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怀兴笔下的傅山
曲润海
![]()
![]()
![]()
剧作家郑怀兴
傅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不屈的反清斗士,学识渊博的大学问家、古朴而高雅的诗人、画家,还是一位高明的医学家。他是山西人的骄傲。
山西曾经有过用艺术手段表现这位历史人物的尝试,但没有看到成功者。难在选取傅山的那些思想和生活:是继续宣扬的他的“反清复明”思想和活动呢,还是把他塑造成传奇形象乃至神呢?这确实很不好把握。这些问题确实难住了山西的剧作家。
这些难题在郑怀兴的笔下得到了比较可信的解决。郑怀兴是福建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常常以独特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审视,做出他独特的艺术评价,塑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傅山进京》塑造傅山,不再是宣扬“反清复明”,而是张扬平等思想、民本思想,张扬个性,反对专制、压服,张扬中原文化、士大夫浩然正气,反对奴化,反对“把野鹤驯化为鹦鹉”。
不再宣扬“反清复明”,不是简单地由剧作家宣布,而是从傅山的思想脉络流露出来。
我始终不臣服岂恋明室,
为了把士大夫气节保全。
明室曾删《孟子》轻视民本,
到头来官贪民困大厦坍!
慨明室鄙视士人如猪犬,
多少被当众廷杖血斑斑。
正气荡然奴物长,
白蚁猖獗大厦坍。
明亡于奴非于满,……
欲恢复大明已是难上难!……
另一方面,对于康熙招揽知识分子,他从认为是以“功名利禄相诱惑”,到“想不到玄烨已知兴文教”,“礼贤下士”,也是与明朝对待知识分子“如猪犬”的对照中得出的。这就是他不再“反清复明”的思想脉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愿意做清朝的官,他连“伏阙谢恩”都不干。强烈的民本思想和平等思想,养成了他独有的浩然正气和坚持不渝的节操:
皇帝草民本平等,
身虽贫贱骨铮铮。
帝王应以民为本,
草民一样有尊严。
他甚至敢于说出: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就是市井贱夫也可平治天下。
独操其权,私营神器;而令天下不敢不从者,乃独夫,非尧舜也;若以功名利禄诱人入其彀中,其臣下必多庸奴耳!
正是由于傅山毫不掩饰地在康熙面前坦露出襟怀,才得出“和而不同”的结局:
他坐龙廷我采薇,
一场对弈却相知。
和而不同养正气,
重归故里赋新诗!
“和而不同”是孔子的话。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郑怀兴恰如其分地用在本剧,用给了傅山。
同时,郑怀兴又塑造了一个对汉文化、汉族知识分子能够宽容的康熙皇帝。
清朝到了康熙亲政的时代,汉民族大规模的反抗和“三藩”叛乱已经平息,国家需要安定,人民需要休养生息,社会经济需要发展。在西方先进文化还没有进入中国之前,唯一能够吸取的只有汉文化。精明的有作为的康熙顺应了这个大势。他要承袭历史上汉民族积累的文化,就必须使用大量的汉族知识分子。
大清国马上得来这天下,
今须把鸿儒们招入京华。
他和他的祖辈一样,对汉族知识分子也是“该宽则宽,该严则严”,但总的来看,还是比他的祖辈要宽容。因此他“恩准”了顾炎武、李颙辞聘。但傅山却不能“恩准”。他从欣赏书法艺术中引起了对傅山的好感:“傅山的行草,高古纯朴,直逼汉魏,胜过董太史(其昌)”,“若能与傅山一起论书法,教寡人更上层楼笔生花。”他自信“傅山善治世上奇难杂症,朕能治中原士大夫”。“他一归顺,大河以北的士大夫都入朕之彀中呀!”不料傅山这个“倔老头”,偏偏不买康熙的账,“强按牛头不喝水”,“君王有旨敢不遵”,竟然在午门前大哭大闹,造成“全不念朕之威严将何存”的尴尬局面。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康熙竟能称得住气:
他哭明室情可悯,
大清也是敬忠臣。
容他犯颜显我量,
当教鸿儒识明君!
特别是当傅山哭出“名亡于奴非于清”时,他震撼了:
狂人哲语如雷震,
不可恃权辱欺文。
摧士气节堪亡国,
前车之鉴铭于心!
