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闲聊,她提起了正在上初中的女儿。
朋友说,前段时间学校组织歌唱比赛,女儿也参加了,还一举拿下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得知成绩的第一时间,她就赶忙说了一句“你真棒”。
可没成想,女儿非但不承情,还冷着脸回击道:“哪里棒了”?
就在朋友一时语塞的空档,女儿又扔下一句“翻来覆去就那一句,不会夸就别夸”后转身回了卧室。
朋友想不通,明明自己是好心,怎么反倒还引起了这么大的怒气?
其实,像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里,可没少上演。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通过赞美,来给孩子建立自信。
然而,那些脱口而出的赞美,若不够恰当准确,不仅缺乏营养,还可能迎来孩子强烈的叛逆。
尤其是以下四句夸奖之语,更得谨慎去说。
![]()
01.“你真棒,可真聪明”
这句话看似无害,实则会产生两方面的负面影响。
其一,很容易将孩子的价值,固定在“聪明”这个特质上。
久而久之,他们相信能力是天生的,因此在面对困难时,更害怕挑战。
因为在这类孩子眼中,一旦遭遇失败,相当于在否定自我。
甚至,他们为了维持自己“聪明”的形象,主动回避一切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和阻拦的事情。
其二,空洞的夸奖,会招惹孩子的不满。
就拿我朋友夸孩子歌唱比赛得了第三名来说。
赞赏本没有问题,可是在她夸女儿之前,从未想过孩子是否对这样的成绩满意。
与此同时,在不明确女儿感受和需求的情况下,还没有具体内容去填充,就有了敷衍了事的嫌疑。
听在孩子耳里,缺乏感同身受的夸奖,就极容易被定义为表面文章。
所以,正确的夸奖方式是:
将关注点从天赋转移到“努力过程”。
比如,“这段时间你一直在练习唱歌,第一次参加歌唱比赛,就获得了第三名,这不仅是天赋,更是你努力而来的结果”。
这样的夸奖,培养的是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让孩子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
![]()
02.“你可比XX厉害多了”
这种比较式的夸奖,往往会带来双重伤害。
一方面,它让孩子的价值感建立在“比别人强”的基础上。
一旦遭遇更强者,之前所积累的自信心,就会瞬间崩塌。
另一方面,它使得孩子习惯于从他人的失败中获取满足感和优越感,不利于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美国儿童心理学会研究发现:
长期被对比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竞争焦虑,无法正确看待他人的优点,甚至容易滋生嫉妒心理。
除此之外,像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旦听到这类夸奖,往往还会因父母的“攀比心”而出现叛逆心理。
所以,正确夸奖的方式是:
把重点放在帮助孩子关注自身的进步上面。
比如,你这次比上次答题的速度快了许多,准确率也提了上来。
这种夸奖让孩子去亲证自己的变化,建立内在的评价标准,从而更容易接纳和挑战自我。
![]()
03.“你让爸爸妈妈很骄傲”
这句话的错误之处在于:
把孩子的成就,与父母的情绪直接挂钩,无形之中传递了“条件式”的爱。
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只有当自己做得好时,父母才会爱自己。
这种外在驱动力的夸奖,会让孩子成为“讨好者”,不断寻求他人认可。
或者在未来某一天,用叛逆行为来向父母宣誓:“我不要为你们而活”。
说简单点,孩子是独立个体,并不属于父母的附庸。
一旦将孩子的价值与父母情绪关联,那么在孩子的世界里,自我就会慢慢淡化。
所以,正确的夸奖方式是:
将焦点转回到孩子自身。
比如,“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吧”。
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建立内在动机,明白努力是为了自己,而非取悦任何人。
![]()
04.“你真乖,可真听话”
这句话堪称中国家庭中,最为常见的夸奖。
可某种意义上,它也属于最不公平的一种夸奖。
因为这样的夸奖,本质上是在奖励孩子的顺从,其背后隐藏着的是父母居高临下的“掌控感”。
很多孩子听到这种话,会觉得自己无法获得丝毫的“共情”和“平等”,只能服从于权威。
久而久之,这类孩子容易失去独立思考能力,也不敢表达不同意见。
但是当他们自我意识觉醒时,就可能用极端叛逆,来补偿被压抑的自主需求,挣脱父母所设定的枷锁。
所以,正确的夸奖方式是:
肯定孩子的思考和选择。
比如,“我欣赏你做出这个决定的方式”或“你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理性沟通的方式特别好”。
这样的夸奖,不仅能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而且还可以鼓励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非盲目顺从的“乖孩子”。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唤醒心灵。
就像是夸奖孩子,从来不是用华丽的辞藻讨好,而是用真诚的观察肯定他们的努力与品格。
所以作为父母,只有摒弃那些没营养的无效夸奖,用具体、聚焦、尊重的赞美,才能真正唤醒一个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自信、从容中成长,亲子关系,也能远离叛逆的陷阱。
大家说,对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