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财经 曾树佳
每次公布完业绩,拼多多就朝着自己,泼了一下冷水,这一次也不例外。
第三季度,拼多多实现总收入1082.7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993.54亿元,增长了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93.28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49.807亿元,增长17%。
尽管营收与利润双增,但拼多多联席CEO赵佳臻,仍在电话会议中声称:“长期投资势必会增加,不认为本季度的利润能作为接下来的业绩指引,不排除未来几个季度的业绩表现,将出现反复波动。”
这样的表态,外界早已见怪不怪。
事实上,眼下拼多多面对的竞争压力,要小很多。
原因是,“外卖大战”牵制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竞争对手的资金与战略注意力。这为拼多多提供了一个战略调整的窗口期。
拼多多的管理层,不断向市场传递了“甘于牺牲短期利润,长期坚持反哺生态”的信号。
它喊话将持续投入真金白银,反哺平台生态,百亿减免、千亿扶持等,便是其展示出来的惠商举措。
战略投入的结构性调整,发力较猛,使得拼多多的业绩轮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此前的二季度,它就因大量生态投资及商家支持和国际扩张支出,包括1000亿元商家支持计划,其中含100亿元减费计划及面向偏远地区的新物流解决方案,导致了营业利润的下降。
在三季度里,拼多多总营收的同比增速,虽有所放缓,但略微高于市场预期。
而分业务看,其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为533.476亿元,同比增长8%;交易服务收入为549.289亿元,同比增长10%。
反映主站表现的广告收入,本季同比增速历史首次大幅放缓,仅获得了个位数的增幅。
有分析称,在此背后,或许是阿里、京东等在外卖领域的投入,抢走了拼多多的部分用户。
另一边,它的成本开支却增加了,总营业成本为468.402亿元,同比增长18%。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履约费用、带宽及服务器成本以及支付处理费用的增加。
拼多多在研发上的投入,拉升了费用的额度。
期内,其研发费用为43.322亿元,同比增长41%,主要原因是人员相关成本以及带宽和服务器成本增加。
另外两项费用,均有所下降。其中,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7.55亿元,同样较去年同期的18.06亿元有所回落;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为303.2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04.84亿元略有减少。
国补退坡后,拼多多需要自掏腰包进行补贴的投入随之减少,销售及营销支出,自然也就有所下降。
至于Temu,则有了回归增长的迹象,本季交易佣金性收入约549亿,同比增速回升到10%。
这主要是美国的关税冲击已基本消弭,Temu在美国的业务回归正常,在欧美、南美等全球各地市场也继续拓张,带动收入增长的修复。
不过,陈磊也坦言,各国贸易、税务、数据安全等监管政策的大幅变化,为全球化业务带来了更多挑战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短期及长期财务表现。
尽管拼多多总在业绩的表达上有所克制,但今年7月,2025《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出炉,拼多多的排名,跃升了176名,位居第266位,成为榜单中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国公司。
相关公司:拼多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