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呼吸》交流群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病友认为,长期服用阿奇霉素能预防感染、减缓肺功能下降。
![]()
△《看呼吸》交流群聊天记录截图
而另一方则担心,像阿奇霉素这样的抗生素一旦用多了,反而可能导致多重感染,治疗起来非常棘手。
![]()
△《看呼吸》交流群聊天记录截图
那么,到底哪一方说得对?保护肺功能、远离感染,最关键的一步究竟是什么?在《看呼吸》栏目此前推出的直播节目“您为何常被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盯上’?”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佳为大家揭晓答案。
盲目服用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防不住旧病还会招来新疾!
“小剂量的阿奇霉素、罗红霉素这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确实具备一定的抗炎作用,能抑制气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同时还能轻度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气道局部的免疫紊乱状态。”
“对于有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结构性肺病的患者,或是同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反复控制不佳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个体情况,谨慎建议短期小剂量使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但目前还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据,来充分支持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在预防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就长期自行服用,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部分患者心电图会提示QT间期延长,也就是心脏节律失常的一种表现,而使用这类药物会进一步增加QT间期延长的幅度,进而加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此外,还可能带来肠道菌群紊乱、听力损伤、肝肾功能负担加重等问题。”
“因此,绝对不建议大家在家中囤放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更不能自行‘没事就吃两颗’来预防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必须在专业呼吸科医生的全面评估心脏功能、肝肾功能、听力状况等健康情况之后,在严密的监测下规范服用。”
预防慢阻肺病越犯越重,需先揪出恶性循环的核心成因
在寻找正确的预防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理清一个关键问题,即“到底是什么在背后推动慢阻肺病越犯越重?”。
“急性加重本身就会成为下一次发作的催化剂,如果一位患者在上一年经历过2次及以上中等程度的急性加重,或者1次及以上需住院治疗的重度急性加重,其未来1年内再次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会比普通患者高,也就进入了‘发作 - 风险升高 - 再发作’的循环。”
另外,周佳医生告诉我们,每发生一次急性加重,肺脏就会承受一次不可逆的损伤,其防御力也就弱一分,对感冒、冷空气这些诱因就越敏感,下一次就越容易被诱发急性加重,这就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深陷恶性循环,多半和3种典型的错误用药方式有关
想要真正打破恶性循环,就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否则急性加重的风险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们一直和大家强调,平时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调整,是预防急性加重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周佳医生在门诊中发现,还是有3种很典型的错误用药方式反复出现,不少患者的病情反复恰恰就和这3种方式有关。
第一种是“隔一天用一次药”。一些老年朋友会觉得:“这样是不是能省点药费?”可实际上,由于不规范用药诱发的急性加重,单次住院或者急诊所产生的费用,可能远超长期规范用药的支出。像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大多已经养成了每天按时服药的习惯,不少慢阻肺病患者却在症状稍微好转时,就自行停药或断断续续用药。但慢阻肺病也需要长期管理,一旦放松治疗,可能就前功尽弃了。
第二种是“盲目买药压住症状”。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时,咳嗽加重、痰变多等表现确实有点像感冒,于是不少患者就自己买感冒药吃。但这些药只能暂时缓解表面症状,并不能解决核心问题。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大多由感染诱发,不同感染类型对应的治疗方案完全不同,必须由医生判断后针对性开药。如果急性加重比较严重,还需要用到呼吸机辅助通气,这些都是在家无法自行判断和处理的。
第三种是“长期用一个方案、不按时复查”。如果之前出现过比较严重的急性加重甚至住过院,那么出院后一个月左右就要复查,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提前到半个月。如果病情一直比较稳定,复查间隔也可以适当延长到三个月。通过定期复查,医生能结合你的症状变化、肺功能指标、血液检查结果等,更精准地判断是否需要加强治疗,或者适时考虑降阶治疗。这样才能实现真正个体化、动态的长期管理,让病情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
专家简介 周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住培导师;法国斯特拉斯堡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中国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医疗机构控烟及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戒烟联盟理事、重庆医学会呼吸分会烟草病学组委员、重庆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呼吸与共病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会肺癌早诊早治学组委员、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厅局级项目数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著7篇。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
2
3
看呼吸
权威实用的
呼吸科普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