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四年的春天,汉朝的边塞上挤满了人马。汉武帝要对匈奴发起最彻底的打击,这次出征的规模空前,单是登记在册的官马和私马加起来就有十四万匹。骠骑将军霍去病带着五万精锐骑兵,和大将军卫青兵分两路,一头扎进了茫茫漠北。
出发前,这些马匹个个毛色油亮,蹄子扎实。朝廷为了养这些马,在边境设了不少马苑,平日里喂的都是上好的草料,就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可谁也没想到,漠北的环境会成为马匹最大的敌人。出了边塞之后,满眼都是戈壁和沙丘,找不到成片的草地,连喝水都成了难题。
骑兵们每天要先找水源,找到水才能让马匹喝够,自己再分着喝剩下的。遇上连日无雨的日子,只能看着马匹渴得焦躁不安,有的实在撑不住就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
![]()
霍去病的目标是匈奴左贤王部,这支部队躲在漠北深处。为了尽快找到敌人,部队只能日夜兼程地赶路。
骑兵们裹着干粮在马上打盹,马匹却要一刻不停地奔跑。白天顶着烈日,地面被晒得滚烫,马蹄踩上去都能闻到焦味;夜里温度骤降,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马匹身上的鬃毛都结了霜。走了十几天,不少马匹开始掉膘,有的腿上磨出了血泡,跑起来一瘸一拐。
终于遇上左贤王的部队时,双方立刻展开了激战。匈奴骑兵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作战凶狠,双方的马匹撞在一起,人喊马嘶声震得山谷都在响。
霍去病身先士卒冲在前面,他的战马也像通人性一样,迎着匈奴人的刀锋往前冲。汉军骑兵跟着将军奋勇拼杀,刀砍斧劈之间,匈奴兵纷纷落马。这场仗打了整整一天,直到黄昏才分出胜负,汉军斩杀了七万多匈奴人,还俘虏了不少匈奴贵族和将领。
![]()
胜利的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淡。战场上到处是倒下的马匹,有的中了箭,有的被刀砍伤,奄奄一息。活着的马匹也没了往日的精神,低着头喘着粗气,身上沾满了尘土和血迹。
更让人揪心的是,经过长时间行军和激战,粮草已经所剩无几,剩下的草料根本不够这么多马匹吃。为了让主力骑兵的马匹存活,只能忍痛把一些受伤或者体力不支的马匹杀掉,给人和其他马匹充饥。
往回撤军的路比出征时更难。不少马匹在返程中倒下,有的是因为伤口感染,有的是因为极度疲劳,还有的是因为找不到足够的草料饿死。骑兵们看着自己骑了一路的战马倒下,心里都不好受,但谁也没有多余的力气去悲伤,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往前走。
那些负责运输辎重的私马损耗更严重,它们本来就不如官马强壮,还要驮着沉重的物资,倒下的数量比作战用的官马还多。
![]()
当部队终于回到边塞时,负责登记的官员清点马匹数量后,脸色变得十分沉重。出去的时候是十四万匹战马,回来的还不到三万匹,足足损失了十一万多匹。霍去病率领的部队虽然战功最显赫,斩杀的匈奴人最多,但马匹损失也不小,出发时带的战马回来的还不到一半。
士兵的损失也不少。根据记载,霍去病部的士兵伤亡达到了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也就是一万到一万五千人。这些伤亡的士兵大多是在和左贤王的激战中倒下的,还有一些是因为漠北的恶劣环境,得了风寒或者渴死饿死。不少回来的士兵也带着伤,脸上刻满了疲惫,身上的盔甲都磨出了洞。
这场仗确实打疼了匈奴,此后匈奴再也不敢大规模南下,汉朝的边境得到了长久的安宁。但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十四万匹战马回来不足三万,这样的损耗让汉朝元气大伤。
要知道,养一匹战马的成本比养活一个士兵还高,十一万多匹战马的损失,相当于耗空了汉朝多年的积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汉朝都没有足够的战马再组织这样大规模的北征,霍去病本人也在几年后病逝,再也没能踏上漠北的土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