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日,瑞金医院嘉定院区杂交手术室正式启用,为血管外科应对最危重、最复杂的血管疾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平台。近期,这里接连完成两例高难度杂交手术,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与肢体,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治疗的前沿理念。
突破“生命要道”的复杂阻塞
颈动脉闭塞患者的重生之路
颈动脉是通往大脑的“生命主干道”,一旦发生长段闭塞,就如同城市主干道被彻底封堵,大脑随时面临“断电”风险——轻则头晕眼花,重则突发中风。宋先生(化名)左侧颈动脉从起始部到远端广泛闭塞,病变位置深、范围广,单纯支架植入难以覆盖全部病灶,而传统剥脱术又因近端位置靠近锁骨,暴露困难、创伤大。面对这一“上下两难”的临床困局,瑞金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在冯家烜的带领下,大胆突破传统治疗边界,创新性地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联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杂交策略,巧妙融合开放手术与腔内介入的优势。
手术中,手术团队首先通过颈部一个微小切口,在直视下将远端沉积多年的粥样硬化斑块完整剥离——这一过程如同对长期淤塞的河道实施彻底“清淤”,有效恢复血管内壁的光滑与通畅。为解决近端严重狭窄的问题,团队经股动脉穿刺,将覆膜支架精准输送至病变部位并顺利释放,恰似在塌方的隧道中架设一段坚固钢构,迅速重建关键血流通道。
尤为关键的是,支架段与剥脱段在解剖上实现精准对接,不仅避免了传统单一术式可能遗留的盲区,更使整条颈动脉从源头到末端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线贯通”。这一杂交方案既兼顾了斑块清除的彻底性,又保障了血流重建的即时性和稳定性,为复杂颈动脉病变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高效的新路径。
![]()
术后,宋先生脑供血显著改善,头晕症状消失。复查显示血流恢复如常。正如他所说:“感觉像给大脑做了一次彻底大扫除,头脑清爽多了!”
畅通“生命之路”
为下肢濒临坏死患者成功保肢
如果说颈动脉是大脑的“供给线”,那么下肢动脉就是双腿的“生命之路”。王先生(化名)因糖尿病合并严重动脉硬化,导致股腘动脉支架内完全闭塞,同时膝下胫腓动脉多处重度狭窄——主干道中断,支路也堵塞,腿部长期缺血,已出现静息痛和足部溃疡,再不处理就要截肢了。面对复杂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单一术式往往难以奏效:介入难以开通长段闭塞,而搭桥若缺乏通畅的“流出道”(小腿血管),新建通路也会因“有进无出”而失效。瑞金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创新采用“股腘动脉搭桥+膝下动脉球囊扩张”的杂交策略,打出“主干重建+支路疏通”的组合拳。
手术中,团队通过微创介入,结合顺穿与逆穿技术,将球囊导管送入小腿狭窄或闭塞的膝下动脉,逐段扩张,如同疏通水管,重建远端“蓄水池”,为血流提供可靠出口。与此同时,外科医生在开放视野下,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缝线,将人工血管精准吻合于股动脉与腘动脉之间,绕过闭塞段,打造一条高效“高速通路”。主干与支路贯通后,血液从大腿顺畅奔涌至足尖,患者下肢温度回升、疼痛缓解,溃疡逐步愈合——不仅保肢成功,更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这一融合开放与腔内技术的杂交方案,彰显了现代血管外科精准、协同、个体化的治疗理念。
![]()
王先生激动地说:“我的腿真的‘活’过来了!现在能安稳睡觉,走路也不疼了。”
“棘手”的血管难题一站式解决
杂交手术,往往针对的是最严重、最复杂的血管问题——当单纯的开放手术“够不着”、腔内介入“打不通”时,它便成为破局的关键。这种手术不是两种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精准评估后的有机整合:既发挥开放手术的彻底性,又借助介入技术的微创与灵活性,在一次麻醉、一个体位下,实现多重病变的一站式解决。
![]()
瑞金医院嘉定院区杂交手术室的启用,正是为这类高难度手术提供了“硬核”保障。这里配备先进的术中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可实时成像、即时评估,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精准安全。对于颈动脉长段闭塞、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等极端复杂病例,杂交手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最优策略之一。
正如冯家烜所言:“我们不再拘泥于‘非此即彼’,而是像交通总指挥一样,哪里需要架桥、哪里需要疏堵,就在一次手术中精准完成。”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以患者为中心、追求最佳疗效的现代医学精神的生动体现。
![]()
![]()
文、编丨温兆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