终于“大腹能容安社稷,且放野鹤返山林”。得到傅山“礼贤下士,从善如流;已得正脉,渐臻佳境”的高度评价。
这两个性格的碰撞,“和而不同”的碰撞结果,使这两个形象旗鼓相当,各显风采。其他人物如冯溥在康熙与傅山之间曲尽周旋,也颇为精彩。就是那位把傅山“篮舆”送进北京的阳曲县令,也不是“白鼻子”芝麻官,也算是傅山能够理解的朋友。人物塑造的成功,是这个戏的首要成果,使这个戏站住了脚。
郑怀兴写傅山,虽不能说无一事无出处,也确实是十分尊重历史,尊重人物本来面貌的。但戏曲既然是艺术,就必须有艺术的铺排、想象、虚构,必须重视情节、细节的选取、运用。“篮舆”上路、骑驴进京、观发辩症、古寺论字、午门抱志,都是神来之笔,渲染出傅山节操的坚定不渝,思想的深邃,书论和医学的高超,以及性格的执傲、旷达、怪异,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戏趣十足。
傅山这些个性特点的表现,也得力于性格化的语言。请看傅山与冯溥,与微服入寺对论书法的康熙的两段对话:
冯 溥:青主兄,鄙人想请你去看病!
傅 山:看病?哎呀呀,我自己都半死不活,还会给人看病!况且你所说的病人,决非市井贱夫,必是达官贵人!贫道一向以为,奴人害奴病,自有奴医与奴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
冯 溥:老兄,时已不早,闲话不说。请你治者,乃是当今——
傅 山:当今什么人?
冯 溥:当今是指万岁呀!
傅 山:万岁?万岁不是在煤山宾天多年?
冯 溥:唉,是康熙皇帝请你入官给太皇太后看病呀!
傅 山:哦,原来是指你新主。唉,可惜呀,我方外不娴新世界,心中只记旧山河。
玄 烨:哎呀!好眼力,晚生正是师法董太史,也曾学过赵孟頫。 傅 山:董其昌称赵孟頫为五百年中之所无,可谓同气相求。
玄 烨:道长莫非不服董太史所评?
傅 山:赵孟頫身属赵宋皇族之后,而臣服于元朝,气节丧,人品低,其书巧媚;董其昌为官不正,贪得无厌,其字清媚!……
傅 山:客官书学董、赵两家,故此字也含俗态,未得正脉,难登逸品!……
傅 山:当今推崇董、赵之字,别有用心;客官你不可上当,误入歧途。
玄 烨:噢!你说,当今推崇董、赵,用心何在?
傅 山:渐摧中原士大夫之气节,以添天下读书人之奴性!
这两段对话,或调侃挖苦,或旁敲侧击,充分展示出傅山性情执傲、书论精到、不随世俗、看重节操的品格。听其言观其行,让人敬仰,使人叹服。
2007年12月11日
![]()
郑怀兴(1948年10月-2023年12月13日),男,福建仙游县榜头镇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与魏明伦、郭启宏被并称为“戏曲界三驾马车”。 代表作有《新亭泪》《晋宫寒月》《鸭子丑小传》《乾佑山天书》《上官婉儿》《王昭君》《傅山进京》等,涉及莆仙戏、京剧、高甲戏、评剧、歌仔戏、越剧、汉剧等多个剧种。 曾获过全国优秀剧本奖、曹禺戏剧奖·剧本奖、文华剧本奖、老舍文学奖·优秀剧本奖、中国戏剧节优秀编剧奖、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主要著作有《郑怀兴戏曲选》《戏曲编剧理论与实践》《郑怀兴剧作集》。
2023年12月13日 中午十二点三十六分逝世,享年76岁
![]()
曲润海(1936年10月12日——2025年4月21日),男,汉族,山西定襄人,共产党员。1957年至196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山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文化部党组成员、艺术局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曾兼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代院长,中国演出管理中心主任,山西省艺术理论研究会会长、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文化部文华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担任过的社团职务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昆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顾问、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顾问。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曲润海参加工作后主要研究“山药蛋派” 和“晋军”作家作品。 1983年后主要研究表演艺术的创作和管理,并参与创办了表演艺术的全国最高政府奖“文华奖”。 曲润海笔名沱浪、居平,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思考·探索·前进》《山药蛋派作家作品论》,论文集《论综合治理振兴山西戏曲》《论表演艺术的改革与建设》《沙滩戏语》《王府学步》,剧本集《晋风戏稿》《旅燕戏稿》《曲润海剧本集•古代故事戏剧本》《曲润海剧本集•现代戏改编剧本》《曲润海剧本集•传统戏改编剧本》(上、下册),诗集《剧坛杂咏》,主编《中国文化艺术丛书》(十卷)等。 曲润海的戏曲剧本《富贵图》《桐叶记》《崔秀英》获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剧作奖,《金谷园》《日月图》《蝴蝶杯》分别获中国京剧节、艺术节、戏剧节剧目奖、演出奖,评论《高昂豪放顺畅如流——评文武斌的诗》获山西赵树理文学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