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一国两区”的路线借他人之口意外流出,岛内绿营和某些外部势力瞬间就害怕了。
一时间,多国驻台代表仿佛商量好了一般,纷纷“排队求见”。
一场围绕台海新路线的政治大戏,已然拉开了序幕。
一石激起千层浪
11月17日,国民党副主席、马英九基金会的“大管家”萧旭岑,在一次直播节目中,看似不经意地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他对着镜头,语气笃定地表示,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的两岸路线主轴,就是“一国两区”。
![]()
“一国两区”,这四个字并非新词,它源自台湾地区现行的“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其核心要义,是指“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同属一个中国。
这本是白纸黑字的法理事实,多年来却被民进党当局刻意模糊、肆意歪曲,变成了不可触碰的政治禁区。
如今,由国民党高层之口,将其重新定义为与大陆建立共同政治基础的关键,其分量不言而喻。
消息传得飞快,绿营媒体和侧翼们如临大敌,瞬间炸开了锅。
他们最擅长的“抹红”大戏再度上演,攻击郑丽文是在为统一“铺路”,是在“出卖台湾”。
然而,这一次,他们的叫嚣显得色厉内荏,底气不足。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四个字背后,是绕不开的“一中宪法”框架,是他们自己都不敢公然废除的法理依据。
更有趣的是郑丽文的反应。
![]()
面对副手的“爆料”,她并未急于澄清或否认。截至11月19日,她对萧旭岑的表述未做任何直接回应。这种“不回应”本身,就是一种极具智慧的政治表态。
她只是不紧不慢地继续强调自己的一贯主张:“九二共识客观存在”,呼吁两岸应该“堆叠善意”。
这种模糊,恰恰是最高明的清晰。她给了外界巨大的想象空间,也给了对手沉重的心理压力。
紧接着,萧旭岑在11月18日再度出面“解释”。他强调,郑丽文和马英九的路线没有不一样。都是回归“宪法”这部“一中宪法”。在“一国两区”与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基础上,追求两岸对话和解。
这番话,名为解释,实为“补刀”。他将郑丽文、马英九以及“一国两区”和“九二共识”牢牢绑定。
![]()
这等于告诉所有人,这并非萧旭岑的个人臆测,而是国民党内部一股强大力量的共识。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有人立刻就坐不住了。
最先感到害怕的,除了岛内的“台独”势力,还有大洋彼岸的美国。
美国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两岸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分歧。一个稳定、和解的台海,不符合它“以台制华”的根本利益。
郑丽文这条潜在的路线,一旦走通,无疑将釜底抽薪,让美国在台海的布局彻底落空。
于是,一幕堪称魔幻的“外交”大戏,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上演了。
门庭若市的党中央
过去,国民党主席会见美国在台协会(AIT)的处长,往往是主动前往AIT的官邸。这几乎成了一种惯例,一种姿态上的“仰视”。
然而,郑丽文上任后,第一个就打破了这个传统。
11月12日至13日,美国在台协会处长谷立言前来拜会。地点,不在别处,就在国民党的中央党部。
谷立言的来访,显然是带着任务的。美方在会谈中,反复强调的核心关切是“避免台海冲突”。
这句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背后,是华盛顿的焦虑与试探。他们急于搞清楚,郑丽文的“一国两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
郑丽文的回应更是滴水不漏,她提出了一个让美方无法反驳的观点:任何改变现状,都必须尊重两岸人民的意愿。
请注意,她说的是“两岸人民”,而非民进党常挂在嘴边的“台湾人民”。一词之差,格局与立场,高下立判。
这等于告诉美国人,台湾的未来,不是你美国可以说了算的,也不是“台独”分子可以决定的,而是包括大陆14亿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事。
谷立言前脚刚走,日本驻台交流协会代表片山和之后脚就到。
日本人同样关心台海稳定,更关心这背后是否会影响中日关系。
紧接着,新加坡驻台代表叶伟杰也来了,交流的是区域合作议题。
没过多久,英国驻台代表的身影,也出现在了国民党中央党部。
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
![]()
这些在亚洲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国家代表,在短短几天之内,密集地出现在同一个地点,会见同一个人。
这阵仗,说一句“排队求见”,虽略带调侃,却也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的情景。
此前,绿营媒体一直在散布谣言,称“美西方已经封杀郑丽文”。结果,郑丽文根本无需辩驳。
她只是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接连晒出与谷立言、片山和之等人的合照。
一张张面带微笑的合影,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造谣者的脸上。
这些谣言,瞬间不攻自破。
郑丽文用实际行动证明,她不仅没有被国际社会孤立,反而成为了各方势力急于接触、了解、甚至拉拢的关键人物。
![]()
国民党的中央党部,一时间门庭若市,风头无两。
这番热闹景象的背后,是各方势力的盘算与博弈。
他们都想弄明白,郑丽文这位国民党的新舵手,究竟会把两岸关系这条大船,开向何方?
下山谋里的上山计
郑丽文的这一系列操作,看似被动应对,实则主动出击,深谙兵法之道。
她很清楚,在岛内复杂的政治生态中,两岸论述是国民党的“命门”,也是唯一的胜机。
与其被动地跟在民进党后面,解释自己“不独”,不如主动出击,提出一个更具建设性、更符合法理、更能被大陆接受的和平方案。
郑丽文此刻抛出“一国两区”的路线试探,正是为国民党重新执政后,能够顺利开启两岸对话、化解兵凶战危的局面,提前谋篇布局。
她选择让副手萧旭岑来“放风”,自己则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一种高超的政治策略。
![]()
进,可以将其坐实为党的路线,凝聚共识;退,可以将其解释为“个人观点”,保留回旋余地。
这种进退自如的布局,让她牢牢掌握了议题的主导权。
而各国代表的纷至沓来,恰恰证明了她这一步棋走对了。
她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台海和平的“关键变量”,一个大陆愿意谈、美国不敢忽视、岛内民众寄予希望的角色。
这正是她想要的局面。
![]()
对于这一切,大陆方面洞若观火。
中国台湾网11月19日报道,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再次重申了大陆的原则立场。
她明确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并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这番话,既是说给美国听的,也是说给岛内所有政治势力听的。
大陆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只要坚持“九二共识”,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什么都可以谈。
“一国两区”作为在“一中宪法”框架下的表述,无疑与大陆的底线找到了最大的公约数。
这扇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郑丽文的路线,之所以让“台独”分子和外部干涉势力感到害怕,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提供了一条绕开战争、走向和平的可能路径。
![]()
而和平,恰恰是那些靠贩卖“芒果干”(亡国感)、收取“保护费”的政客们,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一场围绕路线的博弈,已经从台北延烧到了华盛顿和东京。
郑丽文用她的政治智慧,搅动了台海的一池春水。
这池水,过去被民进党当局搞得污浊不堪,如今,终于有了一丝清澈的可能。
风起于青萍之末。
郑丽文和她背后所代表的路线,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但这一个开始,已经足以让那些习惯了在台海兴风作浪的势力,夜不能寐。
棋局已开,落子无悔。
接下来,就看各方如何接招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