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得比以前少,每天坚持锻炼,体重却不降反升……有人自嘲是“喝水都长胖”的体质。其实,所谓的易胖体质,很可能是身体里的激素在捣乱。
01
易胖体质可能是激素在捣乱
激素就像身体的指挥官,调控着我们的能量消耗、脂肪储存和饥饿感。如果以下几种激素失调了,身体就容易发胖。
1.甲状腺激素
![]()
(图片由AI生成)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直接影响着全身的能量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各个系统的运转都会变得迟缓。身体就像被调慢了“转速”,能量消耗会减少。即便每日能量摄入保持不变,但由于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还是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肥胖。
2.皮质醇
正常生理情况下,皮质醇是有利身心的,比如调节炎症反应、让人迅速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但长期处于高皮质醇水平会促进肝脏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皮质醇还会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尤其是肌肉组织。这种代谢紊乱会让身体更容易将多余的血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且脂肪会优先堆积在腹部,形成中心性肥胖。
![]()
(图片由AI生成)
另外,长期压力大会让它持续升高,不仅让人渴望高糖高脂食物,还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并抑制脂肪分解,进一步导致脂肪堆积。
高皮质醇水平会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蛋白质分解,而肌肉量的减少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身体在静息状态下消耗的能量减少,热量易在体内积聚,引起体重增加。
3.胰岛素
身体对胰岛素反应迟钝(胰岛素抵抗)时,机体为稳定血糖,会代偿性地分泌大量胰岛素。过量胰岛素会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导致脂肪在体内不断堆积,尤其是内脏脂肪,让人感觉“喝口水”都要长肉。
![]()
(图片由AI生成)
如果长期被肥胖困扰,尤其伴有易疲劳、怕冷、月经不调,或肚子越来越大等情况,建议找内分泌医生做个全面评估,查一查上述激素水平是否正常。
02
3个指标衡量真正的胖瘦
人体重量由骨骼、肌肉、脂肪、内脏等构成,只知道一个人的体重,并不能断定他是“胖”还是“瘦”,还需要了解其脂肪、肌肉组织的占比。
1.体重指数(BMI)
临床上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米²)】来判断是否超重。
对国人而言,BMI介于18~24为正常,超过24即超重,超过28就属于临床意义的肥胖。其中,28~35为轻度肥胖,35~40为中度肥胖,40以上为重度肥胖。
![]()
(图片源于Pixabay)
2.体脂率
体脂率是最诚实的胖瘦标准,它反映了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平均体脂率为:男性15%~18%,女性22%~25%。当男性脂肪比例超过25%,女性超过32%,体脂率与疾病之间联系就会显现。
3.腰臀比
这个指标测内脏脂肪更准确,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
腰臀比=腰围÷臀围。正常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男性腰臀比超过0.90,女性超过0.85,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需要及时进行体重管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