量,也记录了当下的我们如何理解“存在”本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文字为博主原创。
本期文字助理:Lil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