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智评论
![]()
作者:于博,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
(正文约2400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2025年G20峰会将于11月22日至23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但美国是否将要参加,已成为峰会前夕最大的讨论热点。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早在今年2月宣布,他因“华盛顿的工作事务”缺席在7月南非开普敦举办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也在同期表示不会出席2月下旬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G20外长会议,并批评东道国南非推动所谓“反美”议程。
![]()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
进入本月,特朗普更是亲自下场,在社交媒体上多次抨击南非和其东道国资格,并宣称“南非根本就不该在G20里”,“只要侵犯人权的行为继续,美国政府绝不会参与会议”。
他还多次表示自己不会出席此次G20峰会,并取消了原定代特朗普参加的副总统万斯(JD Vance)的相关行程。
特朗普政府这一系列举动即将造成G20峰会历史上美国“零官员出席”的尴尬“创举”,也将本应聚焦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议题的平台变为外交冲突的阵地。
![]()
特朗普的G20改革议程主张
从表面看,美国官方抵制此次南非G20峰会,源于美南两国围绕南非国内土地改革等问题的外交冲突。
今年2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南非《征用法案》(Expropriation Act, 2024)涉嫌“对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进行不公正种族歧视”为由,暂停了对南非的援助。
南非方面则以事实数据、法律依据驳斥美方指控:南非外交部发言人克里斯平·菲里(Chrispin Phiri)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该法案)是针对南非国内特定族群的”;
南非政府的声明当中宣称,南非国内进行的土地改革旨在纠正种族隔离时代的不平等,并不涉及族群间的迫害。
![]()
▲ 南非外交部发言人克里斯平·菲里(Chrispin Phiri)
但更深层次的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对南非的一系列动作,是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延伸。
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评论指出,特朗普针对南非白人农场主议题的关注与其国内右翼选民基础强相关,他意图迎合国内保守派基本盘,塑造自己为“白人受害者”发声的形象。
美国高层连续缺席G20框架下的会议,表明美国政府对国际合作与多边外交的冷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内政治极化对外交的持续影响。
但特朗普政府表现出的冷漠,并不是完全放弃G20框架,而是经过权衡后展现出的外交姿态。
![]()
▲ G20主题“团结、平等和可持续”
事实上,美国作为2026年G20的轮值主席国,一直在力图塑造明年G20的议程,并为其国内政治服务。
今年10月,特朗普政府强调G20应当回归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核心任务,并批评过去峰会议程被气候变化等“意识形态”议题主导。
在G20之外的外交场所,特朗普政府同样展现出服务于国内政治的外交姿态,将外交变成兑现国内选民支持、打压民主党的契机。
在9月23日的联合国大会演讲中,特朗普直言气候变化是“史上最大骗局”,并将绿色能源和移民称作“摧毁大部分自由世界”的因素之一。
![]()
▲ 特朗普联合国大会
这种论调与特朗普倡导的国内政策相呼应:反对外来移民、对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议题持否定态度。
全球治理改革还是国内斗争的工具?
不过,特朗普要求G20框架“去意识形态”,并回到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基础议题上的改革主张,是否真的能够提高G20的全球治理效率?多方对此表示怀疑。
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CAP)认为,特朗普将全球治理议题简单定性为意识形态,并对这些议题和相关国际组织持批评与不合作态度,严重损害了多边合作中的信任与国际机制的实际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相关评论指出,南非作为今年的G20轮值主席,提出的议题如金融机构改革、债务可持续性、可再生能源转型等都是全球公共议题,而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南方的关切毫无兴趣。他的缺席和弃会,无疑会给国际金融改革、债务重整等达成共识造成障碍。
![]()
▲ G20的Logo
欧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 CER)的相关报告表示,美国高级官员宣布缺席多个 G20 框架下的会议,“这将对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合法性与效果造成严重挑战”。
从全球治理角度看,美国的退出和“去意识形态化”改革可能在短期内减少特朗普政府在外交场合上的受挫,并减少民主党在此类话题上可挑起的争论。但G20在缺少美国的参与后,议程会更加碎片化,美国会更难在明年担任轮值主席期间塑造有利于自身的议程和改革。
不过正如分析指出的那样,当美国主动退居一旁时,其他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获得更多话语权。这是美国单边主义带来的客观后果,也是全球治理格局新变化的一环。
![]()
此外特朗普在G20框架中倡导的所谓“去意识形态化”,与其第二任期开始后的国内外政策高度一致。
一方面,特朗普本人和其团队充斥着强烈民族主义、反移民、反觉醒倾向的人士,这些人主张将美国利益置于首位,主张减少美国的对外干预和对全球治理的参与。
而在G20等多边外交场合中,特朗普政府难以推动“美国优先”的政策和议程——以往的经验已经证明,国际社会普遍对特朗普在贸易和气候等问题上的立场表示不满。
因而对特朗普来说,参与多边外交就意味着将美国直接暴露在被孤立的情况之中。要达成其借外交推进保守主义政治议题的目的,他就会尽可能将问题拉入双边或单边的场所之中。
![]()
在应对此次G20峰会时,他就单方面以南非国内事务为由对其施压,并凭借自身2026年G20主席的优势地位,为未来的峰会设定符合美国利益的议程。
另一方面,特朗普通过对南非土地改革中“白人农场主”的关切来迎合其保守派选民,这延续了其对南非白人群体所表现出的一贯支持。
![]()
有分析指出,这种一贯支持意在强化“全球反白人”的种族主义叙事,以迎合保守派的“白人受害者”论调。特朗普提出的议程改革口号既是其思想理念的国际延伸,也是其巩固国内支持的工具。
总体来看,特朗普对南非的指控和呼吁G20“去意识形态”的改革口号,既是其美国优先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延伸,也是巩固国内支持的工具。
结语
综上,在今年G20峰会前夕,美国围绕南非主办权问题的一系列举措,折射出外交与国内政治之间的深刻关联。
特朗普政府对南非政府的指责和对G20峰会的抵制,表面上是美国政府长臂管辖南非内政引发的双边冲突。
但同时,美国的行动也服务于其国内右翼选民的诉求。
![]()
特朗普提出的G20改革议程——强调脱离“意识形态”而专注经济金融——与他在国内推行的的保守主义路线高度契合。
然而,这一议程能否真正提升G20治理效率,尚存争议。
不少分析认为,其背后更多地考虑了国内政治,可能导致全球重大议题协商更加困难,从而让美国对全球治理议程的影响力进一步减弱。
撰稿: 于 博
编务: Maria
责编:邵逸飞
图片来源:网 络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民小智君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