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塞北的风遇见影视的光,一场属于朔州的文化逆袭正在上演——由朔州市融媒体中心出品的本土励志创业微短剧《塞上回响》,正式入围2025年第16届澳门国际电视节第二批名单!
在肖战、杨紫、于和伟等明星云集的本届电视节中,这部扎根朔州大地的微短剧凭借独特的创作底色与真挚表达,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让“朔风古韵 塞上绿洲“的动人故事登上了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0 1
团队协作:本土视角+专业反哺的“双向奔赴”
一部好作品的诞生,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塞上回响》的成功,始于一支“懂家乡、爱家乡”的全本土创作团队的同心聚力。为了让故事更接地气,剧组用最“笨”也最真的方式打磨剧本,走访十数位朔州本土创业者,从户外露营、文旅融合的真实经历中汲取创作蓝本,让每一个创业细节都有迹可循。
![]()
这种诚意更体现在团队构成上:一方面集结朔州本土优秀影视力量,用“家乡人讲家乡事”的原生视角捕捉最鲜活的生活质感;另一方面特邀在外打拼的朔州籍影视精英返乡参与,让专业制作能力反哺本土创作,形成“本土情怀+行业水准”的黄金组合。从总制片人张小鹏、主演杜维瀚到本土年轻人为主的创作团队,从剧本打磨到实景拍摄,每个人都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全力以赴,最终让这部剧成为团队协作的完美答卷。
0 2
地域特色:327公里长城下的“塞上名片”
“这部剧是朔州的‘移动名片’”,这份沉甸甸评价恰如其分。《塞上回响》的镜头下,不仅有创业故事的热血,更有朔州独有的地域风情被定格成诗。全剧100%实景拍摄,从魅力古城的青砖黛瓦到塞上新韵的现代风貌,从雁北人家的烟火日常到长城边塞的雄浑壮阔,每一幕都浸润着朔州的文化基因。
![]()
剧中藏着朔州的“双重灵魂”:既有长城边塞文化的豪迈底色——327公里长城遗存、46座明代驻军城堡的历史厚重感,化作创业路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底气;也有塞北文化的生活温情 ——莜面栲栳栳的韧、右玉羊杂割的烈、应县凉粉的柔,这些舌尖上的塞上风味,成为故事里最动人的烟火气。
0 3
创新创业:从现实土壤生长的奋斗赞歌
作为朔州首部自主策划拍摄的创业类微短剧,《塞上回响》的核心魅力在于它扎根现实的“创业共鸣”。主人公李响,一个北漂失意后返乡寻路的青年,带着“双脚扎进泥土,理想才能生根发芽”的信念,与兄弟朋友们在本土创业路上摸爬滚打,这份挣扎与坚守,正是无数朔州创业者的真实写照。
![]()
![]()
这部剧不仅是故事的呈现,更是朔州市融媒体中心“新闻+ 服务+文化”创新模式的实践。用当下流行的微短剧形式,将创新创业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文艺作品,再通过“报、台、网、微、 端、屏”的全媒体矩阵和红果微短剧平台传播,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为朔州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从本土创业者的真实经历到荧幕上的热血叙事,从融媒体的创新探索到国际舞台的认可,《塞上回响》让“创业”与“创新”成为朔州最动人的时代关键词。
塞上回响,文化有力量
![]()
当《塞上回响》在澳门国际电视节的舞台上代表朔州发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微短剧的成功,更是一座城市文化自信的觉醒。它证明了:扎根本土的故事最有生命力,团队协作的力量最能破圈,而创新创业的精神,永远能跨越地域与语言的界限。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朔州制造”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多光彩,也期待未来有更多本土作品,带着塞北的风与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